广播爱好者基地社区BCL讨论大区 → [社区·系列]福建的广播电台(福建省新闻志节选)
查看完整版本:[社区·系列]福建的广播电台(福建省新闻志节选)
2/9/2007 12:23:02 AM

    广 播

 

 

福建广播创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民国22(1933)10月中旬,福建省政府创建的福建省第一座中波广播电台——福州广播电台建成试播。同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等发动“福建事变”,其所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正式使用该台。民国23(1934)初,十九路军撤出福州后,该台为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接管。民国24(1935),厦门曾出现一家同文中学实验电台。民国27(1938),在日本侵略军不断轰炸福州的严重情势下,福州广播电台随省政府迁至临时省会永安,改名为福建广播电台,增设了短波频率。民国27(1938)5月,厦门沦陷,日本侵略者建的厦门广播电台开播。抗战胜利后,福建广播电台派人接管该台。至民国38(1949)上半年,福建共有广播电台3座,即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所属福建广播电台和厦门广播电台,福建省政府教育厅创办的福建教育广播电台。

随着解放战争在全省的胜利,福建的广播事业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1949824,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在福州诞生。同年12月,厦门人民广播电台成立。19587月,省会城市台——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在有线广播台的基础上建成开播。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建台初期,发射功率为1.25千瓦,仅覆盖福州市区。20世纪50年代,着手兴建大、中功率的发射台和播音馆,同时帮助县办有线广播,建设农村有线广播网。至1959年,中波广播功率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增长了100多倍。60年代起,又在各地、市、县建设36座中波转播台。全省形成中、短波广播和有线广播相结合、覆盖全省的广播事业网,成为福建省强大的社会主义新闻媒体之一。

福建是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之一,又是统一祖国的前沿阵地。早在1950年,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就设置对台广播节目,40多年来坚持为台湾同胞服务。1958年,又一座对台广播电台——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建成投播,1984年更名为海峡之声广播电台。1991年,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在福州成立并正式播音。

1987年,莆田市人民广播电台诞生,这是继福、厦之后第三座地、市级无线广播电台。不久,闽西人民广播电台也建成播音。

与此同时,全省建成省、地()、县()三级具有频带宽、音质好、抗干扰能力强的调频广播发射网。中国华艺广播公司以及闽西人民广播电台均采用调频广播。1993年,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在对台湾广播部的基础上组建东南广播公司,以加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宣传报道。为更好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福建电台和厦门电台分别创建经济广播电台。福建电台的调频立体声文艺台、厦门电台的音乐台也相继问世。

1994年,全省拥有省、地()、县级广播电台43(含调频台),共办节目44套,广播覆盖率达全省人口的81.6%。县、市有线广播台()75座,喇叭总数164万只,村通播率80%,农村喇叭入户率27%。

2/9/2007 12:24:14 AM

福建广播电台

 

 

民国22(1933)5月,福建省政府以4.4万元法币委托上海亚洲电器公司设计配装中波发射机1台,创建福建省第一座广播电台,于同年1016建成试播。

该台波长172公尺,功率250瓦,隶属福州无线电局,直辖省政府。台址在福州东大路汤井巷内。建台时,利用停废的“火花”收报台的房屋、地线、天线杆的底座进行建设。始播时,“仅播唱片,间有演讲者”。当时,福建《民国日报》曾逐日刊登广播节目预告。

民国22(1933)11月,驻闽十九路军将领等发动抗日反蒋的“闽变”,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广播电台由“闽变”政府接管使用。广播时间是:每天10时至11时,13时至14时。民国23(1934)元旦,十九路军副总指挥蔡廷锴曾在广播电台向民众作广播讲话。

民国23(1934)1月,“闽变”失败,十九路军撤离福州,该台中断播音。随后,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派该处传音科长黄天如赴闽考察电台机器设备情况,并与福建省政府协商,于同年31,将电台移交中央统一管理,定名“福州广播电台”,呼号为XGOF,频率为1030千周;从35日起试播,71正式播音。此时,因呼号与山东电台相混,遂改呼号为XGOL

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接管该台后,任命黄天如为台长,确定职员10人。宣传方针为“完全秉承中央意旨”。每日从9时至2150分,间歇播音7小时40分,新闻报道占1小时,用国语、福州语、厦门语分别播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认为,“闽省交通梗阻,外侨众多,又逼近台湾、菲律宾、马来群岛,环境复杂,无过于此,工作方向,与其他台不同,除传达政令,递送正确新闻与言论,并辅佐普及教育外,对传递新闻,沟通侨报信息,统一意旨,团结对外,应为其主要工作”。于是,改波长为291.3公尺,排除其他广播电台的同频干扰,音调较前清楚,发射里程亦较远。节目方面,民国25(1936)时,已有新闻、党义、教育、娱乐等内容,新闻占18%,常识演讲占26%,娱乐占33.5%,其余是党政报告、国语教授、儿童教育等。每天播音8小时。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27(1938)3月,该台将机件运往战时省会永安,台址设在北门外龟山观音阁。9月份建成播音,易名福建广播电台。民国29(1940)10月中旬,为改善发射效果,装设200瓦短波发射机1台与中波机联播。每天播音6小时,呼号为XCOY

为防日机轰炸,省政府在龟山台址不远处建一地下钢筋混凝土机房。民国32(1943)12,正待搬运机器迁入时,猝遭敌机轰炸,台址落弹数枚,台长钟震之被炸身亡。但电台机件仅稍受损失,2月恢复播音。薛敦平被任命为福建广播电台台长。

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公营广播电台继续播音者,一度仅有重庆、成都、南宁、西安、南郑、永安几处。福建广播电台曾举办《抗战讲座》、《肃清汉奸》、《抗战剧运》等广播讲座。

抗日战争胜利,福建广播电台随省政府迁回福州。因汤井巷旧台址几度遭日机轰炸,临时台址遂设于中山路12号。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拨款重建汤井巷台址,于民国36(1947)5月迁入。电台增设11千瓦中波发射机,播音呼号XUPA,频率为1140千周。其节目构成:新闻28%,宣传教育22%,音乐戏剧50%。

当时,福建广播电台隶属以陈果夫为董事长的中国广播公司。中国广播公司的决策和指导机关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日常工作由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具体领导。

福建广播电台有职工18人,250瓦和1千瓦中波发射机各1台。台长薛敦平于民国38(1949)515离开福州至厦门,准备将电台设备运往厦门继续广播。民国38(1949)87,薛敦平还与厦门广播电台台长翁礼维共同签呈代电给中央广播事业处,称:“厦门台遵即撤消,将所有机件财产移交福建台,俟福、厦两台迁并就绪后,即用福建台名义在厦发音,已电报福州绥靖公署备案。”结果搬迁未遂。十天后,福州解放,福建广播电台即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管会接管。

2/9/2007 12:27:35 AM

 厦门广播电台

 

 

民国34(1945)8月抗战胜利,厦门光复。是年9月,根据国民政府行政院公布的《管理收复区报纸通讯社杂志广播事业暂行办法》,福建广播电台派工务股主任黄缘到厦接收,日伪厦门台台长佐佐木茂雄于930向中国方面办理移交手续。据福建广播电台呈报,接收日伪厦门台,计100瓦中、短波发射机各1部,40瓦短波发射机1部,5匹马力电动机1部及8汽缸汽车1辆。其他发音室设备均被盗卖。

同年10月,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派员接管厦门广播电台,于民国35(1946)21正式播音,黄缘为代台长。因日间没有供电,每天播音时间从175分开始至22时结束。

开播初期,厦门市民收音机拥有量极少。电台特于市区交通要道装置街头收音机3架,分别设在中山路万利电料行前,思明路思明戏院对面慎昌钟表店门口,海后绿咖啡室门口。民国35(1946)2月初,福建省政府要求“今后凡省重要公文要随时广播”。厦门台于民国36(1947)3月间向台湾购买中波收音机100架,民国37(1948)又从上海购进美国飞歌牌中短波五灯收音机,供应市民,以扩大收听。

民国35(1946)101,厦门台奉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电令,即日起每天1930分至45分转播美国旧金山国际新闻。

厦门台自民国36(1947)初开始,在虎园路台址内架设中、短波天线,以增强发射效能,于527正式启用。

为适应渔业方面及船舶进出港等需要,自民国36(1947)81日起,该台每天2245分广播次日天气预报,遇台风时增播。

厦门台直属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经费直接由事业管理处拨下,业务和人事概归中央管理处指导监督。

民国38(1949)6月,福建广播电台台长薛敦平与厦门台台长翁礼维多次向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报告,建议福建台与厦门台合并,“以尽应变之计”。后因台长离厦门去台湾,厦门台虽改名福建广播电台,实际无人具体负责,台内工作混乱,广播时间只晚上一两小时,时断时续。

19491017厦门解放,该台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厦门军管会接管。

2/9/2007 12:29:57 AM

福建教育广播电台

 

 

民国36(1947)春,福建省政府教育厅着手创办福建教育广播电台,派人赴上海购买一台500瓦广播发射机及收转设备,并从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领回办台执照。

广播电台设在省政府机关内进门右侧一座砖木结构的平房里,总面积约100多平方米,内有机房和大、小播音室。播音室内用草质纺织物和布帘作隔音处理。两根天线杆用杉木,地线采用地网线,埋在地下1深处。民国37(1948)4月开始播音。

福建教育广播电台每晚播音2小时,时间为19时到21时,广播节目有:《教课》,由中学教师担任各科课程;《演讲》,邀请政界人士作广播演讲,曾举办“宪法解释讲座”。还播报每天报纸上的新闻,请剧团演播戏剧,请人讲评话,播放文艺唱片,有时也播卫生常识之类。教课节目占全天播音时间的30%,文艺节目约占70%。播出内容由教育厅有关人员确定。

教育广播电台由教育厅直接领导,台长黄延。

民国38(1949)67月间,教育广播电台停止播音,机器设备运到厦门,与厦门广播电台合并。

2/9/2007 12:33:18 AM

日伪厦门广播电台

 

 

民国27(1938)5月,厦门沦陷。日本侵略者为进行奴化宣传,利用白鹤路2号原国民政府交通部厦门电报局无线电报台的建筑,改建为广播电台,播音设施由日本、台湾总督府交流局递送部和台湾广播协会安装。815正式播音,呼号为“XOJK”,波长920公尺,用闽南语播送新闻,并播放音乐和文艺节目。此外,转播台湾广播电台向海外放送的英语、北京话、广东话、马来语报道。当时,厦门市区商号和住家极少有收音机。为了扩大广播效果,该台在市内数处置有收音机,供过路市民收听。广播电台直属于台湾总督府,后业务归兴亚院厦门联络部直接监督、指导。据《新加坡厦门公会拾周年纪念特刊》报道:日伪厦门电台“设备周全,规模庞大,为日本广播网中有力枝干之一。在厦门沦陷七八载之悠长岁月,此一电台无时不散发其侵略的毒素”。

日本侵略者为了在厦门加快推行日本话,民国29(1940)18,厦门广播电台增加日语广播,每日2次。

民国29(1940)25,据发表在《全闽新日报》上的厦门广播电台节目表,每天分两次播音:第一次1130分至1240分,主要内容有公告事项、一般商况、洋乐、中国音乐(唱片)、京调和闽南语新闻;第二次19时至23时零5分,内容有第三期日语讲座、中国音乐(唱片)、正音戏曲、讲演、定期船出入厦门港之时刻、日本音乐(唱片),先后用闽南语、日语、英语、国语、广东话、马来语、安南语报告新闻。后来,还转播日本东京的日语广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为了加强对日本人的广播宣传,于民国31(1942)615将电台迁移到新台址虎园路9号,开始用二重播送(对日人、华人分别放送),播放时间也全面扩充、强化。

民国31(1942)1219,日本总领事馆和伪厦门市政府发表《取缔无线电信、电信和收音机规则》的布告,宣布从即日起实施。

该台经费系由驻厦门日本总领事馆文化事业费中以“广播事业助成金”项目支付。据民国30(1941)至民国33(1944)档案记载,4年中先后派3名日本籍人为该台台长,人员也逐年增加:民国30(1941)16人,民国31(1942)19人,民国32(1943)24人,民国33(1944)25人。

2/9/2007 12:34:10 AM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

 

 

19496月下旬,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福建省委在上海组建南下福建的新闻工作队,编为华东支队陈大队(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门)新闻中队(包括福建日报社、新华社福建分社、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以老解放区新闻干部为骨干,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的一些知识青年参加。7月下旬,新闻中队在建瓯驻地选定吴徕、邢航川、李祖植、刘泓、厉青5人参加广播电台工作,并宣布由孙明带领以上5人,负责接管国民党福建广播电台。817福州市解放,新闻工作队于822深夜进入福州,2320时,孙明率领军管组进驻福州东大路汤井巷3号国民党福建广播电台进行接管。

2419时,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使用250瓦中波发射机,波长为416.6,频率为720千赫。同年93日,1千瓦中波发射机投入播出,使用的频率为1140千赫。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的直属新闻宣传机构,重要的宣传媒体。它传播新闻及其它信息,宣传党的主张和政府的决策,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供健康、丰富的文艺节目,为全省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它结合福建实际,设置各类节目,并根据各个时期的需要和情况,经常调整节目,使之适应形势发展和全省人民的需要。

电台初创时,只有1套节目,用普通话、福州话、厦门话3种语言广播,每天广播45小时。195110月起用2套节目广播,先后设置《新闻》、《评论》、《轮回节目》、《农民节目》、《记录广播》、《对台湾广播》及文艺节目等,每天广播时间增至7小时。19537月又增加1套节目,分别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台、第二台和第三台(19554月第三台停办)3个台全天广播15小时15分钟。

1954年,电台编委会组织全体编播人员学习苏联广播工作经验,结合电台的实际,研究制订改进广播工作方案,使广播节目的特色更加鲜明。1957年,提出按广播特点办广播,“走自己的路”。

60年代起,在全省各地陆续建立36个中波转播台,增设3个短波频率,以及发展超短波调频广播,逐步扩大广播覆盖面。

1966年以前,福建电台先后举办新闻类、社教类、文艺类、服务类节目共数十个。1966年春季,福建电台2套节目全天广播27小时40分钟,自办节目18小时10分钟。其中:自办的新闻类节目占8%,社教类节目占40%,文艺类节目占44%,服务类节目占8%。

“文化大革命”期间,从19672月到19692月,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自办节目被迫停办,基本上只转播中央台的节目。19693月开始恢复部分自办节目,有《新闻》、《对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广播》、《工农兵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学习毛主席语录》和《革命文艺》。1972年,《对金门马祖广播》(《对台湾广播》)、《对渔区广播》恢复,又新办《对人民解放军和民兵广播》节目等。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1977年《对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广播》节目重新改为《对农村广播》,恢复“面向农村、服务农民,推动农业生产”的老传统。1978年至1979年,《每周一歌》、《福建各地》等一些有影响的节目,相继恢复。

1981年,根据全国第10次和第11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福建电台提出“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抓好新闻改革,带动整个广播宣传的改革”,着力于加强新闻,精办专题,丰富文艺,扩大教学和服务性节目,先后增办《来自兄弟省市的消息》、《空中文摘》、《一周要闻》、《新闻综合》、《经济潮》、《对华侨广播》、《社会之窗》、《英语教学》、《日语教学》和《经济信息》等节目。1986年元旦起,调频立体声文艺广播作为福建电台第三套节目正式向福州地区广播。1993年元旦起,开办以对台湾地区听众为主要对象的东南广播公司。同年10月,福建经济广播电台开播。19945月,第三套调频立体声文艺广播节目改为福建文艺广播电台向全省广播。至此,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共用4个频道广播,每天广播共61小时10分钟,相当于1966年福建电台两套节目播出时间的2.21倍。广播覆盖面达全省人口的67%。

2/9/2007 12:34:58 AM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当时是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炮兵部队奉命炮击金门的军事行动而组建的,195882418在厦门正式向金门国民党军官兵广播。发射功率1千瓦,频率860千赫。节目有《广播谈话》、《光明之路》、《对国民党军政人员讲话》、《蒋军家属信箱》、《在祖国各地》和文艺节目。每天播音8小时,分早、午、晚3个时段播出。1958106日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广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告台湾同胞书》、两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再告台湾同胞书》等重要文告。

1960619,前线广播电台增添17.5千瓦中波发射机,开辟新频率930千赫,在厦门杏林锦园新址广播。广播宣传面向台、澎、金、马,以国民党军官兵为主要对象,并对国民党上层党、政人员进行宣传;以反美爱国为中心,集中揭露美国侵略者的侵略扩张政策和侵略罪行,同时揭批台湾国民党当局媚美卖国的行径,大力宣传祖国大陆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以及“爱国一家”、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1960617,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到台湾活动。对此,前线广播电台延长中午广播时间,连续3天反复播送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司令部《告台澎金马同胞书》和揭露美帝国主义侵略面目的专稿、新闻。为配合紧急战备,1962年夏季,连续两个月集中揭露台湾国民党当局在美国侵略者的唆使下妄图窜犯大陆的阴谋活动。19636月起,宣传国民党空军上尉徐廷泽驾机起义的爱国行动,结合广播国家公安部两次公布东南沿海军民全歼美、蒋武装特务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击落美制蒋机的重大事件,以及金门和云南境外国民党军人员投诚归来等事件,宣传人民政府对国民党海、空军起义、投诚的奖励规定、联络办法和安全通行证等有关政策与措施。

196410月,前线广播电台搬到福州市北郊新台址广播,总台下辖发射中心福州分台和厦门、古田、下洋3个转播台。全台增加多部中、短波发射机,广播覆盖台、澎、金、马地区。1965121,自办两套广播节目,全天播音26小时50分钟,设置的节目有《广播谈话》、《今日台湾》、《光明之路》、《国民党军家属信箱》、《对国民党海军广播》、《对国民党空军广播》、《对国民党空军喊话》、《可爱的家乡》、《闽南话广播》、《简明新闻》、《时事》以及《音乐》、《歌曲》、《京剧选段》、《地方戏曲》、《文学》、《曲艺》、《音乐会》、《周末晚会》、《家乡晚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前线广播电台一些有对台广播特色的节目被停办。广播宣传受到严重干扰,广播内容存在主观说教,强加于人的倾向。在这期间,周恩来总理、叶剑英副主席对前线广播电台的宣传工作给予亲切关怀,亲自审批1970年《国庆宣传的请示报告》,审阅评论员文章。经过多方努力,前线广播电台于1975930恢复两套自办节目。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过拨乱反正,前线广播电台进一步明确对台广播对象,重新规定以国民党军队为主,并注意向台湾民众宣传;强调要重视调查研究,从台湾实际出发,加强广播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为适应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的新形势,前线广播电台停止广播对国民党军投诚、起义人员的奖励规定、办法;将“解放台湾,统一祖国”口号,改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高举爱国统一旗帜,举办《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家乡》、《爱国一家》、《对台湾籍乡亲广播》、《台湾军政人员亲人信箱》、《时事》、《台湾海峡地区天气预报》(这个节目开办于1973101)等语言节目,并新办《乐坛群星》、《唱腔选粹》、《海峡歌声》、《每周一歌》和《家乡戏曲欣赏》等文艺节目。宣传中注意讲团结、讲友好、讲礼貌,以诚相见,体现骨肉同胞之情。播音人员以亲切的态度,自然、清晰、优美的声调播音,创个人的播音风格。198251,创办全台第一个主持人节目《青年之友》。198351,全台7个语言节目全办成主持人节目。

1984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更名为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台湾同胞和香港新闻媒介赞扬:“改名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是和解政策的一个举动,是进一步体现了和谈诚意。”翌年2月,厦门对金门有线广播站和连江黄岐对马祖有线广播站合并,归属海峡之声广播电台领导。

1985年春,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对部分节目进行调整改革,陆续举办《新闻》、《伟大的祖国》、《生活天地》、《大陆见闻》、《爱国一家》、《海峡漫谈》、《青年之友》、《故乡鸿雁》、《唐山乡情》、《广告》、《台湾海峡地区天气预报》等语言节目以及《九州百花》、《当代中国文坛》等10多个文艺节目。1987112,台湾当局开放部分民众赴大陆探亲。据此,将《伟大的祖国》更名《神州望》;撤销《爱国一家》,开辟《探亲和旅游》节目。1989年上半年,在总结集采、编、播于一体的《周末小站》文艺节目的经验后,于199011,推出以主持人为中心,集采、编、播、录制于一体的综合性板块节目《空中立交桥》。它融时政性、知识性、服务性、娱乐性于一炉,综合反映祖国大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进步情况。《空中立交桥》在19903月第八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会上获得特等奖。在全国广播电台主持人节目现场研讨会上,得到同行和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认为此节目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主持人节目发展到了新阶段。1990年至19912月,又先后将《青年之友》、《文艺大世界》、《闽南话半小时》专题性节目改造为综合性板块节目。19921月,增办《经贸纵横》和《今日国防》节目,以加强对祖国大陆国防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报道和扩展两岸经贸联系的宣传。为满足台湾听众的新需求,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于199441对广播节目作了重大调整,推出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第一广播网和第二广播网。第一广播网以新闻为主体,设置以滚动式及时报道祖国大陆、国际上最新消息的《新闻》、《新闻广角》,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成就、精神风貌的《中国军队》,还有评论节目《海峡漫谈》,体育专题《体育经纬》,综合性板块节目《空中立交桥》,方言板块《闽南话半小时》,以及文艺节目《金色旋律》、《文艺欣赏》;第二广播网以经贸宣传为主体,实行大时段运作,于午、晚黄金时段推出120分钟《经贸纵横》和120分钟《文艺大世界》。

全国人大常委《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使对台广播步入新时期。海峡之声广播电台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总方针,注意从台湾实际出发,加强政策服务,思想服务,生活服务;宣传中共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宣传寄希望于台湾同胞,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

海峡台联系实际,深入宣传《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委员长进一步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邓小平谈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设想》。并采用历史的和现实的事例,说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阐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是关系全民族前途的重大任务,是关系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还举办专题广播,邀请当事人和知情者畅谈历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对挽救民族危亡,给国家民族带来的兴旺发达。19934月,该台派出记者赴新加坡采访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

海峡台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对台湾军民进行解惑释疑工作。在《大陆见闻》、《唐山乡情》节目中,反映祖国大陆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生活,反映祖国大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的新气象,报道去台人员家乡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

海峡台突出宣传爱国主义的传统。注意介绍大陆的名胜古迹、山水风光、历史文物、古都名城,如《万里长江》、《黄河》两个专题和24个历史名城的系列报道。

海峡台还加大广播评论力度,注意评论的针对性、及时性和系统性。如台湾当局公布所谓《第二本国防报告书》、“直航说帖”,李登辉向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流露“台独”倾向的言论,该台都及时作出反应,并迅速发表评论。1994年,结合两岸及台湾岛内形势变化,先后播发“批驳李登辉‘台独’言论系列评论稿”、“批驳台湾当局《台湾两岸关系说明书》系列评论稿”、“‘中国统一不是梦’系列评论稿”,引起台湾新闻媒介及岛内舆论的关注。同时,注意针对敏感性话题、焦点问题和台湾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评论。如针对台湾当局对千岛湖事件散布的种种谣言和诬蔑之词,及时编发评论,阐明事件的真相,批驳台湾当局别有用心;又如针对台湾当局散布的所谓“中共武力犯台”的谣言,及时编发《驳台湾当局“大陆武力犯台”论》。这篇评论台湾《联合报》摘要转发,台湾“中央社”发了消息,台湾《世界论坛报》全文刊载。

从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历届台长为:曹曲水、范景岳、钱学明、周柏生、俞金江、吴养生、孙四海;副台长为:雷翻、毛哲民、丁佐先、王德洲、孙其铎、林智勇、徐赛德、周兆康、揭衍珍。

2/9/2007 12:35:41 AM

中国华艺广播公司

 

 

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简称华广)是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中国大陆第一家广播公司。199111118,在福州正式向海内外广播。华广发射总功率275千瓦,使用90.6兆赫、99.6兆赫、107.1兆赫和666千赫、6185千赫5个频率,每天广播11小时。广播覆盖中国东南沿海、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

中国华艺广播公司以宣扬爱国精神,光大民族气节,弘扬中华文化,凝聚同胞情感,为海内外的中国人提供真诚服务为宗旨。广播节目遵循以服务和交流为根本任务的指导思想,注重新闻信息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服务;以节目主持人为中心形成大时段、大板块式结构,采取直播、录播相结合的方式播出。

华广节目设有:《华广快车》是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海峡两岸的最新动态,捕捉时事热点作深度报道、评析,客观反映民众所关心的社会各方面情况的新闻时政类板块节目;《华广文化街》是展现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透视中华优秀文化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构成和人格构成的重要影响,揭示中华文化为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的实质,注意反映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增强两岸同胞的民族文化共识和民族自豪感的文化知识类板块节目;《华广服务台》是关注社会生活焦点,探讨人生、事业、家庭、情感生活等问题,回答关于政策、法律、心理、求学、择业、医疗保健、旅游方面咨询的生活服务类板块节目;《华广欢乐园》是以主持人同听友直接交流形式,营造轻松、欢乐的娱乐氛围,以丰富多彩的音乐、戏曲、文学、曲艺及相关讯息,为听友提供高品位的艺术享受,沟通、促进海峡两岸艺术交流的直播的综艺娱乐类板块节目。还有以经济报道为主体,及时传递经济信息,介绍祖国大陆经济建设成就,积极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多层次地反映经济生活领域的新观念、新思潮的《华广午间潮》。19934月后,节目延长到120分钟。它以大容量、多侧面传播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和最新成果,多层次、多角度地报道海峡两岸的经济往来,为两岸同胞的经济生活服务。1994年底,增办180分钟直播的《华广星期天》,是集信息、休闲、娱乐、服务、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板块节目;还举办每天分为“民族音乐版”、“流行音乐版”和“经典情怀版”三板块,每版各为60分钟播出的音乐感情类板块集束节目《华广音乐特区》。

华广开播后,根据自身特点,以新闻宣传为龙头,深度报道为主线,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大新闻事件,集中力量搞好系列报道和专题报道。中共十四大之后,新的改革开放大潮在中国大陆涌起。《华广快车》立即开辟“中共政要话改革”系列专题,邀请24个省、市、自治区和国家有关部、委的主要官员在专题中谈论本省、区或部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出台的新举措。1993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地区”的决策。据此,《华广快车》推出53集的“黄金水道万里行”系列报道。19949261018,第12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举行,华广及时推出《广岛亚运会》专题,为海内外听众报道亚运会的赛况。同年底,华广联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在《华广文化街》节目里举办85集大型系列报道“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纪行”,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成就,展示各兄弟民族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努力拼搏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类似的系列报道还有:在《华广快车》里播出的“中国口岸纪行”、“’93风云录”、“名星企业巡礼”以及《华广文化街》里广播的“名人故地行”等。

在注意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同时,华广努力突出显示节目的民族文化色彩。从1993年起,加强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传播,连续播出《东方闲情》征文、《空中演讲会》、《话说京剧》、《神州歌海行》、《北国曲艺漫谈》等专题系列。32集专题系列《话说京剧》展示这一国粹的无比魅力。台湾听友来信要求重播。40集专题系列《神州歌海行》,将各地民歌的艺术、演唱同介绍各地民族风情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出一幅幅浓郁的民族画卷。

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董事长为胡宏,曹金旺为首任总经理,现任总经理兼总编辑为王志强。

2/9/2007 12:36:10 AM

市地级广播电台

 

 

福建省市、地级广播电台是全省广播事业宣传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所在地党委和人民政府的新闻机关。各市、地人民广播电台除转播中央台和福建电台的重要广播节目之外,都从本地特点出发,依据群众要求,举办各类文字、文艺节目,向所在地人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方针、政策;报道当地新闻,向人民群众提供各种信息;传播科技、文化知识,为听众提供各种服务;反映当地人民群众的要求、呼声,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播送健康向上的戏曲、音乐等,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1994年底,厦门、福州、莆田、龙岩等4个市、地设有人民广播电台。

2/9/2007 12:39:55 AM

厦门人民广播电台

 

 

厦门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厦门电台)19491225正式播音,使用厦门话、普通话两种语言广播。195041举办《地方新闻》。1950116日起,相继办起对象性专题节目,如职工节目、青年节目、妇女节目、儿童节目、工商节目以及教唱歌节目等。《教唱歌节目》延续举办20多年,演变为后来的《每周一歌》。该台建台初期,经常邀请集安研究社、群声芗剧团、闽南戏实验剧团、高甲戏代表队、芗剧代表队等来台演唱播出。

19541月,根据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关于“一部分小城市台,在省台加强城市广播之后,也可以取消或合并”的精神,厦门电台奉命撤销,停止无线电广播,保留厦门市有线广播站。

19581225,厦门人民广播电台复办,拥有无线电广播、有线广播两套节目,全天分3次播音,共10小时。自办节目有:《本市新闻》、《科学与卫生》、《政治与时事》、《海防前线战士》、厦门话《国内外新闻》以及闽南地方戏曲、曲艺、音乐等文艺节目。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厦门电台停止自办节目的播出。1967116日起,自办的新闻节目只在有线广播中播出。

1980年元旦开始,厦门电台实行改革,确定以办好新闻和服务性节目为重点。对采编新闻提出“新、短、实、准、广”五字的要求,提倡写百字文和一句话新闻。新办《厦门新闻》、《听众服务台》节目。同年7月,为了广泛听取听众意见,改进广播宣传工作,向社会聘请一批监听员,建立监听制度。

1984年,厦门电台为适应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的需要,对广播节目进行调整,把《厦门新闻》改为《新闻节目》,报道范围扩大到闽南三角地区。同时,开办《特区专题》节目,首次采用节目主持人形式介绍经济特区建设的新成就、新面貌、新经验,传递沿海开放城市的新信息。文艺节目开办“方言说书”栏目。

1986929,厦门电台再次对广播节目进行改革,以“缩短战线,精办节目,发扬优点,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力创名牌”,将原有27个节目、栏目缩减为21个,全天播音比原来缩短2小时。集中采编力量,办好新闻,开辟“广播杂谈”栏目;新办融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杂志式《听众之友》;建立对金门广播部,开办《为金门同胞服务》,同时,还开设《欢乐星期》综合文艺节目和《空中报刊》。《文艺节目》除办有闽南地方戏曲节目外,还有“相声与音乐”、“广播剧”、“鹭江文学”、“音乐点播”、“周末音乐会”等。1989年元旦,又创办《新闻广场》。这个节目注意抓住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展开点评,加强舆论监督。

进入90年代,厦门电台开始新一轮广播宣传节目改革,采取板块结构、主持人直播与听众双向交流的形式,举办文字、文艺类板块节目。199152,主持人直播板块节目《欢乐在今朝》出台后,115又举办以传送经济信息为主的《空中商业街》板块节目。以后,又推出为台湾、金门同胞服务的主持人直播板块节目《海峡时空》。它的主要栏目有“新闻集锦”、“华夏风情”、“海峡漫谈”、“天涯芳草”等,播出后很受欢迎。在文艺广播方面,还举办旨在提高听众高层次音乐欣赏水平和艺术审美情趣的主持人直播综艺板块节目《缤纷百花园》。

19941220,厦门电台所辖厦门音乐台开播。这是全省首家全天候广播电台。它的直播板块节目《闽南乡音》,用闽南话介绍闽南地方文化、风俗、民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同年1225日,厦门电台所辖厦门经济台也正式播音,全天广播14小时。它采用调频立体声,节目以板块结构、主持人直播形式广播。它的《生活十字街》直播板块,设置“消费安全岛”、“说规道矩”、“周末信托行”栏目,以反映都市经济生活为重点,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架起一座空中桥梁。

1994年底,厦门电台已发展为人民台、经济台、音乐台组成的系列广播台。全天共播音52小时10分。

2/9/2007 12:40:49 AM

福州人民广播电台

 

 

19552月,附设在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内的福州有线广播台迁往中共福州市委办公。同年37日,福州人民有线广播电台建成开播。195871,福州市无线广播正式建成播音,呼号为“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发射机功率1千瓦,频率1330千赫。

福州台使用福州话、普通话播音,每日广播两次,共6小时。该台除转播中央台、福建电台的部分节目外,自办有《新闻》、《综合性节目》、《音乐》、《闽剧评话》、《广播剧场》、《天气预报》等。195811月,将《综合性节目》改办成《福州在跃进》、《党的生活》、《科学与生活》3个专题,并增办《全市广播站联播节目》。次年3月,开办《为听众服务》。从19592月起,文艺广播先后自办有《推荐新歌曲》、《教唱歌》、《闽剧教唱》、《为钢铁战线上职工编排的文艺节目》、《农业战线红旗飘》、《农民文化宫》、《应听众要求编排的节目》、《外国音乐欣赏》、《周末晚会》、《星期文艺晚会》、《电影录音剪辑》和《广播剧院》。

19632月,福州电台增加一个中波频率(1370千赫),从此拥有2套无线电广播节目,1套有线广播节目。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668月福州电台自办节目停止播出,转播中央台的部分节目。19672月,复办《福州地区天气预报》。19708月,在有线广播节目中先后开办《新闻》、《国际新闻》和《解放军与民兵》、《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3个轮回节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州电台于19801月率先开办《业余日语广播讲座》。同年5月,在无线电广播节目中复办《为听众服务》(后更名《听众生活服务台》)、《星期卫生讲座》。同时开办《本市新闻》、《简明新闻》、《广告》和《广播杂谈》、《新长征》、《百科知识》3个轮回节目。之后,这3个轮回节目调整合并,于19824月改办成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综合性节目《青少年之友》(之后改办为《青年之友》)。同时,增办《学习》、《林医生讲卫生》。

这一时期的文艺广播有:《广播剧院》、《闽剧爱好者》、《听众点歌》、《小说连续广播》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摧残的传统闽剧、评话节目重新采录、制作入库,抢救了一批闽剧、评话名老艺人演唱的传统唱段和优秀的保留剧目。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福州电台努力体现“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的要求,进行多方面改革。19871月,该台为精办节目,突出地方特色,停办了19855月起陆续开播的《小伙伴》、《青年之友》、《祝您长寿》、《学习信箱》、《科学知识》、《可爱的福州》、《法制园地》等栏目,创办融新闻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板块节目《榕城之声》。19887月,开办《对马祖广播》,成为全国第7家有对台广播宣传的电台。同时,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求,开办《儿童英语入门》,增加《业余日语广播讲座》播出时间。1991107,由《榕城之声》和《听众生活服务台》合并而组成的综合性板块节目《榕城交响曲》正式开播。它以节目主持人与听众交谈的形式,热情为听众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同年1012,又推出主持人节目《经济一刻钟》。文艺广播除坚持办好《闽剧爱好者》、《今晚闽剧、评话一点钟》、《广播剧爱好者》、《小说连续广播》、《广播百花》等10多个栏目外,开始采用板块结构形式,以文艺热门话题,热线电话点播,热心听众参与为特点举办综合性文艺专题或直播板块节目,像19911221开播的《文艺彩虹》综合性文艺专题和后来推出的面向青年朋友的直播板块节目《闽都青春网》等,与听众进行双向交流,缩短电台与听众的距离。

福州电台为适应经济建设发展形势,促进商品流通,引导生产、消费,不断推出经济类节目。继主持人节目《经济一刻钟》之后,199321又推出《经济台90分钟》大板块直播节目。电台抽调骨干力量,聘请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海山为节目总顾问。该直播节目围绕经济建设中心,进行多侧面、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大到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规定,小到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茶酱醋;远至世界各地经济动态,近到福州市场行情,以多样化的内容,兼顾不同层次听众的需求。

福州电台采编播人员还走出编辑部,到街头、商店办广播。1993816,会同福州东街口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联办全省第一个商店直播室——《满意在东百》。继之,与有关单位联办《福州市电话号码升位》街头直播台。

2/9/2007 12:41:16 AM

莆田市人民广播电台

 

 

莆田市人民广播电台建于19876月,101正式播音。使用中波1440千赫,功率1千瓦,覆盖莆田、仙游两县和城厢、涵江两区,福清、惠安邻近的乡镇亦可收听,覆盖人口达200多万。

莆田市人民广播电台分别用普通话、莆仙方言播音,每天分早、中、晚3次播出。到1990年,每周广播4次,每次8小时30分,其中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晚新闻节目1小时,转播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节目30分。自办节目有:《本市新闻》、《对农村广播》、《联办之声》、《广告·音乐》等节目。自办节目中新闻节目占1小时30分,专题节目30分,教育节目30分,文艺节目4小时,服务性节目30分。至1994年,平均每日播音增加到12小时15分,其中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新闻节目30分,转播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新闻节目15分。自办节目中有新闻节目平均每日1小时20分,专题节目每日2小时20分,文艺节目每日6小时55分,服务性节目45分。全年共制作广播节目896小时40分。

 

2/9/2007 12:43:11 AM

闽西人民广播电台

 

 

闽西人民广播电台于19911231建成开播,台址设在龙岩地直机关所在地。它是龙岩地区办的一座调频广播电台,频率分别为92.397.8兆赫,并通过上杭、武平、长汀、连城、永定、漳平等县市调频接收转播,覆盖率达全区人口85%。该台机构和领导人员配备均与龙岩电视台合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闽西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除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外,自办节目有:《新闻》、《科技天地》、《生活之友》、《经济信息》、《艺苑风景线》、《共度好时光》、《金曲花瓣》、《空中故事会》、《听众点歌台》、《戏曲欣赏》等。每天从早晨6时至午夜24时不间断连续播出18个小时。至1994年底,平均每天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2小时,转播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节目40分钟,自办节目15小时20分,包括新闻节目2小时10分,专题节目4小时30分,教育节目20分,文艺节目7小时40分,服务性节目40分,全年创作广播节目82小时15分。

2/9/2007 12:52:14 AM

<SCRIPT src="showtext.files/mystat.htm"></SCRIPT><SCRIPT>var style='';var url='http://www.fjsq.gov.cn/login/';</SCRIP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www.fjsq.gov.cn/login//stat.asp?style=&referer=&screenwidth=1024"></SCRIPT> 

  福建电台的广播节目有新闻类、社教类、文艺类、服务类4大类节目。其中新闻类节目是主体和骨干。它的任务是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省内外大事,宣传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和传播各种信息。建台以来,举办的新闻节目主要有:《新闻》、《新闻和报纸摘要》、《记录广播》、《广播大会》、《新人新事》、《新闻综合》、《福建各地》、《经济潮》等。社教类节目品种较多,其中有宣传、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理论节目;有为特定对象举办的综合性教育节目,如《工人节目》、《对农村广播》、《对渔区广播》、《对台湾广播》、《对华侨广播》;有传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节目,如《科学与文化》、《福建古今谈》、《法制园地》;还有正规、系统的教学节目如《普通话教学》、《俄语广播讲座》、《英语教学》和《日语教学》。举办社教类节目的目的主要是向听众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文艺类节目在各类节目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曾举办有音乐节目、戏曲、曲艺节目、文学节目、广播剧和综合性文艺节目以及调频立体声文艺节目。长期以来,收听文艺广播节目成为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文艺广播在普及社会主义文化,满足城乡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服务类节目是福建电台举办比较早的广播节目,如《开始曲》、《天气预报》、《节目预告》等,它延续的时间也长,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也未间断。在服务类节目中还有为生产、流通、消费者服务的节目;应听众要求编排、回答听众提出问题的节目等。
  福建电台除了自办的4类节目之外,还有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些节目,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办的节目。
  (一)新闻类节目
  福建电台的新闻类节目在各类节目中占主体地位。它的任务是,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省内外大事,传播各种信息,满足全省城乡各层次听众的需要。
  1.新 闻
  1949年9月27日起,福建电台首次开办《评论》节目,每天20∶00~20∶30播出;10月4日,正式开办《新闻》节目,每天22∶00~22∶30播出,内容为国内要闻及本省新闻,用普通话、福州话和闽南话轮流广播。11月1日起,分别举办普通话、福州话和闽南话的《新闻》节目,每种话各安排15分钟。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新闻》节目配合形势,宣传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一起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消息;报道福州、厦门、南平等城市各界民众反对美国武装侵略的示威游行和全省各地声讨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的侵略罪行,批判亲美、崇美、恐美的错误思想;宣传大批翻身农民要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和全省各地民众掀起增产节约热潮、踊跃捐款购买飞机大炮等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进行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1950年冬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省展开,《新闻》节目及时播发省人民政府对全省土地改革运动分期分批全面展开的部署,和省领导关于《为完成福建土地改革而斗争》等讲话,报道全省各地土地改革的进展情况、运动取得的成果和农村出现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新闻》节目还及时报道全省各地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情况及广大群众积极参加运动的典型,反映镇压反革命的声势和威力。
  1952年1月开始,《新闻》节目配合全国各地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播送有关新闻、录音报道、大会实况、文章和社论等。
  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中央政治局确认的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福建电台《新闻》节目紧密配合,突出宣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集中报道全省人民积极参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典型及其经验;宣传工业化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及其生动事例;宣传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重大意义和农民踊跃交售爱国粮的情况等。1956年至1957年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鹰厦铁路建成,《新闻》节目在该工程进展的各个重要环节,像大禾山隧道凿通、铁路修到中转站南平、列车通过高集海堤以及鹰厦铁路全线贯通等,都及时播发现场的录音报道和有关新闻。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发表后,福建电台的《新闻》节目集中报道各机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文艺团体召开座谈会、听取共产党员和党外人士的意见的新闻和讲话录音。同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这是为什么?》的社论。《新闻》节目立即报道全省各地采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法,“反击右派言论”、“大反右派”的消息。
  1958年8月23日起,福建电台《新闻》节目大力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8·23”炮击国民党部队前沿阵地金门,反击他们对大陆进行骚扰和破坏活动的战况。同年9月起,为了推广普通话,方言《新闻》节目取消,1天6次《新闻》全用普通话广播,每次10分钟。其中:中午新闻以城市听众为对象,主要是工矿企业和商业战线职工;早、晚新闻面向全省听众;晚间的最后消息,以城市听众为主。早、中、晚广播黄金时段,听众都可以听到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重要新闻。广播形式也有新的突破。实况广播、录音报道、专题广播、广播大会等具有广播特色的形式越来越多。1959年夏季,福建电台《新闻》节目首次播发夏收报道组从早稻收割最早的云霄县发回来的夏收现场口头报道。
  1959年8月底,12级强台风袭击福建,《新闻》节目迅速广播台风紧急警报,传达省委领导防强台风的指示,动员群众战胜台风暴雨。在灾情最严重的一昼夜里,每隔一两小时就广播1次,成为省领导指挥抗台风斗争的有力工具,进一步扩大广播自身的影响。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福建电台《新闻》节目配合全省开展的“大跃进”运动,宣传“全民大炼钢铁”、“乘卫星,首创水稻亩产5万斤”、“苦战20天,做到乡乡有中学,社社有小学,队队有幼儿园”、“苦战100天,实现‘四无’(无老鼠、麻雀、苍蝇、蚊子)省”等口号,盲目宣传高速度、高指标、高估产,宣扬“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存在着严重的浮夸和片面性。“平调风”、“共产风”和瞎指挥内容的报道也相当多。
  1960年,《新闻》节目纠正浮夸风,强调抓典型、抓关键、抓言论、抓方向性问题,提高新闻的思想性和战斗性。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新闻》节目紧密配合,全面地、正确地宣传八届九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情况。1962年4月2日起,恢复福州话和闽南话的《新闻》节目。同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新闻》节目一方面继续宣传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一方面强调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并大量报道“割资本主义尾巴”和批判“三自一包”等消息。
  1966年,《新闻》节目强调抓好典型的宣传,扩大先进人物的影响,并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对重大典型有计划地作连续的集中的报道。如“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爱民模范王杰”、“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毛主席的好战士蒋新苟”、“欧阳海式的英雄蔡永祥”、“海上猛虎艇”、“英雄集体32111钻井队”的事迹和福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英雄的活动的宣传,在听众中都留下深刻印象。
  1966年6月初,福建电台《新闻》节目开始为“文化大革命”造舆论,大力宣传“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6月中旬开始,集中力量反复宣传“高举文化大革命的大旗,彻底打倒资产阶级权威”、“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开火,坚决把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消息、讲话录音和大批判文章。
  1967年2月6日福建电台《新闻》节目因局势动乱而停办,至1969年3月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建电台《新闻》节目对当时中央发出的新的号召、指示、通知等,都立即组织力量突出地进行宣传,毛泽东的最新指示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广播,不管是早晨或是夜晚,都得马上转录下来,并突击用普通话和方言抢播出去。毛泽东于1966年8月18日到11月26日在北京天安门8次接见红卫兵的消息,福建电台都按时转播并转录重播,《新闻》节目还及时播放记者采写的对毛泽东主席接见红卫兵的反映的录音报道。毛泽东关于“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口号,和“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最新指示,《新闻》节目也做了突出宣传。
  这个时期,《新闻》节目宣传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突出宣传毛泽东的话为“最高指示”,几乎每条新闻都要加上几句毛泽东的语录。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福建电台《新闻》节目根据邓小平关于“全国各方面工作都要整顿”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连续报道工业、农业、财贸等方面经过整顿出现安定团结,“抓革命、促生产”的典型。但过不久又紧跟“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形势,大张旗鼓地宣传反“复辟回潮”。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福建电台的《新闻》节目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宣传报道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点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加经济宣传的分量;宣传思想从“突出政治”转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并且恢复《本台评论》,端正舆论导向。
  1980年元旦起,福建电台《新闻》节目调整播出时间,一天广播9次(含重播),早、中、晚三段时间都有新闻。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中央给予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情况和典型,在各次《新闻》节目中都做了充分的报道。1981年春开始,按照中共福建省委的部署,宣传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处、典型和经验,宣传发挥山多、海岸线长的优势,念好“山海经”,发展大农业的消息和先进典型。
  1983年6月20日起,福建电台贯彻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新闻》节目增加了播出次数,全天广播12次(重播8次)全都正点或半正点播出,并做到“短、新、快、活”。突出“活”字,发挥广播音响的效果,扬“独家之优势”。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新闻》节目及时播送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和福州铅笔厂厂长等与部分理论工作者座谈“松绑放权”问题的消息,引起社会上强烈的反响。1986年第三季度,《新闻》节目在《改革开放大家谈》栏目中特邀基层干部、车间主任、先进企业主以及外商上广播,畅谈福建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发生的变化和遇到的问题。福日公司日方总经理葛山靖夫谈福建投资环境变化的录音访问播出后,日本NGK电台记者特地将这次节目翻录下来拿回去广播。
  1987年9月1日开始,福建电台开设《来自兄弟省市的消息》和《空中文摘》节目,介绍全国各省市和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信息,充实福建电台新闻节目的内容。这一年,福建电台在新闻改革中特别强调:新闻要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接近实际;注意扩大报道面,增加新闻的可听性。
  1989年国庆前后,《新闻》节目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的伟大成就,特别是采用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的形式,宣传福建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及其典型事例。1990年,《新闻》节目在中共福建省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和省政治协商会议期间,开辟栏目或延长新闻播出时间,加大对会议精神的报道力度,还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开辟《来自重点工程的报道》、《创建福厦文明路》、《当代雷锋——陈善珉的事迹》等专题,对重大典型进行连续报道,扩大典型报道的影响,提高电台宣传的声誉。
  1990年元旦起,福建电台的《新闻》节目1天共广播20次(含重播时间),其中:15分钟的《新闻》3次;10分钟的《新闻》4次;5分钟的《新闻》5次;《来自兄弟省市的消息》3次;《空中文摘》5次,合计150分钟,占福建电台第一、二两套节目全天播音2160分钟的7%。
  2.新闻和报纸摘要
  这个节目开办于1951年3月5日,当时称《当天福建日报摘要》,安排在晚间9时播出。1953年6月16日停办。1958年6月30日恢复,改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安排在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前面播出。主要播送省内外要闻和《福建日报》言论,各县市广播电台(站)都转播。
  1958年9月15日开始,《新闻和报纸摘要》改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后面,不摘编省外新闻,遇到特别重大的全国新闻,在介绍《福建日报》版面时给予简要介绍。如1963年9月到1964年7月,中共中央以《人民日报》编辑部和《红旗》杂志编辑部的名义,相继发表9篇评苏共中央公开信的文章,《福建日报》转载这些文章时占去大部分版面,把本省新闻全部挤掉。《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就只介绍《福建日报》当天刊登重要文章的版面情况,其余时间播送电台事先准备好的本省新闻。
  福建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是福建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都比较重视的节目。他们可以从中获悉中央的最新精神和动向,及时了解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1967年2月6日开始,《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因“文化大革命”而停办。
  1978年11月6日起,《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恢复,主要摘编《福建日报》当天刊登的全国和全省的重要新闻和言论。每次20分钟,安排在中午播出。
  1980年元旦起,《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改为《本省新闻和报纸摘要》,不再重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经播过的全国要闻,不介绍《福建日报》的版面。只摘编《福建日报》、《福建侨乡报》、《福建科技报》3家报纸当天刊登的重要新闻和言论以及电台自己采编的新闻,办成有地方特色的消息和言论总汇。播出时间从中午移到早上7时,紧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之后。
  1983年7月1日起,《本省新闻和报纸摘要》由原先以摘编《福建日报》的新闻为主改为以本台消息为主,信息量有了增加。
  1987年中共十三大前后,《本省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开辟《改革开放大家谈》、《科技战线先进人物赞》和《科技动态》3个专题,每星期各广播1次到3次,每次15分钟,为改革开放和科技兴省造声势。
  1988年5月2日,该节目因新闻改革、调整节目而撤销。
  3.专题广播和特别节目
  举办专题广播和特别节目,是福建电台强化突击性宣传和重点宣传的一种有效方式。
  福建电台举办的专题广播和特别节目有以下几类:一类是为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一定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一类是组织动员群众为完成某个中心工作或生产任务;另一类是为宣传某种先进思想、推广某项先进经验;还有一类是为庆祝、纪念某个重大节日或庆贺某件事。专题广播和特别节目安排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集中、突出的宣传,让听众对宣传的重点、重要精神,有比较全面、系统的印象。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不久,著名的华侨领袖陈嘉庚来到福州,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特邀他到福建电台向全省人民作广播演讲。此后,遇有重大事件或重要活动,电台就开办专题广播或特别节目,请有关领导或各界知名人士作广播讲话。
  1951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全党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根据决定精神,福建电台邀请一批省级报告员通过广播直接地经常地向全省广大人民群众、作关于时事、政策、工作任务、工作经验的报告。从3月18日到7月15日,被邀请到电台作专题广播的领导干部有: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席张鼎丞、副主席方毅、秘书长石英,分别谈福建省政府关于当前工作任务的决议精神及开展全省物资交流工作等内容;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曾镜冰、宣传部长陈辛仁、副部长杨西光、统战部长彭冲,分别谈加强春耕准备,为完成全省农业生产计划而奋斗和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重大意义等内容;省公安厅厅长梁国斌、省民政厅厅长蓝荣玉、省卫生厅厅长黄开云、省检察长叶松、中共福建省农委副主任江一真、省总工会主席吴良杰等,分别谈坚决镇压反革命活动、加强民主建设、人民检察工作、积极动员起来,抢救淫雨所造成的灾害、为贯彻全省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而奋斗以及搞好农村卫生工作等内容。50年代,张鼎丞、叶飞、方毅等省领导,以及陈绍宽、刘通、丁超五、林植夫等各民主党派人士都经常到电台直接向全省听众作专题广播。
  每年春节,福建电台都举办特别节目,特邀省领导向全省人民拜年,祝贺中国人民的传统佳节,报道节日各条战线职工坚持工作、生产的动人事例,让全省听众欢度新春佳节。每到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也都举办类似的特别节目。1956年春节,举办《向驻本省海防部队、铁道兵和支前民工致敬》特别节目得到北京、上海、武汉、郑州、南宁、太原、成都、乌鲁木齐、鞍山、长春等许多城市电台的支持。闻名全国的工业劳动模范孟泰、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英雄黄继光的妈妈邓芳芝和福建省农业劳动模范郑依瞭、省工业劳动模范游德铭等都在特别节目中作慰问讲话。全国著名的演员周信芳、叶盛兰、李玉茹、陈大镬、筱白玉霜、徐玉兰、侯宝林等,还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专题广播和特别节目,在配合形势和任务的宣传方面,更能显示它的作用。抗美援朝的许多专题广播,使广大听众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激起他们对美国侵略者的极大仇恨。为了打击国民党军队对大陆的骚扰和破坏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1958年8月23日炮击金门。美国急忙增兵台湾海峡,侵入中国领海。福建前线的斗争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福建电台从9月12日起举办(各兄弟省市共同协办)的《向英勇的福建前线将士致敬》特别节目,配合前线部队的宣传工作,鼓舞三军士气。北京、上海、天津、鞍山、新疆、云南、黑龙江、河南、河北、四川、广东、山东、甘肃、湖北、浙江、安徽等省、市、自治区的广播电台都寄来慰问节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赛福鼎·艾则孜、上海市副市长金仲华、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省长李范五、河南省副省长邢肇棠、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副省长魏金水以及全国工业劳动模范、鞍山钢铁厂副厂长孟泰、福建省农业劳动模范郑依瞭、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董存瑞烈士的父亲董全忠等英雄模范人物,通过这次节目向海防前线将士作了慰问讲话。诗人臧克家,作家沙汀,女高音歌唱家刘淑芳,越剧名演员袁雪芬、范瑞娟,豫剧名演员常香玉,黄梅戏名演员潘璟琍,吕剧名演员郎咸芬等还专门演唱了精彩的节目。福建电台还编排3次前线三军向祖国汇报特别节目。通过广播向全国各族人民汇报前线三军苦练杀敌本领,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
  从1959年开始,每年国庆节的省、市庆祝大会和群众游行,福建电台都要举办大会和游行现场实况转播。节日前一个多星期,编辑部就组织大部分人力投入国庆游行的采编活动,分头采访各条战线的建设成就和先进人物的事迹,以及游行队伍的组织和特点,提前把实况转播中的现场解说词写好。到国庆的前夕,台领导和编辑人员通宵苦战,汇编定稿。国庆游行开始,负责实况广播的播音员拿着写好的解说词,站在主席台一侧进行现场播讲。如果遇到会议程序临时调整,或游行队伍变动,播音员则临场发挥,使实况广播准确无误地同步传遍全省各地,让全省人民共同欢度国庆佳节。
  1959年国庆节,福建电台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专题广播,每次30分钟,前后共举办16次,全面系统地宣传福建建国十年来的伟大成就。还举办《欢欣鼓舞话十年》特别节目,邀请各界知名人士畅谈国庆十周年感想,既宣传成就,鼓舞士气,又增强节日的热烈气氛。
  1960年,福建电台编辑部在《关于广播宣传的规划报告》中提出:“争取更多的地(市)、县委和公社党委与本台联合举办专题节目,并做到经常化;继续欢迎省级各业务部门运用专题广播等形式,指导、推动本系统的工作;组织有条件的县市广播站为省台举办节目,保证当年在贯彻‘开门办广播’的方针上有新的发展”。把举办专题和特别节目,摆到重要位置。
  1963年5月,福建电台与省工交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省工交群英》特别节目,共举办16次,每次30分钟,共播出27个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收到了树典型立标兵,宣扬先进思想,介绍先进经验,推动工作的效果。
  1964年的春节,福建电台先后举办《春节对农村社员广播》、《春节慰问烈属、军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转业退伍军人》、《春节慰问驻本省解放军和公安部队》、《春节慰问林业工人》、《春节慰问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等特别节目。
  1964年国庆前后举办《光辉的十五年》专题广播,通过典型事例,集中宣传福建十五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以及城乡出现的新面貌。
  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委员会、省人大和省政协等会议,以及省里召开的其他会议或重大活动,福建电台一般都要在会议期间举办专题广播或特别节目,集中报道一批代表的录音讲话、特写、大会侧记等,把会议精神迅速地传向全省城乡。
  “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建电台的专题广播只剩下两类:一类是有关“活学活用毛主席的著作”的;一类是有关“革命大批判”的,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重要文件和文章》、《人民公社好》、《批林批孔》专题广播等。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福建电台的专题广播和特别节目恢复原有生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福建省的主要领导项南、陈光毅、贾庆林等都很重视广播。福建电台抓住各种机会举办特别节目,邀请他们上广播,对全省听众讲话。紧密配合形势、任务和各项中心工作的专题广播和特别节目,也接连不断推出。其中和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合办《计划生育》专题,和省土地管理局合办《水土保持》专题,和省妇联合办《双学双比竞赛》专题,和省保险公司、省社会劳动保险公司、省税务局分别联办《吉祥鸟之声》、《社会保险之声》、《税收之声》,和省科协、省扶贫办公室分别举办《农业科技推广》、《扶贫之声》专题,和省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合办《为重点建设立功竞赛》专题,和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以及党校合办《党的建设》专题,和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经委、省总工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全省先进企业大展播》专题广播等。每个专题举办的时间都长达数月,甚至1年以上。1989年7月开始,福建电台和省监察厅联合举办为期一年的《廉政建设》专题,受到福建听众的欢迎,监察部《宣传通讯》也刊登文章称赞福建省监察宣传搞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监察部还要福建监察厅总结和福建电台合办《廉政建设》专题广播的经验,予以推广。
  1989年9月20日开始,福建电台同时开辟《福建奋进的四十年》和《共和国的建设者》2个专题广播。《福建奋进的四十年》着重宣传福建各条战线的建设成就,突出报道发展沿海经济所取得的进展,从不同角度反映福、厦、漳、泉等沿海地(市)、县,改革开放的成就。《共和国的建设者》专题,主要是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
  1990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务院民政部在福州召开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福建电台从8月18日起到“双拥”会结束,每星期六开辟15分钟的《全省军民迎‘双拥’大会专题》,集中报道福建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人民群众和驻闽部队、武警部队,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第一流的工作,迎接全国“双拥”大会召开的情况和事迹;报道各地扎扎实实为子弟兵办实事,共建精神文明的事例。还突出宣传在探亲途中,因抢救落水儿童而献身的全国全军的优秀志愿兵林春霖烈士的模范事迹,以及某部英雄连长周义学的事迹。
  4.新闻综合
  福建电台的《新闻综合》节目,开办于1949年11月1日,当时称《评论通讯或综合报道》节目,分别用普通话、福州话和厦门话每天各播1次,1次20分钟。1952年1月1日起至1954年3月1日,《评论通讯或综合报道》节目改为《新闻和评论通讯》节目,用普通话、福州话和闽南话分别广播,每天各广播1次,1次30分钟。这个节目的新闻,均选用综合要闻,其中:地方新闻占2/3,国内外大事时事占1/3,评论通讯紧密配合当天播出的重要新闻。
  1987年5月开办《新闻综合》节目,致力于批评性、问题性的报道。注意抓住热点和难点问题,加强社会协商对话和双向交流,发挥舆论监督的职能。该节目每星期日在第一、二套节目里各播1次,1次广播30分钟。
  1989年1月5日,《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发表该报记者的报道,称赞福建电台《新闻综合》节目敢于揭露矛盾、勇于批评不正之风,因而深受全省人民的喜爱。
  1990年1月开始,《新闻综合》节目开辟《小草的赞歌》专栏。到年底,这个专栏一共播出52期,褒扬了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模范人物60多个。不少听众来信,希望电台努力办好《小草的赞歌》,为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振兴福建而奉献的人唱赞歌。
  5.经济潮
  1988年5月1日开办《经济潮》节目,每逢星期日在第一套节目的10∶00、16∶00和第二套节目的11∶30播出,每次广播60分钟。
  《经济潮》节目的主要内容是:报道福建省经济建设的新成就、新气象、新风貌;宣传经济体制改革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反映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环节中出现的难点、疑点以及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宣传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观念上的变化。《经济潮》节目采用板块结构和主持人的播讲方式,设有许多栏目。如新闻性的《信息总汇》、《八闽纵横》、《市场瞭望》,评论性的《星期日话题》、《市场警钟》,服务性的《服务台》,专题性的《社会经济纵横》,听众参与性的《消费者之声》,知识性的《名人专场》,综合性的《企业家俱乐部》,娱乐性的《市场活报剧》等。《经济潮》节目每星期还有一个栏目是专为记者与经济部门的领导、记者与企业家、记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对话设置的。
  1988年10月,福建电台开展评选本台最佳节目活动中,《经济潮》节目被评为“节目最优者”。到1988年底,《经济潮》节目开办半年多时间,收到听众来信4万多封。
  1990年元旦起,福建电台在办好《经济潮》节目的同时,又推出《经济百叶窗》节目,每天广播2次,在第一套节目的6∶20和第二套节目的19∶20播出,每次10分钟。该节目着重传播各类经济信息,即有产业、供求、科技以及企业动态等信息,又有牵线搭桥、沟通产销和调剂商品余缺等内容。
  6.记录广播
  开办于1950年11月20日,每天广播1小时半,主要内容是传达政令、发布通告、宣传时事、报道新闻。播音员用较慢的速度播音,县、区收音站的收音员逐句逐字抄收下来,出版《广播快报》,为区,乡宣传员和“土广播站”提供口头宣传材料,或出版黑板报、油印报。
  50年代初,福建交通非常不便,报纸发行困难,广播的收听工具又极有限,记录广播成了基层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获得上级指示、新闻信息和灾害性天气预报的主要渠道之一,对推动中心工作,指导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起过重要作用。
  1953年11月11日起,随着农村有线广播站的建立和发展,广播喇叭深入千家万户,“土广播”逐渐被有线广播所取代,《记录广播》节目停办。
  1959年6月1日起,福建电台恢复停办多年的《记录广播》节目,隔天广播1次,1次60分钟。该节目专供地、县级报社抄收刊用。1961年2月,由于县报停办,地、市级报纸延长出刊期,《记录广播》于同年3月停办。
  7.新人新事
  1954年3月1日开办,在第一台、第二台和第三台分别用普通话、福州话和闽南话广播,每星期各播3次,每次15分钟。
  50年代中期,《新人新事》节目通过典型事例的报道,生动地反映全省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和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的情景。1955年1月9日,《新人新事》节目通过大旱之年夺丰收的典型报道,介绍龙海县莲花乡依靠集体力量,战胜历史上罕见的大旱,连续5年夺得粮食大丰收的事迹;2月7日广播一篇题为《停工16年的罐头厂复工了》的通讯,介绍原淘化大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罐头厂公私合营后,生产得到恢复和迅速发展的情况;3月4日,播送福建第一个“青年突击班”班长詹秋烟的讲话录音,现身说法,谈树立工人阶级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劳动积极性与创造性。1955年4月,《新人新事》节目停办。
  1958年11月3日起,《新人新事》节目恢复,只用普通话广播,每天广播1次,1次15分钟,1959年6月1日停办。
  8.福建各地
  1963年5月6日开办,用普通话和福州话广播,每星期各播3次,每次10分钟。节目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都是新近发生的真人真事,有报道全省各条战线所取得的新成就,有反映新的社会风尚,表扬好人好事,反映城乡面貌的新变化等。主要形式有录音报道、通讯、特写、人物故事、先进人物讲话、访问记、游记等。
  1963年,地处闽南九龙江下游的龙海县榜山人民公社翠林生产大队,遭到严重的春旱。榜山公社各大队发扬共产主义风格,让九龙江水淹没本队的大片土地,流到下游受旱的兄弟社队,翠林大队的旱田得救了。在晚季抗灾夺丰收的时候,翠林大队的社员们学习和发扬“榜山风格”,让出本队需要的水、肥和秧苗,支援邻近的受旱队。12月30日,《福建各地》节目详细报道这一情况,颂扬具有舍己为人、顾全大局共产主义精神的“榜山风格”,不仅在福建农村影响很大,在城市以至全国也广为传颂。
  1966年9月5日起,《福建各地》节目停办。1979年6月复办,在大力宣传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放在突出位置,着重抓社会新风尚的报道,宣传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人际关系,和舍己为人的优秀品德等。1982年7月13日,《福建各地》节目播出《好党员带出好村风》的通讯,详细介绍地处深山密林被顺昌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礼貌村”的桂溪大队洋汾村的典型事例。《福建各地》节目还先后播出通讯:《一村十个姓,团结一家亲》、《一颗红心迎来千张笑脸,三尺柜台送去万家温暖》、《我们身边的雷锋》、《优秀共产党员巫秀美》以及《短暂的生命,闪光的青春》——介绍为抢救落水妇女而献身的省池潭水力发电厂共青团员徐卫国等。
  1985年9月30日,《福建各地》节目因全台节目调整而撤销。
  9.广播大会
  广播大会是运用广播特点、体现“开门办广播”的一种形式。
  1951年4月27日,举办福建人民控诉美、日、蒋罪行,反对美国武装日本广播大会,是福建电台最早举办的一次广播大会。福州市区几十万听众在会议期间,纷纷派代表到中心会场慰问控诉者,并决心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广播大会从18时开到深夜24时。28日19时至22时30分,广播大会继续进行。2次大会共举行9个半小时。广播大会的中心会场接到长途电话和市内电话751次,要求发言控诉及送决心书的有533人。大会秘书组还收到慰问信1000多封。同年10月24日,福建电台举办福州市各界纪念抗美援朝一周年暨爱国捐献集体缴款广播大会,仅一个晚上,就收到捐款44.66亿元(旧人民币)。
  从1951年开始,除了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直接运用广播大会这一形式指导工作外,福建电台还和各部、委、厅(局)以及人民团体等单位,联合举办上百次各种专题的广播大会。广播大会的收听人数,最多的几次都在400万人以上。1956年2月3日,举办全省人民为完成和超额完成1956年农林业增产计划广播大会,进行3个小时,群众情绪高昂。大会还不断插播全省各地农民表示积极参加生产竞赛的报道和有关部门、各县人民表示积极支援农林业生产运动的态度。
  1960年举办广播大会的次数较为频繁。仅2月份,就举办7次:其中有省公安系统爱民月运动广播大会、全省春季造林广播大会、全省冶金系统竞赛评比广播大会、全省企业财务工作广播大会、全省民兵广播大会和大兴共产主义风格,学习诏安县开荒造林广播大会等。由于当时处在“大跃进”年代,广播大会大都是压任务,压指标,助长了形式主义,助长了生产中的瞎指挥和浮夸风。
  1962年9月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福州市委员会和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于中秋佳节在福州市举办福建省、福州市各界人民中秋对台湾广播大会。
  70年代以后,因形势变化,广播大会形式基本上没有采用。
  10.参加联办节目
  从1959年3月起,福建电台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省、市、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编排的节目》,这个节目后来两度改名为《各地人民广播电台编排的节目》、《在祖国各地》节目。
  这道节目初期每天播出1次,30分钟,1961年改为每次20分钟。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轮流编排播出。福建电台一开始就确定由台领导来抓,从确定选题,组织采写,到后期制作加工都在台领导的指导下完成。节目内容比较充实,形式多样,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1962年2月12日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压缩广播时间,《省、市、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编排的节目》停办。
  1983年11月1日,复办联办节目,改名为《各地人民广播电台编排的节目》,每次节目20分钟,每月由各省、市、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各负责编排一次,播出日期固定。福建电台编排的节目定在每月23日播出。1983年11月23日播出的配乐通讯《倾资兴学振中华——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光辉一生》,以生动的事例介绍陈嘉庚先生身居异邦,心怀家园,为祖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宝贵贡献的光辉一生。同年12月23日,播出录音通讯《三明、三明,文明之城》和中共三明市委书记邓超的讲话录音。介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明市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成为全国瞩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城市,获得好评。
  福建电台通过《各地人民广播电台编排的节目》,突出反映福建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人民群众崭新的精神风貌。1986年1月23日,正值国务院正式批准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一周年,当天,《各地人民广播电台编排的节目》播送录音通讯《腾飞吧,骏马!》,介绍马尾经济、地理和历史情况,报道开发区的建设成就以及建设者们为“四化”顽强拼搏,英勇献身的感人事迹。
  1987年元旦,这道节目改名为《在祖国各地》。福建电台编排这道节目更加注意贴近听众、贴近生活。注意宣传在改革开放形势下,新一代人的典型形象和精神风貌。1988年12月23日,广播录音报道《“愁”的变迁——十年前后百姓之忧》。从“愁”的变迁这一侧面,用生动具体的事实反映十年改革中福建社会取得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个人生活、思想的变化。1990年12月23日,广播专题报道《志在广厦千万间》,围绕福州市台江区旧房改造这个中心,报道中共台江区委一班人,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干人民之所需的事迹。同时在这个节目中,也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进行批评揭露,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二)对农村广播节目
  福建电台《对农村广播》节目是1951年10月7日创办的,当时称《农民节目》,每星期广播1次,每次20分钟,单用福州话对福州地区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广播。由于受发射和收听条件限制,这个节目1952年2月13日停办。
  1953年初,福建农村开始发展有线广播,农村收听条件有所改善。2月,中共中央正式通过《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为了促进农业稳步走向集体化,发展农业生产,满足农民听广播的迫切愿望,4月1日起,福建电台在两套节目中同时开办面向全省农村的《农民节目》,用普通话、闽南话和福州话广播。每种话1天广播1次,每次1小时,文字和文艺各占一半,1星期换两次新内容。
  1953年4月,福建电台编委会确定,《农民节目》是省台的重点节目。它的任务是紧密配合农村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跟农民谈心,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推动中心工作。主要宣传内容有:(1)通俗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工作政策,运用典型示范的办法,推动和指导农村各项工作;(2)宣传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伟大意义和运动发展情况,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3)宣传国家各方面的建设成就,报道国内外时事,传播农业科学和文化、卫生知识。帮助农民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觉悟。50年代,《农民节目》先后设置了《老王讲时事》、《新人新事》、《好党员好干部》、《科学种田》、《听众信箱》、《农村俱乐部》等相对固定的栏目,以及为配合中心工作而举办的各种专题节目。1953年,针对农民最关心的搞好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用农民最爱听的对话形式,设立《王书记谈互助合作》专题,联系实际,宣传互助合作的政策和具体办法。农民听了该专题后,纷纷给电台写信询问有关情况,甚至登门求教。
  1954年,《农民节目》集中宣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宣传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伟大意义和成就,报道国内外时事与形势,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1955年4月4日起《农民节目》三易其名(《农业节目》、《农村节目》、《对农村广播》),到1956年4月2日,改称《对农村广播》节目,每星期播6次,每次1小时,隔天换新内容。全省各县、市广播电台(站)都按时转播这个节目。农民把《对农村广播》节目看成是自己的节目。50年代中期,为福建电台农村节目写稿和写信的通讯员、业余监听员就有1000余人,其中农民通讯员有200多人。随着收听工具的普及,农村通讯队伍越来越壮大,地、县有专业报道组,业余通讯员遍及全省各乡镇。著名的全国和全省农业劳动模范郑依姆、许章成、黄宝洛、黄海澄、邱寿齐等,都经常给电台写稿或应邀到该台录音广播。他们既是《对农村广播》节目的热心听众,又是积极参与者。
  1956年初,中共中央提出《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和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对农村广播》节目立即开辟《学纲要、见行动》专题,集中宣传全省各地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为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而努力奋斗的典型和生气勃勃的大好形势。
  1958年6月30日起,《对农村广播》节目由原来1星期播6次,隔天换新内容,改为1星期播7次,天天都是新内容。每天用普通话、福州话、闽南话各广播40分钟,以文字为主,穿插安排文艺节目。文艺节目根据不同地区农民的爱好分别编排。星期日固定安排《农村俱乐部》或《对渔盐民广播》(隔周轮换)。
  1958年下半年开始,《对农村广播》节目在“大跃进”思想影响下,出现不少浮夸、虚假的报道,如1958年夏季先后报道闽侯县连坂大队早稻亩产2500公斤、莆田县哆后生产队早稻亩产3900公斤的高产“卫星”。还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全民大办工业”、“全民大炼钢铁”,以及“生产军事化、生活集体化”、“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不切实际的口号和措施,助长了农村的浮夸风、共产风、平调风。
  1960年3月28日开始,《对农村广播》节目每次广播时间缩短为30分钟,星期日的《农村俱乐部》暂停,改办《对林业工人和林区广播》,与《对渔区广播》隔周轮换播出。《对农村广播》除用方言广播分别照顾不同地区农民收听外,还根据福建多山靠海的地理特点,突出宣传“山、海、田”及农、林、牧、副、渔各业,以满足农民的不同需要。从1960年底开始,对《农村广播》节目注意纠正浮夸风,大力宣传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农业六十条)的各项经济政策。接着又集中宣传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突出报道全省各地在大抓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的同时,大抓副业生产,促进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级领导认真落实政策,关心群众生活等典型和经验。
  福建电台的《对农村广播》节目在宣传中强调抓典型性、抓关键性、抓方向性。早期宣传的典型主要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福州市郊鼓山区后屿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闽侯县城门、龙海县莲花、顺昌县建锋等农业社及其领头人省农业劳动模范郑依姆、黄海澄、邱寿齐等。1960年前后,突出宣传农业夺高产的龙海县莲花人民公社山后大队,科学种田的福清县城关公社音西大队,开发万宝山的诏安县太平公社,绿色金库南平市王台公社,渔业先进典型连江县东升渔业大队,育种土专家陆财、王茂玉、黄宝洛等。还有发扬共产主义风格的龙海县榜山人民公社、南平市溪后伐木场,艰苦创业的建阳县楮林山耕山队、松溪县大南山耕山队等等,在全省农村有很大影响。
  1962年4月2日起,《对农村广播》节目星期日的《对渔区广播》和《对林区广播》划出去单独安排时间播出。有关林、渔的宣传内容,放在星期一至星期六的《对农村广播》节目中安排;星期日固定安排《农村俱乐部》,专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播放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节目、传统戏剧、曲艺和农村俱乐部演唱的节目,进一步满足全省各地农民对文艺的爱好。
  1963年4月,福建电台农村部在改进《对农村广播》节目的方案中指出:“面向农村,办给农民听”是这个节目的根本方针;抓住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农民身边的事与农民切身利益有关的话题做文章,是《对农村广播》节目的基本要求;通过典型事例,夹叙夹议,把宣传的内容“磨细、化开”,用农民乐于接受的说新闻、对话、快板、谈心、讲时事、打电话、小广播剧、录音报道等多种形式,让农民爱听、听得懂、听得进去,是《对农村广播》节目的特有风格。
  1963年,《对农村广播》节目在宣传全省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战胜自然灾害,夺取农业丰收,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典型的同时,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宣传“四清”是“要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把搞活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指责为资本主义倾向。提出“狠刹资本主义倾向,大割资本主义尾巴”,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1963年11月11日起,星期日《对农村广播》的《农村俱乐部》分出单独安排,紧挨在《对农村广播》节目后面播出。原来的《农村俱乐部》时间改为《对农村广播》。
  1965年8月16日起,《对农村广播》节目增加客家话和莆仙话两种方言,每天用5种话广播,每次广播20分钟,1天共广播8次(其中普通话、福州话和闽南话各重播1次)计2小时40分钟。
  1966年5月,全国“文化大革命”开始,8月1日起,《对农村广播》每次在播出具体内容前,都要播送一段毛主席语录。
  1967年2月6日,莆仙话和客家话的《对农村广播》节目停办。其余3种话的《对农村广播》节目,到同年8月13日也停止播出。
  1969年2月起,《对农村广播》节目恢复,节目名称改为《对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广播》节目。1970年11月起,经省革命委员会宣传组批准,《对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广播》改为《全省各地广播站联播》节目,1天共播7次(普通话重播2次,方言各重播1次)计3小时30分钟。节目内容主要是宣传“文化大革命”运动,宣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宣传“一大二公”、“割资本主义尾巴”、斗“走资派”、批“封、资、修”等一整套“左”的错误思想,和“形势大好,越来越好”等假、大、空的报道。这期间,《对农村广播》节目也播出一些“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典型和经验。
  1976年,《全省各地广播站联播》节目改为《对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广播》节目。1977年,该节目重新定名为《对农村广播》节目,逐步恢复“面向农村,服务农民,推动农业生产”的传统。农村部在研究《对农村广播》节目宣传时一再强调,要把握住农民这一具体对象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进行卓有成效的宣传;从节目内容、栏目设置,到编写形式、播音腔调,都要完全符合农民的要求,适合农民的胃口;编播人员要增强对农民广播的意识和责任感。
  从70年代后期开始,尤其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农村广播》节目把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摆在宣传的首要位置。围绕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联系农村工作和农民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根据农民听众的要求,举办《政策问答》、《听众信箱》、《农业科技》、《致富之道》、《乡镇企业》、《农村文化室》、《祝您健康》等栏目,以及为配合中心工作而举办的《加快农业发展步伐》、《怎样使农村尽快富起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争做“四有”农民》、《基本国策天天讲》等专题,围绕一个主题,多侧面多角度,连续宣传。1979年秋天,开始举办《加快农业发展步伐》专题,通过讲解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政策,介绍兄弟省一些地区率先实行包产到组和家庭联产承包负责制后出现的新景象,对当时视“包”为禁区的福建农村,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1980年春,开始举办历时10个月的《怎样使农村尽快富起来》专题,不少听众写信反映:这个专题办得好,处处给人以启发。
  1980年前后一段时间,《对农村广播》节目在《听众信箱》里,针对农村改革中农民的疑虑和执行政策中出现的问题,如“包”字姓“社”还是姓“资”?“长途贩运不是投机倒把”、“果树包产好”、“自留山政策不变”等一一作了解释,对消除农民的思想顾虑和纠正执行政策中出现的偏差起一定作用。《听众信箱》专题还采用谈心的方式,帮助农民听众解决恋爱、婚姻及家庭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发表后,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更加高涨,福建电台《对农村广播》节目的《农村科技专题》播出后,听众纷纷给电台写信,索取广播稿,盛赞《农村科技专题》是“农家顾问”,建议把农村科技节目播出稿件编印成书出售。《农村科技专题》还作为1983年度福建电台举办的好专题,选送到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
  1988年5月2日起,《对农村广播》节目以增加信息,加强服务,扩大交流为重点进行改革。把为农民服务放在宣传的重要位置。与此同时,取消了福州话和闽南话的《对农村广播》节目,单用普通话广播,每次20分钟,两套节目1天共播出4次计1小时20分钟(其中3次为重播时间)。1989年,福建电台在节目改革时强调,《对农村广播》节目,是宣传农村政策的讲坛,介绍农村新人新事的画廊,向农民提供信息的窗口,传授科学技术、法律、卫生知识的园地。
  福建电台的《对农村广播》节目,配合中心工作举办专题广播,对工作起明显的推动作用。历届省领导和有关领导都很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曾亲自指示,要福建电台《对农村广播》节目把关于打击经济领域的严重犯罪活动的有关政策,用通俗的语言编成广播稿,向全省广播。1989年,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农村工作委员会、省农业厅等8个单位联合举办的《全省农村改革与形势专题大展播》,从3月8日首播到12月底,持续10个月,在全省农村形成形势教育的大气候。中共福建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童万亨,把这一宣传活动列为福建农村深化改革的4件大事之一来抓。1990年,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农口等12个单位,又联合举办为期11个月的“全省重视农业”系列广播。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贾庆林称赞这个系列广播“对动员全省上下、各行各业,都来支持福建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理论节目
  1950年6月5日起,福建电台按照中共福建省委决定,开办《社会发展史》讲座,以艾思奇撰写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为广播稿,同时播讲学习辅助材料。每星期一、四的20∶00~21∶00广播。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通知全省机关干部作为上理论大课组织收听,宣传部副部长杨西光亲自写了节目预告词。
  1955年11月14日起,福建电台举办《政治经济学讲座》,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讲稿,每星期二、五的20∶30~21∶00各广播1次,星期三、六同一时间重播。28日起又举办《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讲座》,讲稿是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撰写的。每星期一广播1次,每次1小时,星期四重播。
  1957年2月19日起,福建电台开办《学习讲座》节目,每星期4次,每次50分钟,帮助干部和群众解答学习中的理论问题。1958年6月30日起,改为《理论学习》节目,每星期播2天,每天播2次,每次20分钟。主要内容是宣传毛泽东的思想和著作,从理论上通俗阐述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宣传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介绍正确运用马列主义的各种典范以及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解答理论学习中的有关问题。
  1960年4月4日起,《理论学习》节目每星期增至6次,其中4次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联合举办《干部理论学习讲座》和《工人政治学习讲座》(每星期各2次)。学习讲座的主要内容是,联系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运用毛泽东思想深入浅出地阐述有关思想和实际问题。同年6月27日起,又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联合,在《干部理论学习讲座》节目中,举办《政治经济学讲座》。同年11月6日起,该讲座停办。《理论学习》每星期办4次,每次20分钟。福建电台编委会在《1961年广播宣传工作规划》中提出“对农村广播和理论节目,作为重点节目,努力办好。”1962年8月6日,《理论学习》节目停办。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7月18日起,福建电台除每天安排5次《毛主席语录》节目,每次10分钟外,还在每天的《对农村广播》、《新闻和报摘》、《对渔区广播》、《农村俱乐部》、《海防战士俱乐部》等节目中,固定播送《毛主席语录》,传递毛泽东的最新指示。
  1966年8月1日起,为适应“文化大革命”的需要,福建电台新办《工农兵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专题节目,每星期播3天,每天4次,每次30分钟,其中1次用福州话广播。《毛主席语录》每天增至9次,其中2次分别用福州话和闽南话广播。
  1967年4月17日起,《工农兵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节目改为《毛主席著作选读》,每天广播5次,每次15分钟。其中普通话1次,福州话和闽南话各2次。《毛主席语录》1天播3次,用普通话广播。
  1969年3月到1972年11月,《毛主席著作选读》改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节目,1天播6次,每次30分钟,三种话各播2次。《毛主席语录》1天播8次,每次15分钟,其中普通话1天播2次,福州话和闽南话各3次。增办《“老三篇”天天学》节目,1天播8次,每次15分钟,其中:普通话2次,福州话和闽南话各3次。
  1972年11月20日起,开办《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用普通话、福州话、闽南话广播。每种话每天各播1次,每次30分钟,《毛主席语录》等节目停办。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福建电台的理论节目播出大量批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文章。
  1978年,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5月份报纸上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11月6日起,福建电台《理论节目》恢复,每星期播4天,1天3次,每次20分钟,该节目多次播出有关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稿件。1980年1月1日起,《理论学习》改名为《理论与实践》节目,每星期安排4天,每天播2次,每次15分钟。1981年6月1日起,该节目每星期安排2天。
  1982年2月16日至3月4日,《理论与实践》节目举办《经济责任制讲话》专题,请本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著名专家、学者,就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客观依据、性质、意义,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等方面问题撰写文章。5月6日到8月10日,又举办《经济特区通俗讲座》。同年7月,举办《宪法修改草案通俗讲话》专题。
  1983年11月1日起,《理论与实践》节目,每星期安排3天,每天广播3次,每次15分钟。
  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理论与实践》节目从11月21日起到1987年2月20日举办系列讲话,请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撰写稿子,具体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基本指导方针,有针对性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一系列问题。
  1987年5月6日起,《理论与实践》节目连续播送全国人大六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学习系列问答,共40个问题。7月1日起,先后举办《两种社会制度比较》广播讲座,共10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广播讲座,共10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讲座,共10讲。
  1987年11月1日,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理论与实践》节目从12月2日起,广播《学习“十三大”报告问答》,共38个题目。在播送《问答》的同时,还播送省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负责人结合实际和切身体会撰写的学习中共十三大报告的文章。
  1988年5月2日起,福建电台的理论节目作进一步调整,原《理论与实践》、《理论信箱》节目合并为《理论与改革》节目,该节目密切联系各行各业的改革实际,针对群众普遍关心议论的话题,进行交谈讨论。设置的栏目有:《改革之声》、《企业家天地》、《哲学漫话》、《理论信息》、《听众论坛》、《专题讲座》等。广播时间从星期一至星期六,在第一套节目的6∶00~6∶15第二套节目19∶45~20∶00播出。1988年先后播出《发展外向型经济》广播讲座、《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广播讲座、《生产力标准再学习》系列讲座、《十年改革纵横谈》专题讲座等。
  1989年1月23日开始,《理论与改革》节目举办《形势教育学习问答》专题,共30题。内容是澄清理论是非,更好地为改革开放,为两个文明建设、民主和法制建设服务。9月20日开始,举办《正本清源系列讲座》专题,共30讲。
  1990年元旦起,《理论与改革》节目每星期安排3天,每天广播4次,每次15分钟。该节目增设《哲学园地》、《政工之友》、《学习问题》栏目。《改革之声》、《企业家天地》和《听众论坛》3个栏目合并为《改革论坛》,主要宣传在改革开放中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经验,宣传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改革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想和新理论,引导干部群众分清改革路上的两种方向、两种方针、两种目的,重视改革开放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9月19日开始,《理论与改革》节目举办《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社会主义观念》广播讲座,共20讲。
  (四)对台湾广播节目
  福建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1949年台湾同祖国大陆被人为阻隔后,中共福建省委台湾工作委员会、福州人民广播电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前身)考虑到无线电广播是唯一能够超越阻隔,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声音传进宝岛的宣传工具,联合筹办对台湾广播。1949年11月1日起,福州电台开始转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一台(华东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对台湾广播》节目,转播到1950年3月。
  对台湾广播以台湾国民党军、政人员为主要宣传对象,兼顾台湾民众。它开播于1950年8月1日。当日21∶30~22∶30分别使用普通话、厦门话、客家话三种语言广播。这是继华东人民广播电台之后举办的全国第二家对台湾广播。依据立足本省,报道全国,面向台、澎、金、马广播的编辑方针,开设《新闻》、《伟大的祖国》、《对国民党军政人员讲话》3个节目。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人民政府的有关政策;报道祖国大陆人民生活安定,生产恢复,经济发展的新气象、新成就。《对台湾广播》节目每天广播1次,每次60分钟。
  1950年8月至1952年底是对台湾广播的初创阶段。广播节目紧密配合国内外形势,宣传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决心和信心。邀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陈绍宽、省政协副主席刘通作广播讲话,揭露美帝国主义武装侵占台湾,干涉中国内政以及台湾国民党当局媚美卖国等罪行。并选播有关介绍祖国大陆人民生活安定,团结一致搞生产,积极支持人民解放军的报道。
  根据对台湾广播统一由华东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精神,1952年底,福建电台的《对台湾广播》节目停止播出。
  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炮兵部队奉命炮击金门,给盘踞在金门岛的国民党军以惩罚性打击。1959年6月16日22∶10~22∶40福建电台举办的《对马祖地区广播》节目正式广播。每天在第一种节目使用普通话广播1次,30分钟,为综合性专题节目,1960年5月16日,改称《对金门马祖地区广播》节目。确定以台、澎、金、马民众为主要对象,积极向知识界、工商界和渔民开展宣传,同时注意做好对国民党军政人员的宣传。每天在第一种、第二种节目使用普通话各广播两次,每次30分钟。1961年7月1日起,每次节目增到40分钟。1963年5月6日起,每天用普通话广播5次、闽南话广播3次。同年的一段时间里,将每天8∶00~8∶40播出的时间延长20分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告台湾同胞书》和两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再告台湾同胞书》四篇重要文告的精神,《对金门马祖广播》节目继续宣传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决心;报道祖国大陆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突出介绍台湾同胞祖籍地福建的新面貌;邀请各界爱国人士撰写文章或作广播讲话。本着晓以大义,陈以利害,动以感情,摆事实、讲道理的精神,讲清台湾依赖外力,难以苟安,跟着走下去,是没有前途的。1962年1月间,趁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来闽视察之机,邀请原国民党行政院院长翁文灏对台湾国民党军政界老朋友作广播讲话,着重揭露美帝国主义者企图在国、共两党的历史纠纷中插一手,命令中国人做这样、做那样,这是损害中国人的利益,决不能上当。并先后广播茅以升的《从福建桥梁建设看我国人民的智慧》、汪胡桢的《福建水利建设成果大》、王历畊的《返回故乡古田观感》等广播稿。从一些侧面生动而具体地向台湾同胞介绍祖籍地福建的新貌。
  广播以典型事例,宣传“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一切爱国者都有出路”的政策。1963年6月初,邀请原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徐廷泽作广播讲话。之后,以宣传徐廷泽驾驶美制F-86F喷气战斗机起义归来的爱国正义行动为中心,结合宣传国家公安部两次公布东南沿海军民全歼美蒋武装特务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击落美制蒋机的重大胜利,以及金门和云南境外国民党军人员投诚归来等事件。在这期间,福建电台对台广播还集中一段时间广播人民政府对国民党海、空军人员起义、投诚奖励规定,联络办法和安全通行证等有关政策。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对金门马祖广播》节目于1967年1月停止播出。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并驱逐台湾当局的代表。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政府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适应这一新形势,《对金门马祖广播》节目于1972年5月15日恢复广播。每天使用普通话广播4次、闽南话广播3次,每次30分钟,仍为综合性专题节目。
  从1972年5月至1978年底,《对金门马祖广播》坚持正面宣传祖国大陆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成就,同时,继续做好几个政策性问题的宣传报道。选播在“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政策感召下,一切爱国者团结起来为祖国统一大业而献策的典型人与事。特别是加强广播言论的力度,有针对性地揭批那些坚持搞分裂、极端顽固的“台独”分子的丑恶言行。《对金门马祖广播》节目还着重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台湾同胞的关怀、爱护;体现祖国大陆人民对台湾同胞的骨肉情谊。为此,1973年10月1日开播了《台湾海峡地区天气预报》节目,为台湾渔民生产、生活服务,每天广播两次,每次5分钟(1985年9月30日起每天广播7次)。在这之前,考虑到台湾当局充许台湾渔民收听大陆天气预报节目的实际,从60年代起,福建电台的每次《天气预报》节目都插播5分钟以台湾听众为对象的《简明新闻》(此种编排到1990年年底未变)。
  1979年起,以适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的新形势,《对金门马祖广播》节目进行大幅度的改革。
  1982年7月1日,《对金门马祖广播》恢复使用《对台湾广播》节目名称。10月起,执行经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批复的《加强、改进对台湾广播的意见》。《意见》规定,对台湾广播以竭诚地为台湾同胞服务,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为宗旨。高举爱国统一旗帜,改变“向您宣传”为“为您服务”,改变过去综合性专题节目的编排方式,举办《新闻》、《祖国建设》、《故乡与亲人》、《唐山风情》、《空中邮路》、《文艺》专题。进行节目主持人的尝试。1985年9月30日起,把原分散为8次广播每次半小时的广播节目,改为集中在22∶00~1∶00;8∶00~9∶00的两个时段播出。增办《听众服务台》、《台胞祖地》、《八闽新闻》、《九州新闻》,并对原有的广播栏目作了调整。1987年11月2日,台湾当局开放部分民众赴大陆探亲。据此,于同年11月间,又开播了《说说心里话》、《渔民之友》、《旅游天地》等栏目。1988年12月5日,《对台湾广播》节目又调整了广播栏目。举办《新闻》、《福建新闻》、《故乡与亲人》、《说说心里话》、《海峡服务台》、《闽南话广播》、《文艺》和《台湾海峡地区天气预报》挂牌栏目。每天在第一套节目的22∶00~1∶00;8∶00~9∶00广播。《台湾海峡地区天气预报》节目仍分散在一、二套节目播出,每天广播5次,每次5分钟。调整后的广播栏目到1990年底未变。
  《对台湾广播》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注意摆事实,讲道理,宣讲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介绍祖国大陆尤其是台湾同胞祖籍地福建的各方面情况,既讲成就,也说差距;加强服务,为台湾听众解疑释惑,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服务之中。
  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1980年2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致台湾同胞春节慰问信,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对台湾广播》节目都专辟时间连续广播。并就海峡两岸通邮、通商、通航,开展科技、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活动举办专题广播。报道邮电、航运、民航、外贸、海关、旅游、体育、气象、地震等部门为两岸同胞自由往来,采取措施提供方便。
  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在广播全国以及重点省、市的纪念活动的同时,还邀请爱国人士傅柏翠、杨立、陈希仲、钱履周撰写广播稿,如《只有接受和谈,实现祖国统一,才是符合孙中山先生的主张》、《从两次国共合作得到启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寄语在台湾的黄埔军校校友》。
  1982年1月,邓小平在接见海外朋友时,指出以叶剑英委员长名义提出来的九条方针。1984年2月24日,他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时,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含义作了阐明:“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同年6月22日、23日,邓小平在分别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钟士元时,再次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4年10月22日,他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进一步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括为“一国两制”的讲话。《对台湾广播》节目,对上述讲话都及时、突出地作了宣传报道。
  《对台湾广播》在报道祖国大陆建设成就时,突出介绍台胞祖籍地福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貌,以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如厦门经济特区系列报道,先后播发《日臻完善的厦门投资环境》、《建设中的杏林、海沧台商投资区》、《建设中的高崎大桥》。同时,《海峡服务台》还特辟《投资指南》专题。介绍福州市各区、县和闽东、闽北地区的一些县、市的投资项目和优惠政策。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前后,选播《福州四十年巨变》、《开拓前进中的厦门》、《高速发展的福建电力工业》等专题。并介绍顺昌水泥厂、水口水电站、福建炼油厂以及一批全国重点工程。如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宝钢二期工程、大亚湾核电站、武钢1.7米轧钢机等。
  《对台湾广播》热情为台湾听众报告家乡消息、亲人近况,以乡情亲情,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1981年起连续4年,在春节举办《佳节乡音》专题广播。介绍去台人员家乡情况,传达亲友思念之情。1982年10月设置的《故乡与亲人》及以后开辟的《台胞祖地》,都着眼于报道海峡两岸的渊源关系,为台湾同胞寻根谒祖、旅游观光服务。听众周秋安来信说:“我特别喜爱贵台的《佳节乡音》、《故乡与亲人》、《空中邮路》。听一听大陆家乡讯息,令人慰藉”。当他收听到失散四十余年的哥哥、弟弟对他的录音讲话时,连夜写来回信说:“贵台为两岸同胞尽心竭力,深得敬重。为骨肉团圆之义举,铭记五内”。一位居住台北的福建东山籍乡亲林先生,听到家乡报道《今日西埔镇》,当即录了音。闲时邀老乡听录音,谈家乡、忆往事,以解乡愁。
  1982年1月15日,漳州专题《高堂老母呼儿声》里,安排几位80高龄老母对旅居台湾儿女的讲话。95岁的杨素兰的讲话,言语不多,情深意切。她的儿女随即来信,回答老母的问话。《空中邮路》采取按县、市编排家信、寻人启事播出,方便台湾同胞收听,互相转告,受到欢迎。
  据来自台湾岛内的听众反映,福建电台对台湾广播在岛内有较好的影响。如从台湾回湖南定居、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秘书的原台湾《生活文摘》杂志社长、《大乘文化社》总编辑,离台前在中央社任职的陈麦湘所说:“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在台湾拥有很多听众,因为在台湾福建籍的人特别多。听来更大胆,更无顾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空中邮路》、《故乡与亲人》。《故乡与亲人》真棒!”1987年7月,对台湾广播部将收到的反馈讯息,陆续选编、印发《对台广播效果一百例》、《对台广播效果五十例》等小册子。
  加强对台言论广播。针对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及岛内“台独”势力膨胀的情况,对台言论着重批判台湾当局鼓吹的“一国两府”、“一国两区”、“一中一台”论调及其推行的“弹性外交”政策;揭批台湾当局姑息、纵容“台独”势力的行径,编写数十篇言论广播稿。有《‘一国两制’与‘一国两府’的对立与区别》、《‘台独’势力发展的危害》、《台湾当局放纵‘台独’没有出路》等。1990年,针对台湾当局对海峡两岸交往设置障碍的举动,播发《台湾经济出路在大陆》、《发展两岸经贸不可逆转》、《两岸直航利国利民》等40篇言论稿。
  为海峡两岸架金桥,给台湾同胞送温暖。对台湾广播部进行了有效的工作。继1984年11月获全国新闻先进集体,1985年12月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后,1990年又获全国新闻先进集体、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的称号。
  (五)对华侨广播节目
  福建省是全国著名侨乡,旅外华侨遍及五大洲,尤以东南亚为最多。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与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对华侨广播》节目,于1984年10月2日22∶45~23∶00正式开播。这是全国省级广播电台举办的首家对华侨广播,每周广播4次,周一、六用普通话广播,周二、日用闽南话重播,每次15分钟。
  《对华侨广播》节目以东南亚的福建省籍华侨为服务对象,兼顾本省归侨、侨眷。依据“立足本省,面向华侨”的编辑方针,组织新闻报道或举办专题广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侨务方针、政策和工作任务;报道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福建侨乡改革开放的新进展、新成就;介绍本省籍华侨、归侨、侨眷爱国爱乡事迹、创业成就,华侨对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关心、支持,以及华侨著名人士为旅居地作贡献的典型人与事。此外,也为侨胞传播家信,并适时进行解释疑惑工作。这个节目曾广播录音报道《泉州大桥通车典礼》,记者专访《侨乡明珠——石狮》,综述《晋江三十五年来的巨大变化》,报道《胡文虎先生的故乡——永定下洋镇中川村》、《胡文虎先生关心家乡教育事业》、《尤扬祖先生为故土乡亲尽心尽力办事业》。还有大批的人物介绍。在一段时间里,还连续广播《介绍厦门经济特区》专题和《闽南三角地区开放县》系统报道。
  配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的宣传,《对华侨广播》节目介绍了当年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不朽事迹。如《马来亚华侨对祖国抗战的历史贡献》、《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的故事》、《新加坡、马来亚抗日义勇军》和《新加坡华侨抗日英雄林谋盛》等。
  1985年10月4日起,《对华侨广播》节目由每周播出4次,增到每日广播3次,每次节目仍为15分钟。广播节目形式和编写手法注意适应侨胞的爱好、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以情感人,竭诚为听众服务。1985年12月后,从不定期地举办《唐山故土》(闽南话叫《唐山祖家》)、《中华江山》、《归侨在祖国》、《海外赤子》专题,发展到定期地举办《中华纵横谈》、《千里闽江》系列报道和《八闽侨乡行》有奖征文广播。
  1987年2月20日,推出《八闽侨乡行》专题,反映八闽侨乡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和海外福建籍乡亲齐心协力建设家乡的奉献精神。到同年9月7日止,择优广播香港同胞祚葱的《延陵行》、刘成业的《来自闽南三角开放区永春县的报告》、缅甸侨胞陈章枢的《春风万里祖国行》、香港同胞尤紫的《古城书声》、菲律宾华侨许友煌的《三姑丈跟我说故乡》、澳门同胞岑锐松、岑满洁的《八闽之旅》等33篇征文。
  1987年11月6日,开辟《中华纵横谈》系列节目,介绍中国上下5000年,纵横960万平方公里的历史、地理、人物,以帮助第二、三代华裔了解中国悠久历史和壮丽山河为宗旨。1988年2月8日,开播《千里闽江》系列报道,主要介绍闽江流域市、县的地理概貌、历史沿革、建设成就、风情物产、名胜古迹,让海外侨胞更好地了解福建。
  由于电台发射功率较弱,对东南亚地区覆盖差,听众也有限,1988年5月2日停办《对华侨广播》节目。
  (六)社教类节目
  福建电台的社教类节目,在广播时数上仅次于文艺类节目,居第二位。举办社教类节目的目的,主要是向听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福建电台举办的社教类节目种类多,内容广。有进行理论教育的《理论节目》;有为特定对象举办的综合性节目,如《对农村广播》、《对渔区广播》、《对林区广播》、《对人民解放军和民兵广播》;《工人》、《妇女》、《少年儿童》、《青年》;《对台湾广播》、《对华侨广播》等节目;有传播各类知识的节目,如《科学与文化》、《思想与生活》、《文体生活》、《法制园地》、《福建人民革命斗争故事》、《福建古今谈》等;有专门从事教学的节目,如《普通话教学》、《俄语教学》、《英语教学》、《日语教学》和《农业广播学校》等等。
  据统计,1990年福建电台举办的社教类节目,在两套节目(不含第三套立体声节目)播出总时数中,占25%。
  1.工人节目
  福建电台于1950年1月2日起,在18∶10~18∶30的《轮回》节目中开设《工人时间》,每星期广播1次每次20分钟。1950年4月12日起,《工人时间》改称《职工时间》。每星期安排2天,每天广播20分钟。1951年10月2日起,《职工时间》改为《职工》节目,每天广播1次,1次30分钟。该节目开辟《职工新闻》、《政治文化常识》、《职工园地》、《职工文娱》等栏目。
  1953年4月1日起,《职工》节目改称《工人》节目,每星期一、三、五16∶30~17∶00播出。该节目是50年代初福建电台的主要节目之一,收听对象是全省工交、财贸系统的广大职工。它的任务是:对全省职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宣传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及其重要作用;报道国内外大事和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表扬工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好人好事,鼓舞广大职工积极生产,努力工作,为祖国也为自身创造美好的生活前景而勤奋劳动。《工人》节目除报告新闻,播送通讯、故事、文章、录音讲话等外,还设置《老林讲时事》、《李大姐谈生产》等栏目。
  1954年3月1日起,《工人》节目分为《工人》和《店员》两个节目,两个节目均用福州话和闽南话分别广播,每个节目每星期各安排2天,每天广播2次,1次30分钟。
  1954年8月1日起,因调整节目,《工人》和《店员》节目停办。改为不定期举办职工专题节目。如:1955年举办的《向职工宣传五年计划》讲话专题节目,每星期一、三、五各广播1次30分钟。1958年6月到8月举办《工业》节目,每星期二、六的11∶45~12∶00播出,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全省工业战线上的广大职工,系统地宣传、解释中共中央关于工业建设的方针和任务,及时反映工业“大跃进”和技术革新运动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以及创造发明,生产、工作的经验等。
  2.对渔区广播
  《对渔区广播》最初叫《对渔盐民广播》,创办于1958年7月6日,每两星期在星期日的《对农村广播》节目里安排1次。分别用普通话、福州话和闽南话广播,每种话1次广播40分钟。
  《对渔盐民广播》的主要对象是本省渔民和盐民。内容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福建渔盐民建设新渔区、新盐区的情况及出现的新面貌;报道沿海人民在海上艰苦环境下坚持生产的英勇事迹;通俗讲解国内外重大时事;介绍渔盐业生产的知识;播送渔盐民喜爱的文艺节目等,对渔盐民进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1960年4月10日起,《对渔盐民广播》节目改为《对渔区广播》,仍放在星期日的《对农村广播》里,每两周一次,与《对林区广播》轮换安排。
  1962年4月2日起,《对渔区广播》从《对农村广播》节目分出单独安排,广播时间是每星期的一、三、五为福州话对渔区广播,二、四、六为闽南话对渔区广播,星期日是为渔区听众安排的文艺节目,每次10分钟。该节目紧挨在第一套节目17∶40的《天气预报》前面,以便于渔区听众收听。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国内外形势,介绍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对渔民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搞好生产,支持城市、支援国家建设。1967年2月6日,《对渔区广播》节目停办。
  1972年8月,《对渔区广播》节目恢复,每天广播2次,每次15分钟。福州话和闽南话每星期各广播3天,星期日播放文艺。在台湾海峡作业的台湾渔民也经常收听福建电台的《对渔区广播》节目,该节目1980年元旦停办。
  3.福建古今谈
  《福建古今谈》节目,是福建电台一个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节目,1956年12月6日创办,每星期四18∶15~18∶30播出,星期五的11∶45重播。
  举办《福建古今谈》节目的方针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宣扬爱国主义精神,丰富听众的文化知识,让他们进一步熟悉自己的乡土,鼓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热情。节目内容着重介绍福建的历史沿革、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果木花草、飞禽走兽、海产矿藏、革命历史、现代建设、文化艺术、民间风俗等等。
  1956年12月6日,《福建古今谈》首播文章《翻开福建的历史》,概括地介绍福建的历史与优秀人物等。同年12月13日播出第二篇文章,《贯穿福建的大动脉——鹰厦铁路》,概述这个工程的规模及其在福建发展国民经济中将发挥的作用。接着重点介绍铁路沿线经过的重要城乡,如《闽江上游的工业新城——南平》、《山城漳平今昔》、《铁城邵武见闻》、《鹰厦铁路沿线的新面貌》、《铁路沿线的工业建设》等。还播送《祖国新兴的木材采伐基地——福建》、《走在富裕道路上的永春山区》、《木兰溪两岸新面貌》、《春风吹遍九龙江两岸》、《在铁观音的产地》、《好汉变沙洲为绿洲》等通讯特写,这些文章夹叙夹议,回顾“古”的情况,着重介绍“今”的变化。这个节目还专门介绍福建著名的名胜古迹,如:《将乐玉华洞纪游》、《漫游南平明翠阁》、《泉州八景素描》等。对福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也加以介绍,如郑成功、林则徐、黄道周等。逢年过节,还介绍福建各地有趣的风俗习惯,如:《闽南民间春节风俗谈》、《榕城花灯话旧录》。节目的选题都采取单一的介绍,或一史、或一地、或一人、或一物,以使主题和内容集中,文章短小精悍。
  1958年,为了腾出节目时间和人力举办《全国大跃进》节目,《福建古今谈》于9月1日停办。
  4.科学与技术节目
  1955年4月4日起,福建电台在《综合》节目里开设《科学知识》节目,每星期安排1次,20分钟。
  1958年6月30日起,《科学知识》节目改称《科学与技术》节目,每星期一、三、五、六播出,1次10分钟。主要任务是向听众介绍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术革命中的创造发明,帮助听众破除迷信,树立科学世界观。
  1960年3月28日起,《科学与技术》节目改称《科学与文化》节目,星期一、四为农业科学知识讲座;星期二、五为科学技术常识,每天广播1次15分钟。
  1962年4月2日起,《科学与文化》节目分开设置,其中《科学知识》节目,每星期安排2次,1次10分钟。同年11月12日起,科学与文化节目合并,恢复《科学与文化》节目,每星期广播3次,1次15分钟。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内容有:通俗讲解包括工业、农业、医药卫生、预防保健和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解答一些有关日常生活的知识。1965年5月3日《科学与文化》节目停办。
  1978年5月,为响应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发出的关于“报纸、广播、电视要增加宣传科学技术的内容”的号召,《科学与文化》节目恢复。它的宣传对象主要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听众。其中:科学与技术的栏目有:《科学知识》、《科学史话》、《科技珍闻》以及来自科学技术战线的信息和人物介绍等。科学与文化的比例为7∶3。《科学与文化》节目每星期一、三、五播出新内容,二、四、六重播,每次20分钟。1980年7月,香港一些报刊传闻福建南部将发生8级大地震,不少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纷纷给国内亲友来信,劝他们外出躲避,不少外商取消了来福建洽谈生意和旅游的计划,闽南地区一时人心惶惶,福建电台及时派记者采访省地震局,制作一组录音访问《探索地震的奥秘》,在《科学与文化》节目中广播。不少听众来信反映,听到广播后消除了疑虑,安定了思想情绪。国家地震局研究所编印的《国际地震动态》赞扬“福建电台的答记者问,对闽南地区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经济活动起了良好的作用”。
  1984年6月11日开始,《科学与文化》节目改为《科学园地》节目,每星期安排2天,1天广播3次,每次15分钟。除普及科学知识外,增加了科技政策、科学方法、科技工作经验等科学知识,注意宣传科技工作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的宇宙观,突出节目的社会渗透功能,增强科普宣传的时效性、实用性和服务性。
  1988年,福建电台进行节目改革,5月2日节目调整,《科学园地》节目并入《社会之窗》节目。《社会之窗》节目主要承担教科文卫等文化战线的宣传任务,设置《科技教育》、《法制园地》、《文体生活》等栏目。每天在第一套节目和第二套节目各播2次,每次20分钟。1990年元旦起改为每星期一、三、五播出,隔天重播,每次15分钟。《科技教育》栏目每星期在《社会之窗》节目中安排1次。5.文体生活
  1956年4月30日起,福建电台在《综合》节目里开设《文化生活》节目,播送有关卫生、体育等知识,每星期广播1次,每次15分钟。1956年7月2日起,改为《体育》节目,每星期广播1次。主要介绍有关体育和体育卫生的知识;报道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的消息;表扬体育战线的优秀人物及其事迹等。
  1957年2月18日起,《体育》节目改为《卫生与体育》节目,1958年11月3日起,改为《文化生活》节目,每星期广播2次,每次15分钟。
  1962年4月2日起,《文化生活》节目每星期增至3次,每次10分钟。由福建电台与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文化局、省体委等有关单位合办。着重向文教战线上工作的员工宣传文教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任务,介绍文教工作的先进经验以及先进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等。1962年8月6日停办。
  1962年11月12日起,科学与文化生活节目合并,举办《科学与文化》节目,该节目于1966年6月停办。1978年5月恢复。《科学与文化》节目中开设文体生活方面的栏目有:《历史典故》、《名胜古迹》、《工艺美术》、《戏曲知识》、《体育知识》、《来自文化体育战线的信息和人物介绍》等。文体生活的份量在《科学与文化》节目中占3/10。1984年10月科学与文化节目分开,文化节目改为《文体生活》。
  《文体生活》节目以普及文化知识,帮助群众提高观赏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每星期播出2次,每次15分钟。
  《文体生活》还不时选播听众的来信和建议,提倡听众参与广播。如选播一批听众来信,谈谈如何尽快使福建体育走在全国前列的看法和建议。1988年5月2日起,《文体生活》并入《社会之窗》节目。《社会之窗》节目重点宣传《本省‘七五’期间科技成果》、《繁荣的艺术舞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闪光的足迹》等系列报道和专题报道。文体生活的内容每星期播1次,每次20分钟。
  6.法制园地
  《法制园地》节目开办于1985年4月,每星期三广播1次,每次15分钟。
  《法制园地》节目,以宣传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宗旨。主要宣传内容有:
  运用讲话、讲座等形式比较系统地解答有关法制条文,宣传加强法制建设的重大意义,介绍中国法制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成就,对人民群众进行民主和法制教育。如:1986年播发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民法通则》系列讲话、1987年播发《关于加强法制教育维护安定团结的决定》系列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系列讲座、1988年播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系列讲话等。
  设置《法律知识》、《答听众问》等栏目,聘请一批在省法学界、司法机关等部门有影响的法制理论工作者,解答听众提出的有关法律疑难问题,使法制宣传由抽象到具体,入耳入脑。如:《法律知识》栏目中就听众提出的疑难问题,介绍“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有何不同?”“怎样划分投机倒把行为的界限?”“签订横向经济联合合同应该注意什么?”“什么叫做‘皮包公司’?”“‘皮包公司’的存在对社会有什么影响?”等等;在《答听众问》栏目中播出“邻居建房影响我家采光、排水怎么办?”“男方有生理缺陷,女方能否提出离婚?”等等。
  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是法制宣传的一个重要任务。《法制园地》节目播出《一个行政科长的堕落》、《他流下了悔恨的眼泪》等长篇通讯,为倡廉肃贪划上一个令人深思的惊叹号。《法制园地》节目还拿出较大篇幅报道政法战线上的好人好事,弘扬正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挽救改造失足青少年是一个社会工程,《法制园地》节目的编辑、记者深入监狱、劳教所采访,采写《真诚所至顽石为开》、《全社会都来关心失足青少年》、《浪子回头金不换》、《写给妈妈的信》等通讯,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1988年5月2日起,《法制园地》节目并入《社会之窗》节目,有关法制宣传的内容,每星期在《社会之窗》节目里广播1次,每次20分钟。
  7.普通话教学
  1951年11月17日至1952年1月18日,福建电台开办《普通话讲学》节目,帮助福州方言地区群众学习普通话,每星期播送3次,逢周二、四、六在福州人民广播电台的18∶15~18∶55播出。
  1956年4月30日至1957年2月2日,福建电台在第二种节目星期一、二、三的19∶00~19∶30举办《普通话语音讲座》,每次30分钟。1958年5月12日至6月13日,举办《汉语拼音字母教学讲座》,每天广播1次,每次30分钟。
  1960年7月4日至7月23日,在第一种节目的8∶00~8∶30举办《汉语拼音教学讲座》,每星期一至星期六各播1次。
  1962年4月2日至1963年5月,举办《普通话教学》节目,每星期安排2天,1天广播2次,每次40分钟。
  1975年,根据毛泽东关于“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的指示,福建电台举办《汉语拼音广播讲座》节目,录音带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供,共10讲,每讲30分钟。
  1984年11月,胡乔木写给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关于推广普通话的一封信。项南作了批示:“多讲普通话,少讲地方话”,并发出要在全省范围内更有效地抓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指示。福建电台据此于1985年9月30日起举办《普通话教学》节目和《小学教学专题节目》。节目播出后,深受福建广大听众的欢迎。江西、浙江、江苏、上海、安徽等省、市听众,也纷纷来信,要求重播或索取文字讲稿。
  1986年12月,《普通话教学》和《小学教学专题》节目停办。
  8.外语教学
  (1)《俄语广播讲座》开办于1953年5月25日。这个节目由福建师范学院外语系俄籍教师波波夫授课,每节课30分钟。全省89个省、市级机关分别设立20多个临时收听站,边组织收听,边辅导学员学习,学员有1779人。
  刚办时,福建电台确定一位编辑负责联系组织工作,以后成立俄语组,除负责安排俄语教师到电台授课、录音外,还负责组织收听和批改学员寄来的作业。1953年11月1日起,《俄语广播讲座》播出时间增加到1小时。1954年3月1日起,每次播出时间又延长到1小时半。《俄语广播讲座》培养不少粗通俄语的人员,在接待苏联专家中发挥一定作用。《俄语广播讲座》于1955年4月1日暂停。
  1962年4月2日起,福建电台重新举办《俄语广播讲座》节目,每星期播4天,1天2次,每次40分钟。1964年5月4日停办,改办《英语广播教学》节目。
  (2)《英语广播教学》开办于1964年5月4日,每星期安排2天,每天播2次,每次40分钟。1966年9月5日停办。
  1973年7月1日,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示,《业余英语广播讲座》重新开播,由福建电台协同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建新华书店共同举办。教材由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负责编写,出版、发行工作分别由出版社和新华书店承担,福建电台成立外语组,负责日常教学的播出与学员联系的工作。
  《业余英语广播讲座》的收听对象,主要是工农兵群众和干部、外事、科技人员以及英语爱好者,同时兼顾初中、高小教师和初、高中学生统一英语口音的需要。初级课程在一年半内学完。学员学完全部课程后,能初步掌握英语基本语音、语法知识及1000个左右单词和词组,学会简单的日常会话,为以后自学和提高打下基础。
  《业余英语广播讲座》共举办5期初级班和3期中级班。1981年12月1日开始,直接采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的、由北京外国语学院陈琳教授主编的《英语》教材和授课录音,继续举办第六期英语讲座,节目名称更改为《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教材共4册,230讲,共教播3年又3个月,到1985年2月17日结束。紧接着,继续播同一来源的《英语专题辅导课》,共12讲。1985年4月开始,重播第六期《英语教学》节目。
  1987年5月开始,福建电台同省人民政府专业技术职务改革办公室和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联合举办一期《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英语广播函授教学》节目。省职称改革办公室规定,凡是参加这个广播函授教学讲座学习的本省学员,经过考试合格,可领到晋升中级职称外语免试的结业证书。这个教学讲座共100讲,先后举办2期,到1989年5月结束,学员登记的有5000多人。
  1989年5月2日开始,福建电台同省职称改革办公室和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等3个单位,联合举办一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英语广播函授教学》节目,历时1年,学员有1000人左右。
  1989年5月18日到1990年11月,福建电台与省外经贸委教育处联合举办《外贸英语》教学节目,教材由省外经贸委教育处和培训中心编写。上册70讲,由电台英语编辑播讲;下册86讲,由上海外贸学院教师播讲。教材销售3000多套,供不应求。
  (3)《日语广播教学》开办于1980年9月15日。当时采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日语课程和教学录音。教材共6册,分为288讲,每星期播2讲,一共教播2年又8个半月。1983年7月,应听众学员要求,又以每星期播教3讲的速度重播一轮。《日语教学》节目也由每星期播4次增至6次,即除星期日外,每天播3次,每次30分钟。1984年6月11日起,增办星期日的《日语教学》节目,播出时间为1小时30分钟。
  1985年5月,福建电台同江苏日语函授中心联合举办《日语广播函授节目》。第一期招收学员3000多人;第二期招收学员1000多人。在举办2期之后,于1988年8月开设《中级日语广播函授》节目,招收学员400多人。1989年10月,开办《生活日语会话》节目,整套节目共78讲,每星期播2讲,为期9个月。这个节目播完1轮后又重播1期,2期先后向听众学员发售教材1000套。
  1990年元旦起,星期日的《日语教学》节目停办,保留星期一到星期六的播出时间,每天3次,每次30分钟。
  (七)文艺类节目
  福建电台的文艺广播,开始是选播福建广播电台留下的旧唱片,同时有选择地邀请业余演出队、福建省文工团等前来演播室演唱直播。1950年,福建电台购置钢丝录音机,编播人员得以自行组织文艺节目演播,并在福州、闽南等地民间艺人中物色人才,商约来台录播评话等节目。
  1950年6月,福建电台成立文艺组。
  1954年11月,第二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上传达苏联广播工作经验。福建电台文艺广播借鉴苏联电台一些有利于提高节目质量的制度、作法,包括提高文艺节目时间在全部广播节目时间中的比重。此后,加强对本省民间音乐、地方戏曲的采录,组织专业演员、学校师生演播文学作品工作;积极参与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牵头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交换、翻录文艺节目活动。与此同时,还配合重大宣传任务组织文艺演播,传播文艺知识,举办对象性文艺节目。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之后,文艺政策出现“左”的倾向。福建电台文艺广播片面强调“为政治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演中心、唱中心、播中心”,将工作重点放在配合重大新闻报道上,忽视文艺创作规律,影响了节目质量。
  1958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在第五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广播可以由传统节目、现代的优秀节目、配合政治中心的节目三方面构成,称之为文艺节目编排的“三三制”。196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明确提出,文艺节目可分为有益的、无害的、有害的三种。前二种可播放,后一种禁播。遵循这些原则编排取舍节目,增强了文艺广播宣传的社会效果。
  1958年8月,福建电台成立文艺广播部。之后,成立福建广播文工团和单管编制的管弦乐队(1961年,团、队先后因故停办),增强了节目的创制能力。到195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0周年之际,福建电台文艺广播呈现古今中外百花竞放的繁荣景象,文艺广播节目的地方特色大为加强。
  1963年12月、1964年6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关于文艺的两个批示相继发表,文艺领域“左”的错误又渐占主导地位。福建电台文艺广播的道路越走越窄,停办了已坚持活动13年的福州方言业余说唱队。
  “文化大革命”中,福建电台文艺节目资料库中17年辛苦积存的录音节目磁带和大量唱片,90%以上的被诬蔑为“大毒草”,而被销磁或砸毁。文艺广播剩下八出“样板”京剧和一些革命歌曲、《语录》歌。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经过拨乱反正,福建电台文艺广播为被视为“毒草”的优秀文艺节目恢复名誉,率先启用本省优秀的民间歌舞《采茶扑蝶》、民乐曲《花灯》;独家播放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残害革命干部罪行的歌剧《星光呵,星光》等。并着手重建文艺节目资料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福建电台文艺广播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坚持自己走路,加强横向联系,让听众上广播,参与节目,使文艺节目的设置、安排较之过去有所突破,寓教于乐也有了创新。特别是贯彻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精神:“广播电视的文艺节目,应时刻注意研究和发挥自己的特点,以加强感染力和宣传效果。要注意大力扶植广播剧和电视剧”,在充实福建省业余广播剧团的同时,面向社会,征集广播剧本,增强编写、制作能力,广播剧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1984年1月24日,福建电台文艺广播部录制出多声道音乐节目,在试验播出两年之后,调频立体声文艺广播定为福建电台的第三套立体声节目,于1986年元旦向福州地区广播。
  进入80年代中期,福建电台文艺广播的路越走越宽广。立体声与单声道文艺节目同时并举,发挥各自的优势,内容越来越丰富;拓宽横向联系,参加《全国广播音乐厅》联播活动;新春佳节,组织现场直播,邀请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莅临现场,参与点歌,与民同乐;每逢人民革命史上的重大纪念日,加大力度讴歌革命业绩及其英模人物,寓教于乐;举办《八闽新曲》节目,或会同福建电视台的有关部、室或联合企业单位举办戏曲演唱竞赛和散文创作评选活动,为繁荣本省文艺做出贡献。此外,注意介绍外国的名曲、轻音乐、民歌、歌剧、小说以及音乐家、作家等。
  1.音乐节目
  福建电台的音乐广播,坚持以播放中国的、民族的、民间的、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音乐节目为主,兼顾其他。福建电台开播一个月后,开始编排《解放歌曲唱片》、《解放歌曲演唱》、《西乐》播出。1950年6月起,不定期举办由本台编播人员演播的《教唱歌》节目。
  50年代中期,文艺组音乐编辑力量有所加强,外出采录民歌、民乐工作也随着开展起来,并开始编排《外国音乐》、《外国轻音乐》播出。1954年起,曾两度派音乐编辑深入地、县采录民歌、民乐。古老曲种南曲通过音乐节目的播出,增强了在全国范围的知名度。《梅花操》、《八骏马》、《汝因势》等南曲著名曲目和民间乐曲《北上小楼》、《粉红莲》、《芗剧音乐联奏》等都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兄弟省、市广播电台经常播出的曲目。《北云下山》、《翠裙腰》、《万象巍巍》、《汝因势》等还被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灌制唱片行销国内外。
  1955年1月2日,福建电台在第三台开办《音乐歌曲》和《教唱歌》节目。1958年2月17日至23日(正逢农历春节),以歌曲《新年的新歌大家唱》开播《每周一歌》节目,每次5分钟,安排在第一种节目播出。《教唱歌》节目逢周二、四、六教唱,每次30分钟,播出3个月后停办。1960年4月4日复办,在第一台逢周一、三、五教唱,每次30分钟。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一段时间里,音乐节目也教唱《文化革命战歌》、《工农兵,革命路上打先锋》和《十唱十六条》。不久,音乐节目除播放《语录歌》和八首指定的革命歌曲外,其他一律停止播出。
  1978年10月1日恢复《每周一歌》节目播出。同年11月6日,每次节目由5分钟增到10分钟,仍为福建电台的重点文艺节目。《每周一歌》节目注意选择紧扣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时代的大脉搏,能起积极鼓舞作用的歌曲。为使改制的10分钟《每周一歌》节目,让听众既能欣赏优美的歌曲,又能领略寓意深刻的解说词,节目责任编辑力图把歌曲提供的音乐形象升华成诗的意境、画面,有时还采用写散文诗的手法,写出有景、有情、有韵的解说词,加上一些知识性的说明以加深听众对歌曲的理解,把《每周一歌》办成音乐文学节目。在歌曲的处理上通常把歌曲播放两遍,第一遍用歌声作解说词的背景音乐,混播;第二遍完整地播出,使整个节目形成完整、生动的艺术品。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音乐家协会《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在当选的独唱《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15首歌曲中,有14首早已在《每周一歌》节目播出。
  为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学艺术交流活动。《每周一歌》节目于1980年10月13日起相继选播台湾校园歌曲《乡间小路》(1980年10月13日至19日播出)、《龙的传人》(1980年11月10日至16日播出),引起省内外听众的关注。
  为节日、纪念日营造气氛,或配合国家重要活动,《每周一歌》节目注意选播那些有代表性的歌曲,如《歌唱祖国》、《我的祖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南泥湾》、《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等。《每周一歌》这带有导向性的节目颇受听众的青睐,人们赞它为“课外的音乐辅导员”。
  继《每周一歌》之后,于1980年元旦推出《听众点播的音乐节目》,每次15分钟,每周广播一次,以后两度延长广播时间每次节目增到40分钟。寒暑假期间,还为青少年举办《青少年点播的音乐节目》。听众点播,一点一播,有呼有应,吸引了听众。点播节目开办以来长盛不衰,每月点播来信近千封。为适应听众的要求,在节目里增设《请您录音》专栏,每周广播两次,很受欢迎。
  80年代初期,音乐广播逐步恢复播出外国音乐,但对现代派作品,如流行音乐不安排广播。以后才选播一些国际流行音乐、乡村音乐等,并相继增办《外国音乐集锦》、《外国歌剧选曲》、《美国午餐音乐》等栏目。还广播外国乐团或名家访华、来福州演出的实况录音。
  音乐节目除重视制作、播出介绍本省民族、民间音乐广播专题节目外,还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兄弟省、市广播电台输送《艳丽多彩的福建民歌》、《浅谈福建闽西山歌》、《福建闽南说唱音乐——锦歌》、《介绍闽南民间套曲——八骏马》、《介绍福建闽南洞箫》、《谈大广弦独奏曲——乡音》、《福建民歌的衬词衬腔及其应用》、《谈谈莆田民间乐器——文枕琴》、《介绍福建民族器乐曲——芗剧音乐联奏》、《介绍福建民族器乐曲——花灯》、《介绍福建民间歌舞‘采茶扑蝶’》等知识性专题音乐节目。
  音乐广播还注意音乐知识的传播。1982年8月2日起,在新辟的《音乐知识与欣赏》中播送25集《音乐博览会》,后又通过25讲分别介绍外国五种舞曲、轻音乐、爵士乐、进行曲、浪漫曲、摇篮曲、狂想曲、奏鸣曲、交响乐等音乐体裁,内容丰富多彩。
  1985年之后,福建电台音乐广播,每逢人民革命史上的重大纪念日,都加大力度讴歌英模人物及其革命业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专题音乐节目》广播《在歌声中前进》专题之七《聂耳为代表的群众歌曲》、之八《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战歌》、之九《抗日战争初期的优秀歌曲》、之十《冼星海的优秀歌曲》、之十一《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歌声第一部分》、之十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歌声第二部分》。通过系统地介绍这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歌曲,使听众特别是青少年听众形象地了解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挽救民族危亡的时代精神,从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198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文艺广播部派出音乐编辑,参与策划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11个省、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制作14集150首作品的系列音乐节目《今日长征路》,并录制出该系列音乐节目第二辑《汀江两岸花正红》。当年10月1日起,《专题音乐节目》连续广播《今日长征路》。
  同年9月18日,还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福州大戏院举办海峡中秋广播音乐会,进行现场直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通过微波转播了音乐会的实况。
  1986年开始,福建电台连续4年举办春节点歌、猜歌活动(1987年命名为点歌、猜歌、献歌现场直播;1988年更名为‘新春乐’现场文艺晚会),这项活动都安排在农历正月初三14∶00~17∶00进行现场直播。1987年农历正月初三,福建省省长胡平莅临点歌、猜歌、献歌现场,亲自点播《党阿,亲爱的妈妈》,并通过电波向全省军民拜年。许多听众热情地点播《血染的风采》献给亲人解放军。不少回乡探亲的台湾同胞点播《故乡的云》,向各自的乡亲恭贺新禧。
  1988年5月,文艺广播部加强对音乐专题栏目的设置、安排。5月2日开办《音乐沙龙》、《中国民歌》、《影视音乐》。5月4日,把《听众点播的音乐节目》更名为《音乐点播台》,设置《生日快乐》、《祝您幸福》、《云中锦书》栏目。5月8日,又推出《星期音乐会》节目。为促进本省音乐创作,1989年2月6日开播空中音乐创作园地——《八闽新曲》节目,每周广播一期。从开播之日到1989年底这道节目共广播44期,150首歌曲。汇编出版了《1989年八闽新曲选》,受到音乐界的好评。
  2.戏曲、曲艺节目
  福建电台戏曲广播自建台开始就以本省地方戏曲作为采录和播出的重点,之后,经常播出的剧种、曲种是:福州方言戏曲、闽南地方戏曲和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河北梆子、豫剧以及相声、快板、数来宝等等。50年代,戏曲广播时间约占总的文艺广播时间的40%。
  (1)戏曲节目
  福建电台的戏曲节目由播放京剧唱片起步,本省地方戏曲则是从1950年6月30日约请福建省电信工会广播通讯小组演唱直播闽剧《锄奸传》开始。1953年4月1日,在第二台18∶30~19∶00开办《闽剧评话》;1954年8月8日,在第三台19∶30~20∶00开办《闽南地方戏曲》。这两道节目均是周一至周六每天广播一次。以后在播出时间及专栏的安排上有多次变动。
  1958年8月,福建电台成立文艺广播部,加强与业余、专业文艺团体的联系,取得支持,戏曲广播的剧种逐渐增多,地方特色进一步加强。福建省京剧团上演的、根据昆剧移植的京剧《十五贯》,剧团主动配合制作节目,播出后很受欢迎。此后,福建省京剧团演出的剧目成为京剧广播的重要节目来源。
  1959年6月1日,在第二种节目开辟130分钟的《文艺节目》,定期安排本省地方戏曲的播出。当年曾广播闽剧《秦香莲》、《紫玉钗》、《西厢记》、《白蛇传》、《柳毅传书》,芗剧《陈三五娘》,莆仙戏《春草闯堂》、《拜月亭》,高甲戏《谢瑶环》和梨园戏《高文举》的全剧32部(次)。
  1964年9月,本省现代戏观摩演出期间,戏曲节目开办《现代戏专题广播》,从本省10个地方剧种演出的18台戏中,连续选播闽剧《红桥》,芗剧《碧水赞》,北路戏《张高谦》,高甲戏《惠女新传》,闽西汉剧《陈客嫲》,山歌戏《葵花向阳》。这些反映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塑造当代英模人物形象的现代戏,得到听众的赞许。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戏曲广播只播八出京剧“样板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省地方戏曲舞台繁花似锦。1979年9月19日,戏曲广播率先开办以反映本省戏曲新成就,促进本省戏曲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宗旨的《闽剧专题》。该专题陆续介绍100多位闽剧、伬唱老艺人和青年演员的唱腔艺术,舞台生涯和深入生活的心得体会。1982年元旦,又推出融新闻性、知识性、欣赏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空中闽剧院》,受到福州方言地区听众的称赞。1982年5月1日,开办《闽剧唱腔广播讲座》,循序渐进地介绍闽剧唱腔,以及曲牌的速度、节奏、旋律、板眼和伴奏乐器,配上名演员的精彩唱段。听众来信说:“它是闽剧艺术的珍品,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希望安排重播”。
  从1983年6月20日起,第一套节目重新开辟《闽南地方戏曲》。逢周二、四的14∶00~17∶00广播。当年6月20日至12月22日,共播出莆仙戏《孟丽君》、《佘赛花》、《慧姑警嫂》、《双珠图》、《佛门得子》、《玉蜻蜒》、《曲判记》,高甲戏《真假王岫》、《连升三级》、《大闹花府》、《书剑奇冤》、《胭脂》,芗剧《白扇记》、《状元与乞丐》、《泪美人》、《梅柳恨》、《洪武鞭侯》,梨园戏《苏英》、《终天恨》、《李亚仙》、《岳霖争忠记》。还有潮剧《黄飞虎反朝歌》、《斩庞洪》、《三请樊梨花》、《祝枝山嫁女》等全剧46部(次)。
  1985年10月3日创办《京剧之友》,着重选播福建省京剧团参加历届全省戏曲汇演的创作剧目。如京剧《郝摇旗》、《东邻女》、《五颗明珠》、《山花》、《雷锋之歌》、《围城记》等。还介绍福建省京剧团中有造诣的演员和来福州演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张学津、梅葆玖、梅葆明、杨秋玲、杨春霞、刘长瑜等。
  同年10月5日推出《越剧爱好者》,先后介绍越剧《盘妻索妻》、《何文秀》、《沙漠王子》、《秦楼月》、《玉蜻蜓》等尹派代表剧目,以及根据其他剧种移植的越剧《花田错》、《情侣劫》、《真假太子》、《月缺重圆》、《苏小妹》。
  1986年8月,文艺广播部戏曲组采编人员借鉴广播剧的经验,把戏曲与广播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巧妙地融为一体,录制出福建电台第一部戏曲广播剧——立体声越剧广播剧《白兰的蜜月》。京剧广播剧《血写的情书》参加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戏曲广播研究会主办的评比活动,获得创新奖。
  (2)曲艺节目
  1950年11月20日,福建电台办起第一个曲艺节目——《评话》。1954年10月29日,在第三台开辟《闽南方言说书》。这一时期,曲艺广播注意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以及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宣传。评话《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正义行动》、《农民翻身记》、《土地回老家》、《三世仇》、《领来土地证》、《肃清土匪特务》;文艺编辑、台湾著名老艺人兰波里播讲的闽南方言说书《海上夜行记》、《东海好汉》、《不让大鱼跑掉》和爱社故事《临时保管员》、《从‘弯路’走到‘直路’》等,深受方言地区听众的好评。1956年后,这两道节目先后撤销。以后,不固定地安排相声、评话、闽南方言说书播出。
  “文化大革命”中,曲艺节目停止播出。
  1979年初,恢复曲艺广播。1980年1月7日,创办《相声与音乐》节目。1983年元旦,推出《评话伬唱》节目。1985年10月7日,增办《闽南方言说书》。1988年5月2日,开办相声音乐节目《笑笑笑》。
  恢复曲艺广播以后,除安排广播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兄弟省、市广播电台交换来的优秀曲艺节目外,更多地选播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前锋文工团曲艺队创作的曲艺节目。其中相声《谈美》、快板书《当代保尔——张海迪》、《侨乡花灯照夜明》等20多个段子广播后,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用播出。1981年元宵节,来自新加坡、菲律宾以及厦门、晋江、惠安和香港等地的南音弦友,欢聚一堂,举办首届泉州南音大会唱。戏曲组采制五集大会唱。从3月9日开始,连续播放两个月。1982年8月,福建电台文艺广播部还会同福建省曲艺家协会举办全省创作相声大奖赛。1986年开始连续3年,福建电台文艺广播部同福建电视台有关部、室联合举办闽剧新秀、评话广播电视大奖赛。这些大奖赛的实况录音都安排播出。
  3.文学节目
  福建电台的文学广播,有诗歌、散文朗诵,故事、小说广播和电影、话剧录音剪辑等形式。最早的文学广播是1950年初,由福建电台编播人员演播的四幕话剧《红旗歌》。
  (1)诗歌朗诵
  福建电台文学广播的诗歌朗诵是从1952年3月组织中学生业余广播小组朗诵诗作起步的。1956年7月11日开始,举办不定期的《诗朗诵和歌曲》,以选播名演员朗诵的新诗作为主。逢节日,还专门组织诗歌朗诵会,制作配乐组诗播出。1964年2月13日,是农历正月初一,《为文学爱好者举办的朗诵会》,选播由著名演员孙道临、黄宗英、上官云珠、董行佶、黎鑑、黎萱分别朗诵的优秀新诗有:《祖国》、《毛主席在我们中间》、《三户贫农的决心》、《故乡诗抄》、《台湾啊,我怀念你》、《海燕》、《雷锋》等。
  “文化大革命”初期,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像《文化革命打先锋》、《对准牛鬼蛇神,杀》也上了广播。1967年1月,诗歌朗诵节目停止广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诗歌朗诵恢复广播,注重选播有关拨乱反正方面的诗歌。如诗人纪宇的《风流歌》、《美》、《爱情赋》、《友谊颂》,反映很好。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诗歌广播改变了编排方式,举办系列节目。1981年3月起,先后举办《当代诗坛》、《中外著名散文诗歌欣赏》系列节目,选播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诗作。并采用报道形式介绍诗人公刘及其获全国新诗奖的诗《沉思》;介绍台湾诗人余光中及其思乡怀亲的诗作;介绍诗人流沙河及其新诗作;介绍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和他的抒情诗;选介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园中集》中的部分诗作等。1985年冬,会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浙江、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和《华夏诗报》社举办《海洋诗会》。邀请著名诗人公刘、岑桑、柯岩、韩笑、柯原、冰夫、纪宇、李钢和陈松叶参加诗会活动。诗人们参观访问了宁波、上海、福州、泉州、广州沿海开放城市以及厦门、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写出一批献给时代的诗篇。汇编的五集《海洋诗会》专题,在福建电台第一套节目1986年2月10日至15日连续播出。诗歌热情地赞美伟大祖国的秀丽山川,讴歌工农大众和人民子弟兵的创造和奉献精神,报道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受到好评。
  (2)小说广播
  小说广播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又有广泛的群众性,是雅俗共赏的节目。福建电台文学节目的小说广播开篇是1955年5月11日18∶05~18∶30第二台广播的、由著名电影演员孙道临播讲的小说《毛主席和水兵谈话》。
  福建电台文艺广播部依据第五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的“广播电台文艺节目实行‘三三制’编排的意见”,注意采录播出现代优秀作品。1959年9月,在第一种节目举办《解放以来的优秀文学作品》专题。广播由本台文学编辑自己播讲的赵树理长篇小说《三里湾》,还广播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冯德英的长篇小说《苦菜花》、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960年5月1日,正式开播《长篇小说连续广播》节目。安排在第一种节目每天13∶00~14∶00广播,而后改排在第二种节目逢周一、二、三、五、六的18∶35~19∶00广播。
  “文化大革命”前夕,《长篇小说连续广播》节目停止广播。
  1980年初,恢复小说广播,举办《新近录制的广播小说、广播剧》专题。1981年5月,举办《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选播》。1981年9月,为纪念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诞辰100周年,举办《鲁迅文学作品朗诵会》。并开始注意促进海峡两岸文化学术交流活动,陆续推荐台湾小说《升》、《贫贱夫妻》以及由福建电台普通话播音员程远根据台湾作家玄小佛创作的小说《花神的女儿》改编制作的同名广播小说。此后,还广播法国小说《伞》,印度小说《胜利的花环》,英国小说《梦星空》、《穷人的专利权》,美国小说《麦琪的礼物》、《红颜易逝》、《竞选州长》、《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1983年6月17日,开办《小说、广播剧连续广播》节目。1986年以后,《小说、广播剧连续广播》节目两易其名为《小说连续广播》节目、《长篇连播》节目。播出的内容仍是小说、广播连续剧两者兼顾。1986~1990年,共广播长篇小说、长篇评书、长篇历史小说、中篇小说、广播连续剧、系列广播报道剧等51部。
  (3)电影录音剪辑
  福建电台文学组制作的电影录音剪辑主要是通过解说,对影片里的人物、事件、时间、场景作必要的提示和介绍,把影片的可见形象用解说复述出来,并力求把那些本来看不见的画面通过语言与音乐呈现在听众面前。1956年5月4日,第一种节目21∶35~22∶15首次广播电影录音剪辑《董存瑞》。
  1958年1月起,电影录音剪辑节目相对地固定在第一种节目20∶30《文艺节目》里播出。这一年广播国产影片录音剪辑23片(次)。还配合福建省文化局、福州市文化处举行的彩色戏曲艺术影片汇演,举办《彩色戏曲艺术影片欣赏会》。广播彩色戏曲影片《十五贯》、《搜书院》、《宋世杰》、《梁山伯与祝英台》、《群英会》等录音剪辑。
  电影录音剪辑广播在1966年12月24日20∶45播出电影录音《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停止广播。
  1980年初,恢复电影录音剪辑播出,在大量介绍国产影片的同时,也制作了日、美、英、法、苏联、印度等国优秀电影的录音剪辑。1981年,全年广播中外电影录音剪辑132片(次)。
  1982年后,电影录音剪辑播出量逐年有所减少。
  (4)故事、散文广播
  福建电台早期编排的故事、散文广播绝大部分是由福建电台编播人员播讲和朗诵的。1963年5月5日,开办的30分钟《故事和散文》节目,逢周一、三、五18∶00;周二、四、六7∶00广播。从开播之日到1965年10月停办的《故事和散文》节目,由本台编播人员播讲、朗诵仍然占多数。
  (5)话剧录音剪辑
  福建电台制作、播出话剧录音剪辑开始于1959年春。逢上省内外话剧汇演盛会,就集中采编力量,组织采制节目。1964年2月,《1963年度华东地区话剧观摩演出大会》的获奖剧目公布。文学组抓紧制作节目,从1964年2月中旬至9月中旬,在《周末文艺晚会》中,选播由福建省话剧团演出的、荣获演出奖的四幕现代话剧《龙江颂》等话剧录音剪辑10部。1965年9月9日起,在《广播剧院》、《周末文艺晚会》中,又选播参加首届全省群众业余独幕话剧观摩演出的部分剧目。
  1966年10月,话剧录音剪辑停止广播。
  1979年初,福建电台恢复话剧录音剪辑广播。1981年是鲁迅诞生100周年,又是《阿Q正传》问世60周年,文学节目适时地广播话剧《阿Q正传》录音剪辑,很受欢迎。这一年共播出话剧录音剪辑45部(次)。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公演的台湾作家姚一苇创作的话剧《红鼻子》,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首次在祖国大陆演出的台湾话剧。福建电台文学广播于1982年6月30日第二套节目20∶30;7月4日第一套节目15∶30广播话剧《红鼻子》录音剪辑。为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尽了力,反映很好。
  1982年,福建电台文艺广播部根据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精神,发展广播剧,对文艺广播各类节目的广播时间作了调整。此后,话剧录音剪辑同电影录音剪辑一样,播出时间相应缩减。
  4.广播剧
  福建电台文艺节目于1954年6月17日21∶30~22∶10首次在第一台广播华东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团演播的广播剧《为祖国为和平》后,每月都广播一、两部兄弟广播电台录制的广播剧。
  福建广播文工团、文艺广播部联合改编、演播的福建电台第一部广播剧《向秀丽》于1960年春问世。从此,第一种节目周日20∶00~20∶30《福建广播文工团文艺晚会》节目,时有福建电台改编、录制的广播剧播出。60年代,文艺广播部文学组创作、改编制作的广播剧取材着重于体现福建的地域文化和海防前线的特色。如创作反映惠安县8个姑娘渡海开垦荒岛的广播剧《八女跨海》;描述福建海防前线部队英勇作战捕捉在海上骚扰的国民党军残余分子的广播剧《捕鲨记》;改编本省作者林雨的小说《五十大关》、《红色子弟》、《政治连长》制作的3部广播剧。广播剧《捕鲨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过多次。广播剧《五十大关》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郭兴福教学法,曾被福建电台编委会推荐参加全国优秀广播剧评选活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剧也停止制作、播出。
  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广播剧、电视剧。此后,福建电台广播剧的创编、制作欣欣向荣。据1980年7月至12月统计,共播出儿童广播剧、科学幻想广播剧、广播单本剧、广播连续剧33部。由文学组创作、录制的反映台湾回归祖国题材的广播剧《思亲曲》,1981年春节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1982年4月,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在北京举办的首次全国性优秀广播剧评选活动揭晓,福建省业余广播剧团演播的广播剧《白玉兰》,在15个获奖广播剧目中排名第三位。同年4月11日,文艺广播部播发了关于征集广播剧本启事。同年6月19日至25日,福建电台、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联合在福州市召开广播剧创作座谈会。会议邀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编导刘雨岚等作业务报告,并对从征集到的近百个广播剧本中筛选出的35个本子展开热烈讨论。此后,福建电台逐年都有本台改编、录制的广播剧奉献给听众,广播剧的艺术形式有较大发展,出现立体声广播剧、广播系列剧,多集连续广播剧也多起来。具体剧目见表2-1
  

 表2-1

1985~1990年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广播剧目一览表

年份

剧  目

备 注

1985

《一路平安》

1

1

 

《瘤子烧鸡》

1

1

 

《偷渡者》

1

1

 

《鞋柜旁的笑声》

1

1

 

《长长的流水》

1

1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1

1

 

《船的陆地》

1

1

 

《铁门里的军人》

1

1

 

《归乡的路上》

1

1

 

《一张褪色的照片》

1

1

 

《抹不掉的声音》

1

1

 

《幸吉的灯》

1

1

 

《同学之间》

1

1

 

1986

《红白之间》

1

1

立体声

《木罗渔之火》

1

1

立体声

《澡堂轶事》

1

1

立体声

《礼物》

1

1

立体声

《康熙皇帝》

1

1

立体声

《好人难当》

1

1

立体声

《小阿扣的烦恼》

1

1

立体声

《回头是爱》

1

1

立体声

《不仅仅是误会》

1

1

立体声

《天使的愤怒》

1

16

立体声

1987

《双镯》

1

4

连续剧

《匿名电话》

1

1

 

《不徇私情的虎狼》

1

1

 

《真空世界》

1

1

 

《妈妈你怎么哭了》

1

1

 

《她终于明白了》

1

1

 

《桑树叶正青》

1

1

 

《木槿花又开了》

1

1

 

1988

《国民公仆》

1

7

连续剧

《在101太平洋》

1

1

 

《青黄不接》

1

1

 

《海誓山盟》

1

4

连续剧

《香港来的女经理》

1

2

 

《断臂》

1

1

 

《89级台阶上的尼姑》

1

1

 

1989

《高墙里的女人》

1

5

系列剧

《台湾老兵归去来》

1

1

 

《勿忘》

1

1

 

《雨夜无记忆》

1

1

 

《其实没有海》

1

1

 

《女傧相》

1

1

 

1989

《噢!苏珊娜》

1

1

 

《芝麻绿豆官》

1

1

 

《A君·梯子等》

1

1

广播小品

《猫牌学校》

1

1

 

《婚与恋》

1

1

 

《梅梅》

1

1

 

1990

《永失我爱》

1

2

 

《息土》

1

1

广播小品

《军人的妻子》

1

1

广播小品

《家庭秘闻录》

1

1

 

《戴白花的姑娘》

1

1

 

《相逢在阳光下》

1

2

 

《最后一只红果》

1

1

 

《副总长板话》

1

1

广播小品

《逆火》

1

2

 

《白纸船》

1

2

 

《姐姐在楼上》

1

1

 

  注:广播连续剧《国民公仆》系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录制。   

注:广播连续剧《国民公仆》系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录制。
  
  在福建电台制作的诸多广播剧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剧目。除《白玉兰》、《一个中国农民在外国》获奖外,《天使的愤怒》荣获全国首次广播连续剧“丹桂杯”二等奖。深刻细腻地描绘福建省惠安县东部妇女命运的《双镯》,在全国“白玉兰杯”广播连续剧评选中,获二等奖。《鞋柜旁的笑声》在全国儿童广播剧“金猴奖”评选中获三等奖。《猫牌学校》荣获全国广播剧“蜀秀杯”三等奖。
  5.综合性文艺节目
  福建电台举办过7个固定的综合性文艺节目。
  《文艺广播杂志》
  这个节目的任务是:向听众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报道本省文艺动态,介绍优秀的文艺作品;播讲文艺小常识、解答听众的有关文艺广播的问题。它于1957年3月6日开播,隔一周六广播一期,每期40分钟。
  《文艺广播杂志》举办过《毛泽东文艺思想通俗讲话》连续广播。1958年,为加强对群众文艺创作的辅导,还连续播讲《文学写作知识通俗讲话》。1958年6月21日,《文艺广播杂志》34期广播后停办。
  1958年7月11日开播《文艺战线》。《文艺战线》是文艺广播固定的、带有言论性的节目。它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介绍优秀的文艺节目为任务。《文艺战线》安排在第一种节目周五21∶30~22∶00广播。曾播出《文艺广播必须为政治服务》、《漫谈消除黄色音乐的毒素》、《写中心、唱中心》等等。同时,《文艺战线》节目还采用戏曲的曲调配上新词,演唱短小精悍的配合中心工作的节目。如京剧《一定要解放台湾》、《钢铁元帅传将令》、评剧《人民公社好》、《刘巧儿参加人民公社》以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慰问福建前线三军将士演唱的《慰问小唱》等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文艺战线》举办《文化事业大发展,艺术园地育新苗》专题广播,从1959年9月18日起连续播出福建省京剧学校、福州市闽剧学校、厦门艺术专科学校、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培育艺术幼苗的录音报道。
  1960年11月,《文艺战线》节目停办。同月在第一种节目复办《文艺杂志》;1962年8月,《文艺杂志》节目停办。
  《农村俱乐部》
  节目创办于1958年6月30日。有普通话、福州话各一套节目,都是隔一周日广播一次,每次20分钟。1959年7月20日起,两种话的《农村俱乐部》节目相继停办。直至1961年11月16日,又办起普通话、闽南话和福州话《农村俱乐部》节目。每次节目均为30分钟,安排在第一种、第二种节目的周日播出。
  《农村俱乐部》是以农村基层干部、广大人民公社社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它使用农村听众喜闻乐听的文艺形式,播送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文艺节目、健康的传统戏曲、曲艺,并有选择地广播农村俱乐部演唱的节目和介绍它的活动情况与经验。从1964年起,逢上春节、元旦,《农村俱乐部》都要为各自的听众举办专题文艺节目。1964年元旦,三种话《农村俱乐部》首次举办的专题文艺有:文艺专题《欢庆丰收迎新年》;音乐专题《公社气象新》;教唱福州小调《祖国气象万年青》和反映新道德、新风尚的芗剧说唱《丢卒保车》、《破例停车》。1965年1月以后,三种话《农村俱乐部》节目专门辟出时间,介绍各地农村俱乐部开展业余文娱活动情况、经验,并推荐其演唱的好节目。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三种话《农村俱乐部》节目于1967年1月停止播出。
  《海防战士俱乐部》
  该节目前身是《为部队举办的文艺节目》,开办于1958年6月30日。1963年5月6日定名为《海防战士俱乐部》。每次节目为30分钟,在第一种节目播出。
  《海防战士俱乐部》以本省前线三军和公安部队战士为服务对象,以活跃军营文化艺术生活为宗旨。播送部队战士喜闻乐听的诗歌、故事、戏曲、曲艺、广播剧和电影录音剪辑为主,并注意推荐歌唱部队好人好事的文艺节目以及战士业余演出队自编自演的节目。每逢春节、元旦、“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海防战士俱乐部》都要举办文艺专题或组织大型文艺晚会。1964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四,举办大型的《春节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三军、公安部队的特别节目》,播送《上海人民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指战员祝贺新春的文艺晚会》。
  在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之际,从1965年的8月16日至9月4日,《海防战士俱乐部》节目集中介绍抗战时期的革命故事;介绍并教唱抗战时期的优秀歌曲;播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评书《桥头镇》;还有陈毅创作的《赣南游击词》和多部抗日战争时期的电影录音剪辑。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海防战士俱乐部》节目仍按以往安排照常广播一段时间。1967年1月停止广播。
  《为工人举办的文艺节目》
  该节目以播送本省工人喜闻乐听的音乐、戏曲、曲艺为主,介绍工人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并有选择地联合生产标兵单位业余演唱队举办祝贺性的演唱活动。它开播于1960年5月1日。安排在第一种节目播出,每次25分钟。
  1962年11月12日,《为工人举办的文艺节目》停办。
  《文艺窗口》
  该节目的任务是宣传本省文艺战线上的新人、新事、新作,报道在本省举办的全国性文艺活动,力求办成为让人们了解福建文化艺术的窗口。它设置的栏目有:《作家与作品》、《舞台与演员》、《文艺动态》、《文艺欣赏》、《名人趣闻轶事》、《文艺小知识》、《广播剧爱好者》、《一朵智慧之花〈格言谚语〉》、《介绍新书、新影片》。一周广播1次,重播3次,每次30分钟。
  1984年5月1日开播后,受到文艺界的重视。知名人士郭风、何为、舒婷、陈章武等都给节目供稿。1985年1月,《文艺窗口》编辑趁全国中篇小说选刊举办的第一次十佳优秀中篇小说创作奖、编辑奖在福州市举行颁奖大会的良机,组织专题广播,宣传文艺战线的新人、新作。著名作家张贤亮、冯骥才、张承志、邓友梅、丛维熙、梁晓声、张洁等,与会的《十月》、《收获》、《当代》、《花城》等30多家杂志社的代表都接受文艺编辑的专访,因而连续举办十几次专题广播,圆满地完成报道任务。
  《文艺窗口》在介绍本省文艺界新人、新作的同时,还系列地介绍台湾诗人余光中等,以促进闽台两省的文化学术交流。
  为集中精力办好即将出台的综艺节目《空中你和我》,1987年11月,综艺节目《文艺窗口》停办。
  《空中你和我》
  这是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闻性、评论性、欣赏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杂志式板块节目。它的任务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报道文艺动态,评介文艺作品;传播文艺知识,提供文艺咨询服务。设置有《文艺动态》、《文艺小知识》、《作家剪影》、《舞台内外》、《文艺论坛》、《智慧之花》、《影视之窗》、《书林导游》、《诗文选萃》、《闽江文学》、《世界文坛》、《乐坛人物》、《旋转歌厅》和《听众之声》栏目。节目采用小板块、多彩色组合,以主持人同听众谈心形式播讲。每周广播9次(周日固定为《听众之声》专栏时间,广播3次)。
  综艺节目《空中你和我》于1988年1月1日开播。每周广播的内容都以一、两个栏目为骨干,辅以别的栏目。逢节日举办专题性、祝贺性节目。1988年端午节,播送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等单位联办的《海峡两岸诗人节朗诵会》实况录音。再现朗诵会上本省老、中、青三代诗人朗诵祖国大陆、台湾、香港诗人新作的盛况,生动感人,气氛热烈。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繁荣散文创作,《空中你和我》编辑组会同邵武华光啤酒厂举办“华光杯”散文征集评奖活动;1989年9月中旬开始,陆续广播获奖作品。
  《听众之声》
  这个节目原是综艺节目《空中你和我》的专栏之一。1988年5月1日,以独立的综艺节目形式开播,播送听众自己演唱的歌曲、戏曲和演奏的乐曲,并反映听众的兴趣、要求和呼声,借以加强广播与听众的对话、交流。它设有《为您祝福》、《假日谜会》、《中学生世界》、《星河寻踪》、《歌迷世界》、《抒情诗笺》、《名曲欣赏》、《诉说心曲》、《笑口常开》、《戏迷天地》、《八闽古今谈》、《自己的天空》和《三味书屋》栏目。安排在周日第一套节目播出,第二套节目重播,每次节目40分钟。
  6.调频立体声文艺节目
  1983年元旦,福建电台调频立体声文艺节目开始试验播出。经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批准,调频立体声文艺节目定为福建电台第三套立体声节目,于1986年元旦18∶00正式向福州地区广播。
  第三套立体声文艺节目正式开播后,每逢周一至周六18∶00~22∶00,周日8∶00~10∶00,18∶00~22∶00广播。举办有:《专题音乐》、《谈谈收听立体声广播,欣赏立体声节目的知识》、《中国民歌大汇唱》、《外国轻音乐欣赏》、《中国轻音乐欣赏》、《激光唱片欣赏》等栏目。
  开播的当年,适逢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第三套立体声节目从这年10月1日起,连续广播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11省、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录制的14集系列音乐节目《今日长征路》,包括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红土地的歌》、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汀江两岸花正红》、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南粤雄关》、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芙蓉花开三千里》、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老山界上望关山》、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遵义新歌》、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云岭杜鹃红》、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飞身夺天堑,健步攀高峰》、《雪山银峰起,草地闪金辉》、《巴山歌声脆,苏区气象新》、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春满六盘山》、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山丹丹故乡的歌》、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这里会聚着力量、这里会聚着希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长征之路畅想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这些作品有的气势磅礴,振奋人心;有的委婉深情,引人遐想;有的活泼轻快,诙谐幽默。让听众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
  1988年5月,福建电台第三套立体声节目相继增办了《盒带新声》、《外国轻音乐集锦》、《交响音乐通俗讲座》以及《美国午餐音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之际,福建电台第三套立体声节目从1989年9月6日起,集中选播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联合编制的32组系列音乐节目《可爱的中国》。
  第三套立体声节目开播后,从节目源考虑无论是在试验播出还是正式开播之后,都较注意选播外国音乐。试验播出期间,由于中国音乐节目来源较少,外国音乐播出时间占全套节目播出时间50%强。正式广播后,外国音乐播出时间在整套节目播出时间中约占40%。外国音乐播出的内容、范围,比起过去单声道广播来说,在流派、风格、样式、作曲家、曲目都有所扩大,如增播巴洛克时代的器乐曲,播出过去没有播出过的作曲家的作品,还播出外国歌剧、音乐剧以及少数宗教音乐的章节等。之后又增办名曲解说、音乐家介绍等知识性音乐节目。这些节目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喜爱外国音乐的听众,对满足他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听众对外国音乐的欣赏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八)转播节目
  福建电台从1949年8月24日开始播音之日起,就转播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30分钟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和15分钟的《厦门话新闻》节目。《厦门话新闻》转播到1949年底。1949年11月至1950年3月,转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一台(华东人民广播电台前身)的《对台湾广播》节目,每次转播30分钟。
  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规定广播宣传的三项任务为:发布新闻、传达政令、社会教育与文化娱乐。福建电台原有的节目只有自办的两次新闻,各15分钟;1次20分钟的轮回节目,7次共1小时半的文艺节目,远不能满足听众的需要,与广播三项任务的要求相距甚远。为了弥补自办节目的不足,福建电台从1950年4月开始,除按时转播中央台21∶00~21∶30的《新闻和评论》节目外,先后增加转播中央台19∶00~20∶00的《科学讲座》节目、20∶30~21∶00的《文艺》节目,和早晨15分钟的《新闻》节目。
  遇到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中央台举办重要广播时,福建电台都及时予以转播。如“文化大革命”前,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中央台都要播送首都的庆祝游行实况,福建电台也都按时转播。
  1954年,第二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全国所有的广播电台,除应紧密结合当前任务办好节目外,应增加转播中央台节目的时间”,“保证当地听众能听到中央台的重要节目,是地方台的政治任务。”福建电台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增加一些转播中央台的节目。
  中央台的《新闻和报摘》节目和《全国联播》节目,是两个具有全国影响的重点新闻节目。福建电台自这两个节目创办之日起就按时转播,从不间断。
  1955年5月起,转播中央台的《国际生活》节目,1天转播15分钟。
  1956年4月起,转播中央台的《莫斯科华语》节目,1天转播30分钟。
  1956年4月起,转播中央台的《少年儿童》节目,1天转播30分钟。
  1957年2月起,转播《祖国建设和人民生活》节目。同年5月起,该节目改为《在祖国各地》节目,1天转播20分钟。
  1957年2月起,转播《体育》节目,1天转播30分钟。
  1958年2月起,转播《科学知识》节目,1天转播15分钟。
  1958年6月起,转播《国际时事》节目,1天转播10分钟。
  1959年3月起,转播《各省、市、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编排的节目》。该节目着重反映各地、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成就、新气象,介绍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的动人事迹和崇高的思想品德等。福建电台从这个节目开播之日起,就按时转播,每次20分钟。
  1961年,福建电台在精办自办节目的同时,再次调整节目。从5月8日起,全天播音时间从1020分钟增至1325分钟,增加305分钟。其中,转播中央台节目的时间从185分钟增至345分钟,增加160分钟,占全天播音总时数的26%。1960年9月5日起,全天播音1605分钟,转播中央台节目的时间达490分钟,占30%。1963年以后,转播中央台节目的时间减少到20%以内。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67年1月,根据上级指示停止自办节目,全天转播中央台的节目。1967年4月开始,福建电台第一套节目全天播音840分钟,转播中央台的节目达520分钟,占62%;第二套节目全天播音805分钟,转播中央台的节目达655分钟,占81%。两套节目合计,全天播音1645分钟,转播中央台的节目达1175分钟,占全天播音总时数的71%。
  1971年,福建电台转播中央台的节目开始减少。1973年5月,转播中央台的节目降至545分钟,占全天播音总数的28%。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福建电台转播中央台的节目,已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前正常年份状况。1978年11月,福建电台第一套节目全天播音1010分钟,其中转播中央台《新闻和报摘》、《全国联播》和《阅读与欣赏》3个节目共90分钟;第二套节目全天播音950分钟、其中转播《对农村广播》、《新闻》、《工业商品介绍》、《小喇叭》、《少年儿童》、《青年》、《祖国各地》和《科学知识》8个节目,共140分钟。两套节目合计,全天播音1960分钟,转播中央台节目11个230分钟,占12%。
  1983年,福建电台第一套节目,转播中央台的《新闻和报摘》、《全国联播》《在祖国各地》3个节目;第二套节目转播中央台的《新闻》、《小喇叭》、《戏曲》3个节目。
  1988年开始,福建电台只用第一套节目继续转播中央台的《新闻和报摘》、《全国联播》和《在祖国各地》3个节目,共80分钟。
  (九)服务类节目
  福建电台举办的服务类节目,有些是为听众收听广播和日常生活服务的,如《开始曲》、《节目预告》、《天气预报》、《广播体操》等;有些是为生产、流通和消费者服务的,如《商情》、《外汇牌价》、《广告》、《经济信息》等;有些服务内容较为广泛,如《听众信箱》、《信息服务》、《广播与听众》等;还有一些是与有关部门,或企业单位合办的节目。据统计,1990年福建电台的服务类节目,在两套节目播音总时数中,约占12%。其中,合办节目占1/3。
  1.开始曲
  播音开始曲,是广播电台的音响标记。广播电台在开始播音时,先播放一段特定乐曲,用来提醒人们:播音开始,请注意收听。并使人们一听就知道是哪个电台的广播。
  福建电台最早的播音开始曲,是采用雄壮的世界名曲片断作为开始曲。以后,在不同时期更换过几次。每次更换开始曲,都为适应当时的时代背景。1950年4月1日起,播音开始曲改用《新民主主义进行曲》。1951年10月2日起,福建电台在办好省台节目的同时,增办1套福州市台节目。市台的开始曲用《歌唱祖国》,结束曲用《全世界人民心一条》。1957年开始,福建电台的播音开始曲改用《胜利进行曲》。1967年,播音开始曲改用合唱《东方红》,结束曲为《国际歌》。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用福州军区前锋歌舞团的作曲家葛礼道专为该台创作的开始曲,雄壮有力,又有福建地方特色,一直使用到90年代。
  2.节目预告
  节目预告,是为了方便听众收听自己爱听或需要听的节目,也便于各地广播电台(站)安排转播。
  福建电台建台的头两个月,由于编辑力量单薄,每天播出的节目内容,都是当天临时安排的,无法事先预告,只能简单预告每道节目的播出时间。1949年10月4日起,除每天播音开始预告当天的广播节目外,还在播音结束前留点时间,预告第二天的广播节目。1950年开始,自办节目多了,每天的广播节目时间表都在当天播音开始的《节目预告》中预告。遇到临时性重要广播,则随时插播预告。如1962年9月9日的《星期广播讲座》节目,请著名的经济学家、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作学术讲演,讲题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态度与方法》。电台除提前一星期反复预告外,还提前2天于9月7日,在《福建日报》上刊登消息,提醒有关部门和听众,注意组织收听。
  从1965年开始,福建电台广播时间,每3个月调整1次。调整的时间一般定在二、五、八、十一4个月份内,即春、夏、秋、冬4季的广播节目时间表。
  1966年以后,广播节目时间表每年调整1至2次。
  福建电台除定时播送《节目预告》外,还出版发行《福建广播节目报》,以弥补广播节目预告转瞬即逝,不易记住的缺陷。有时还在《福建日报》上刊登第二天重要广播的内容。
  3.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渔区和许多生产、交通运输部门密切关注的节目。它的任务是,预报当天的天气情况和近期的气象形势。
  福建电台最早的天气预报,是1951年利用《记录广播》传递灾害性天气信息。1952年7月间,连江县收音站连续抄收福建电台的台风和洪水警报,把灾害性天气情报迅速送往县防汛指挥部,并通过有线广播、黑板报及时通知全城群众。当洪水冲垮堤坝,涌进城内时,由于全城机关、商店、居民已早作准备,损失较少。
  1953年11月1日起,福建电台正式开办《危险天气广播》节目,每天广播1次,每次15分钟。天气预报的稿件是福建气象台按时用电话传送给电台的。1953年11月29日起,这个节目1天播2次。1956年4月30日起,增加中午1次广播时间,即早、中、晚都有1次《危险天气广播》。
  1957年2月18日起,《危险天气广播》改为《天气预报》节目,每天早、晚播2次,每次20分钟。如有紧急天气警报,在中午13∶00和晚上播音结束之前,各增加1次。1958年9月起,早、中、晚和晚上播音结束之前,每天固定广播4次,每次10分钟。傍晚的《天气预报》节目插播3至5分钟以台湾听众为对象的简明新闻,着重介绍祖国的建设成就和对台的有关方针、政策。1962年8月6日起,13∶40~14∶00的《天气预报》节目,每旬逢9增播中期天气预报,播音时间从20分钟延长到30分钟。
  1963年5月6日起,增办《对各地气象站广播》节目,每天14∶20~14∶40广播,专门向各地气象站广播气象形势,用记录速度广播。
  1973年10月1日起,福建电台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转发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文件,同时举办《台湾海峡地区天气预报》节目,1天广播2次,以后增至5次,最多7次,每次5分钟。
  举办《天气预报》节目,对于预防灾害性天气,保护农、渔、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以及有计划地安排生产建设和交通运输,都有特殊的意义。1990年夏秋时节,福建在百日之内连续遭受7次强台风的袭击,《天气预报》节目及时准确地发布台风紧急警报及有关部门防风抗灾的指示,对动员群众战胜台风暴雨起了积极作用。《天气预报》节目多年来一直也是在台湾海峡作业的台湾渔民必听的节目。
  4.广播体操
  福建电台的《广播体操》节目,是1953年4月1日开办的。同时在第一台和第二台的6点15分播出。每次广播25分钟,一套广播体操反复播放5遍。全省许多机关、厂矿、企业、学校、部队和农村,用收音机直接收听,或通过扩音器转播电台的《广播体操》节目,组织本单位人员做广播体操。
  1953年11月29日起,《广播体操》节目1天播2次,每次播3遍计15分钟。1955年4月11日起,一天广播3次,即6∶05、6∶45、7∶20,每次10分钟。1963年11日起,改为每天播1次,每次5分钟。1967年2月6日停办。
  1972年12月20日,《广播体操》节目恢复,改在9∶30~9∶45播放。国务院曾发出关于在政府机关中开展工间操和其他体育运动的通知,全国各机关干部、职工在工作时间内做广播体操,有了时间保证,广播体操在全省广泛推行。
  福建电台的《广播体操》节目,一直办到1988年底。
  5.广 告
  福建电台的《广告》节目创办于1951年3月5日,每星期一、二、四、五和星期日在17∶40播出,每次约5分钟,当时叫《听众服务及广告》节目。同年10月起,该节目每天安排1次。广播电台举办《广告》节目的目的,是沟通产销、活跃经济、促进生产、指导消费。
  50年代初,由于福建经济不发达,加上交通不便,商品流通不活跃,广告业务不多,《广告》节目于1951年12月停办。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980年元旦起,福建电台开设《广告·音乐》节目,每天广播6次,每次5分钟。《广告·音乐)节目一开播,就承接国外广告业务,每天6次利用正点报时播瑞士《铁达时》钟表广告,连续播3年。这是福建电台第一次播送外商广告。
  《广告》节目,既是经营项目,又是宣传节目。福建电台在《广告》节目中,注意节目的思想性、政策性,在讲求广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尽量注意艺术性和知识性、趣味性。
  1982年12月15日到1983年1月31日,福建电台与全国29个省(市)电台联合举办《全国优秀名牌产品联播》节目。该节目共承接播送省内外422个荣获省优以上产品的厂家广告,其中福建的厂家有19家。通过这一名优产品节目联播,对企业界争优质、创名牌、促生产,起了舆论引导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代,广告的重要性不易为人们所认识。80年代初期,广告业务开展比较困难。1984年,针对人们对《广告》节目认识不足的情况,福建电台把《广告》节目改为《经济信息》节目,即厂家的广告放在《经济信息》节目中播出,每天广播6次,每次5分钟。
  1984年前后,福建电台派人四出开辟广告来源,还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经济信息网,发展数十名经济信息通讯员,并与中央台和各兄弟省台建立横向联系,逐步打开广告业务的局面。同时,还选择一些收效比较显著的广告作典型,开广播广告的座谈会,请省领导出席讲话,扩大广播广告宣传的影响。
  1988年,福建电台广告业务有比较明显的发展,年收入达66万元,占电台全年预算外纯收入130.87万元的50%强。广播广告的时间也逐年增加。1990年,福建电台《广告》和《经济信息》节目,一天安排8次,每次5分钟。其中:《广告》6次,《经济信息》2次。有些节目的开头或结尾,也插播应厂家要求播放的广告。
  6.信息服务
  福建电台早在1950年1月就举办《行情》节目,每天22∶45~22∶55广播当天的主要商品行情。
  1950年4月10日起,《行情》改名《商情》,每次广播20分钟。同年9月,增办《外汇牌价》节目,和《商情》合并,定名《外汇牌价、商情》节目,每次20分钟。以上这些经济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金融、外贸和其他有关部门的需要。1952年11月12日起,外汇牌价节目停办,单报商情,每次10分钟。1953年2月13日,《商情》节目停办。
  随着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福建电台于1980年元旦起,恢复《外汇牌价》节目,每天10时正点播出。1982年7月,恢复商情节目,定名《商品信息》,每天广播4次,每次5分钟。《商品信息》节目里,设有《市场动态》、《市场预测》、《新产品橱窗》等栏目。1984年6月11日起,《商品信息》节目撤消,改为《经济信息》节目。
  1988年5月2日起,福建电台在办好《经济信息》节目的同时,增办《信息服务》节目。每天在黄金时间段播出4次,即第一套节目的7∶15,第二套节目的6∶20、11∶00和19∶30播出,每次10分钟。《信息服务》节目以传播经济信息为主,兼播一些厂家的产品介绍。有些经济主管单位的情报所、信息咨询中心、大商场还指定专人收听、记录《信息服务》节目的内容。据统计,该节目从开办之日到1990年底,不到3年时间,一共播出各类信息5万多件,大部分信息都是主管部门、工矿企业和大商场提供的。许多单位不仅提供信息,还主动给予经济赞助。
  7.听众服务
  福建电台的《听众服务》节目创办于1951年3月5日,每天17∶40播出,每次15分钟。《听众服务》节目的任务是,向听众介绍和解答有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和问题,设有《书刊评介》、《收音员联络时间》、《通讯员联络时间》等栏目。1958年9月停办。
  1963年5月6日开始,《听众服务》节目恢复,改为《广播与听众》节目,每天播1次10分钟。主要内容有:介绍收听广播的常识和无线电常识;答复听众提出的带有共同性的问题。该节目还设置《听众点播音乐》栏目。
  1964年5月4日起,《广播与听众》节目改为《听众联系时间》,每天2次,每次5分钟,其中1次用福州话广播。1965年3月起,只设每星期1次35分钟的《听众点播的音乐》节目。1966年9月5日起停办。
  1984年6月11日起,《听众联系》节目恢复,每逢星期日安排2次(其中1次为重播时间),每次10分钟。
  1985年,《听众联系》节目又改为《广播与听众》节目,每星期日在两套节目里播3次(重播2次),每次10分钟。《听众点播的音乐》节目,每星期日播3次。其中:60分钟的播1次,30分钟的播2次。
  1988年5月2日起,《广播与听众》节目,逢星期日在两套节目里各播2次,每次20分钟;同时增设《听众之声》节目,在星期日第一套节目播1次,第二套节目播2次,每次40分钟。
  
  

2/9/2007 12:54:22 AM

新闻和新闻性节目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从开始播音的第一天,就用普通话、福州话和厦门话播送消息、宣传政令。1949927104,先后开办《评论》节目和《新闻》节目。至50年代初,自办的新闻类节目有:《新闻》、《评论》、《评论通讯和综合报道》、《福建日报摘要》、《记录广播》、《广播大会》等。

《记录广播》开办于19501120,每天广播1小时半。当时,福建交通非常不便,报纸发行很慢,《记录广播》是基层各级干部和群众获得上级指示、新闻信息和灾害性天气预报,以推动中心工作、指导生产的重要渠道之一。《记录广播》初期仅供各地收音站抄收后出黑板报、油印报和“土广播”用,以后主要供各地、县报抄收转载。

《广播大会》是一种把广播和大会密切结合起来、适用于现场报道大规模群众集会的独特的新闻报道形式,它能使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参加的群众集会,上下呼应,产生强烈的舆论氛围,有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1951423,福州市举办“福建人民控诉美、日、蒋罪行,反对美国武装日本广播大会”,福州市区有几十万群众参加,大会从2318时开到深夜24时,又从2819时开到2230分,两个晚上共开会9个半小时。到大会要求发言控诉和送决心书的有533人,大会还收到慰问信千余封,接到长途电话和市内电话751次。福建台全程报道了这次大会,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应。

1953年,大规模的计划经济建设开始,福建电台《新闻》节目以贯彻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为重点,大力宣传为实现总路线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宣传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及其取得的成就。国家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重点项目——鹰厦铁路工程进展各个重要环节,福建电台都及时播发新闻和现场录音报道。1956年,播发《钢轨铺上集美海堤》、《鹰厦铁路全线建成通车》等几条录音新闻,在当天传送给中央台向全国广播。

1957年,福建电台新闻节目曾一度集中宣传大鸣、大放、大辩论,报道各地“反击右派言论”、“深挖右派”的情况和“战果”,把一些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当作“右派进攻”予以“揭露”,助长了反右扩大化的错误。从1958年开始,《新闻》节目集中宣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宣传“放卫星”,“打擂台”,鼓吹高速度、高指标,把持不同意见的人指责为“观潮派”、“秋后算账派”,提出“拔白旗,插红旗”,报道中出现严重的浮夸风和片面性。

1958823,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福建电台新闻节目及时作了报道,并揭露美国增兵台湾海峡,侵入中国领海的严重事件,鼓舞前线三军士气,教育全省人民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对敌斗争。

195891起,方言《新闻》节目取消,16次新闻全用普通话广播,每次10分钟。其中:中午新闻以城市听众为对象,并以工矿企业和商业职工为主;早、晚新闻面向全省听众;晚上最后消息,以城市听众为主。早、中、晚听众都可以听到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重要新闻。这一时期广播形式有所突破,实况广播、录音报道、专题广播、广播大会等具有广播特色的新闻形式,数量和质量都有提高。1959年夏收时节,福建电台夏收报道组首次从早稻收割最早的云霄县发回夏收现场口头报道,时效强,音响效果好。

1961年,编辑部总结“大跃进”宣传中的经验教训,制定改进宣传的意见,提出编辑、记者要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各项报道要实事求是,提高报道质量。新闻类节目强调抓典型、抓关键、抓言论、抓方向性问题,提高新闻的思想性和战斗性。19635月,开办以典型宣传为主的《福建各地》节目,反映福建城乡面貌的变化。这一新闻性节目题材广泛,具有广播特色和地方特色。1963年,地处闽南九龙江下游的榜山公社遇到严重春旱,上游几个大队发扬共产主义风格,让九龙江水淹没本队的大片土地,把水引到下游,解救受旱的农田。在夺取晚季丰收的节骨眼上,榜山公社翠林大队让出自己急需的水、肥和秧苗,支援邻近受旱严重的社队。1230,《福建各地》节目在榜山公社喜庆灾年夺丰收的时候,详细报道这一情况,称誉体现舍己为人、顾全大局的共产主义精神的“榜山风格”。“榜山风格”经新闻媒体宣传后,不仅在农村影响很大,在城市以至全国也广为传颂。1964年开始,福建电台新闻节目出现批判“三自一包”和“割资本主义尾巴”等严重伤害农民积极性的报道。特别是社教运动开始后,《新闻》节目宣传社教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宣传阶级斗争的内容逐步增加并“升温”。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福建电台《新闻》节目连续播送全省各地批判“修正主义路线”、声讨“牛鬼蛇神”的文章及讲话录音等。1967316起,《新闻》、《新闻和报纸摘要》和《福建各地》等节目停办转播中央台节目。19693月,《新闻》节目恢复。1975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福建电台《新闻》节目按照邓小平关于“对各项工作要进行全面整顿”的指示,连续报道工业、农业、财贸等方面经过整顿出现的典型,批判资产阶级派性。不久,又按上级指示宣传“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反复辟回潮”,宣传“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在社会上造成很坏的影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福建电台的《新闻》节目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宣传报道内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宣传报道思想从“突出政治”转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宣传报道形式也从报纸的“有声版”转向按广播规律和特点办事,“坚持走自己的路”,并恢复“本台评论”,加强舆论引导;新闻稿源从“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依靠《福建日报》,转向主要依靠电台编辑、记者自编自采。

19796月,《福建各地》节目恢复。1980年元旦起,增加一段5分钟的《简明新闻》。原来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改为《本省新闻和报纸摘要》,不再重播中央台已经播过的国内要闻,只摘编《福建日报》、《福建侨乡报》、《福建科技报》3家报纸当天刊登的重要新闻和言论,以及电台自己采编的新闻或评论,办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消息和言论总汇。

1983年,福建电台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增加新闻播出次数,全天广播12次,并做到“短、新、快、活”,发挥广播的特色,“扬独家之优势”。1986年,《新闻》节目播出福日公司日方总经理葛山靖夫谈福建投资环境变化的录音访问,被日本NHK电台翻录回去广播。

1987年开始,福建电台先后开设《来自兄弟省市的消息》、《空中文摘》等节目,介绍全国各省市和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信息,“汇天下之精华”,充实福建电台《新闻》节目。

19885月起,福建电台每逢星期日举办160分钟的《经济潮》节目,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加大经济宣传的力度。该节目着重报道福建省经济建设的新成就,宣传经济体制改革出现的新事物,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商品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的观念上的变化等。

福建电台在新闻改革中特别强调:新闻节目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扩大报道面,增加新闻的可听性。1988年,先后播出的《316次列车停开整顿引起强烈反应》、《令人胆战心惊的敲诈勒索》两条新闻,获得全省优秀广播节目二等奖;播出《福州‘6·9’投毒大案》的连续报道,受到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的表彰,且都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198915,《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发表该报记者报道,称赞福建电台《新闻综合》节目,“因敢于揭露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勇于批评不正之风而深受全省人民的喜爱”。

1991年,厦门经济特区创建10周年,电台派去3批记者,写出近百篇反映特区建设新貌、经验和先进人物的消息和专稿。从19928月开始,福建电台在早新闻中,开辟《八闽来风——改革开放系列报道》专栏,对闽东沿海船工北上独联体、南下海南岛,拓展船运业,山区农民发展食用菌,打入国际市场;对素有“小上海”之称的涵江区开辟商业批发中心、农贸市场、针织品街;对“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市嫁接外资、转换机制,建立起规范化的工业小区,使众多的乡镇企业走上集团企业道路等进行系列报道,反映福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鼓舞下,加快发展经济的新举措,改革开放取得的新成就,受到好评。

199310月,福建电台进一步深化改革,原有第一套节目继续保留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呼号,新建立福建经济广播电台和东南广播公司两个台。福建电台以新闻和新闻性专题为主,每天从8时到23时,逢正点播出的新闻有13次,采取新闻滚动播出,以争取时效。该台在早新闻板块节目分别开设《福建新闻》、《新闻追踪》、《八闽风采》、《新闻人物》、《天下纵横》、《882新闻热线》、《经济大观园》等栏目。福建经济台设有《经济新闻》、《都市商情》、《信息热线》等新闻性栏目。在新闻和信息节目里,突出经济报道和经济信息,并采用直播、开通热线电话、举办社会活动等形式,增强广播宣传的接近性,吸引听众参与。东南广播公司设有《新闻》、《东南快讯》、《新闻广场》、《海峡经贸》等新闻性栏目。所有新闻节目,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握“团结、稳定、鼓劲”的宣传基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2/9/2007 12:55:40 AM

专题广播和特别节目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在固定的新闻节目以外,举办专题广播和特别节目,用比较充裕的时间,对重大事件、重大典型进行集中、连续的宣传报道,使之深入人心,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194910月,福建电台首次邀请著名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向全省人民作广播演讲。从那以后,遇有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电台就开办专题广播或特别节目。195131871520位人士到电台发表演讲,其中有省、市政府领导,有各民主党派和工会、农民协会、妇女联合会的负责人,还有劳动模范、学联和归国华侨代表等。50年代,张鼎丞、叶飞、方毅、陈绍宽等省领导和刘通、丁超五、林植夫等各民主党派人士,经常到福建电台直接向全省听众作广播讲话。

每年春节,福建电台都举办特别节目,邀请省领导向全省人民拜年,祝贺中国人民的传统佳节,报道节日坚持工作、生产的典型事例。元旦、“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也举办类似的特别节目。1956年春节,举办“向驻本省海防部队、铁道兵和支前民工致敬”特别节目,得到北京、上海、武汉、郑州、南宁、太原、成都、乌鲁木齐、鞍山、长春等许多城市电台的支持。闻名全国的工业劳动模范孟泰、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英雄黄继光的妈妈邓芳芝等在特别节目中作慰问讲话,全国许多著名演员表演了精彩节目。

5060年代,每年国庆节的省、市庆祝大会和群众游行,福建电台都要现场转播大会和游行的实况。

“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电台的专题广播只剩下两类:一类是有关“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一类是有关“革命大批判”的,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重要文件和文章》、《人民公社好》、《批林批孔》等。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福建电台的新闻性专题广播和特别节目恢复了生机和活力。197891528日省科学大会期间,电台举办历时14天的省科学大会专题广播,共播出专稿23篇,集中报道农业科技战线上的先进人物及其事迹。还根据福建的地理、气候特点,重点介绍山林、海洋、亚热带作物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及其经验,宣传科学技术为农业现代化服务和科技人员把福建农业搞上去的决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福建电台抓住各种机会举办特别节目,邀请福建省的主要领导项南、陈光毅、贾庆林、陈明义等向全省听众讲话。1990年到1994年,福建电台先后开辟《来自重点工程的报道》、《闽江流域经济开发系列谈》、《公路先行工程千里行》、《福建十年开发区系列报道》、《45年话沧桑》、《当代雷锋——陈善珉》、《人民的好儿子——原中共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系列报道》等专题广播和特别节目,给听众留下较深印象。

 

2/9/2007 12:58:19 AM

理论节目

 

 

福建电台最早举办的理论节目,是19506月按照中共福建省委决定开办的《社会发展史讲座》,以艾思奇撰写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为广播稿,同时播讲有关学习辅助材料。每逢星期一、四广播1小时。

195511月起,举办《政治经济学讲座》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讲座》,讲稿由中央台提供。19602月,福建电台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联合举办《广播学校》,系统地宣传毛泽东思想,联系实际选播毛泽东的有关著作。同年4月,开办《干部理论学习广播讲座》和《工人政治学习讲座》。19605月,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与福建电台在《干部理论学习讲座》中联合举办《保卫总路线,拥护大跃进、人民公社》等专题,由于片面强调高速度,批判“观潮派”、“秋后算账派”等,助长了浮夸不实之风。

19666月,《理论学习》节目撤销,新办《工农兵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专题节目,每星期播3次,每次30分钟;同时,每天播送《毛主席语录》,每次10分钟;还新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专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重要文件和文章》节目,每星期各播6次,每次30分钟。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建电台举办《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实际上是为“文化大革命”中推行的极左路线服务。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播送批判“左”的错误思想与拨乱反正的文章,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等。

197811月起,《理论学习》节目恢复,强调完整、准确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方针、政策。19801月,《理论学习》改为《理论与实践》,先后播出《经济责任制讲话》、《经济特区通俗讲座》、《宪法修改草案通俗讲话》等专题。198611月起,为了帮助干部群众学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决议》,《理论与实践》节目约请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撰写有关文章,具体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等。1987年,连续播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广播讲座。

19885月起,福建电台理论宣传节目大调整,原《理论与实践》、《理论信箱》节目合并为《理论与改革》,每星期广播6次,每次15分钟。设置的栏目有“改革之声”、“企业家天地”、“哲学漫话”、“理论信息”、“听众论坛”、“专题讲座”等。调整后的《理论与改革》,先后举办“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厦门经济特区十年纵横谈”、“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社会主义观念”等广播讲座,帮助广大干部和群众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分析有关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问题,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福建电台《理论与改革》节目从1991417日起,开辟由省电台社教部、北京市电台专题部和《福建通讯》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党旗颂》有奖征文专题,讴歌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同时,与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在《理论与改革》节目中联合举办“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专题,紧密配合全省城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理论与改革》节目于1994年停办。

2/9/2007 12:59:43 AM

对农村广播节目

 

 

福建电台的对农村广播节目始于195110月,当时叫《农民节目》,用福州话对福州方言地区农民广播。195341日起,在两套节目中同时开办《农民节目》,分别用普通话、闽南话和福州话向全省农村广播。每种话每天广播1次,每次1小时,文字和文艺各占一半。电台编委会确定:《农民节目》是省台的重点节目。

《农民节目》是以教育性为主,兼有新闻性、知识性、服务性、文艺性的综合节目。它的任务是:报道国内外大事,讲解有关政策,传播农业科学和卫生知识,紧密结合农村中心工作和农民思想实际,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农民节目》设有“老王讲时事”、“科学种田”、“新人新事”、“听众信箱”、“农村俱乐部”等相对固定的栏目,和为配合中心工作而举办的各种专题节目。

1953年,中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农民节目》集中宣传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各项政策、措施,尤其是通过对郑依姆、许章成、邱寿齐等几个省内最早试办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典型报道,用事实说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推动福建省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针对农民最关心的农业合作化问题,用农民最爱听的对话形式,设立“王书记谈互助合作”专题。农民听了这个专题后,纷纷给电台写信,有人还登门求教办合作社的经验。

19564月,《农民节目》改称《对农村广播》,全省各地广播站都转播这个节目。该节目抓住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做文章,通过典型事例,夹叙夹议,用农民乐于接受的说新闻、对话、谈心会、录音报道等多种形式播讲,让农民爱听、听得懂、听得进去。著名农业劳动模范郑依姆、黄宝洛等,经常给电台写稿或到电台发表广播讲话。他们既是《对农村广播》节目的热心听众,又是积极参与者。

《对农村广播》节目从50年代中期开始,就注意抓典型特别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典型,如福州市郊后屿农业生产合作社、闽侯县城门农业社、龙海县莲花农业社和顺昌县建锋农业社及其领头人郑依姆、黄海澄、邱寿齐等。还有农业夺高产的龙海县山后大队,科学种田的福清县音西大队,开发万宝山的诏安县太平人民公社,绿色金库南平市王台公社,渔业先进单位连江县东升渔业大队;育种土专家陆财、王茂玉、黄宝洛等;还有发扬共产主义风格的龙海县榜山公社、南平市溪后伐木场,艰苦创业的建阳县楮林山耕山队、松溪县大南山耕山队等。有的组织专题连续报道。

《对农村广播》节目在“大跃进”中也曾助长农村中的浮夸风、瞎指挥风和平调风。

1960年末和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紧急指示信》和制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福建电台《对农村广播》节目,积极宣传各地贯彻“八字”方针,和为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指标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取得的成就;宣传人民公社“以队为基础”,生产队自主经营,因地制宜恢复和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的典型。1963年,《对农村广播》节目配合农村社教运动,宣传阶级斗争,“刹资本主义倾向”、“割资本主义尾巴”,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19668月,《对农村广播》节目增加客家话和莆仙话两种方言广播。19678月,《对农村广播》停办。19692月复办,节目名称先后改为《全省各地广播站联播节目》、《对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广播节目》,宣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也播发一批“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和“以粮为纲”的典型和经验。

1977年,《对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广播节目》重新定名为《对农村广播》。经过拨乱反正,节目逐步恢复“面向农村,服务农民,推动农业生产”的老传统,强调把握农民对象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进行宣传。从节目内容、栏目设置,到编写形式、播音腔调,都要求适合农民的胃口。该节目举办的“政策问答”、“农业科技”、“致富之道”等,和为配合中心工作设置的各类专题,适合农民的口味,效果较好。1979年秋天,开始举办“加快农业发展步伐”专题,通过讲解政策和典型报道,全面解释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政策,和四川、安徽等省一些地区率先实行包产到组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的新景象,在农村中产生较大的反响。《对农村广播》还在“听众信箱”栏目里,针对农村改革中农民的疑虑和执行政策中的问题,释疑解惑,消除农民的思想顾虑。“听众信箱”还帮助听众解决恋爱、婚姻及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成为听众的“知心朋友”。

《对农村广播》的“农科技专题”倍受农民青睐。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后,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高涨,听众纷纷给电台写信,称赞“农科技专题”是“农家顾问”,建议把播出稿编印成书发行。“农科技专题”曾作为1983年度福建电台的好专题,选送到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1984年,农林渔业部领导称赞福建电台编印的“农村科技广播”是“广播与出版相结合的刊物”,要福建电台农村部派人到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的“全国农业科技期刊经验交流会”上作重点发言。

19885月起,《对农村广播》节目以增加信息,加强服务,扩大交流为重点,作进一步改革,提出“要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取消福州话和闽南话的《对农村广播》,单用普通话广播,每天广播4(其中3次为重播时间),每次20分钟。1989年,福建电台在节目改革时强调:《对农村广播》节目,是面向全省农村听众,宣传农村政策的讲坛,介绍农村新人新事的画廊,向农民提供信息的窗口,传授科学技术、法律、卫生知识的园地。

1989年,由省农业厅等8个单位联合举办《全国农村改革与形势大展播》,历时10个月,在全省农村形成形势教育的气候。1990年,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农口等12个单位,联合举办为期11个月的“全省重视农业”系列广播。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贾庆林称赞这个系列广播“对动员全省上下、各行各业,都来支持福建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19915月起,由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省农委、省科委和省电台等13个单位牵头,联合举办《全省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栏,到年底共播发专稿130多篇。

1994年元旦起,《对农村广播》节目改为《随身听世界——城乡综合板块》,主要播送城乡快报、凡人凡事、国事家事、气象与农事、“882农民信箱”等内容。

2/9/2007 1:00:18 AM

工人节目

 

 

《工人》节目创办于19501月,是50年代初福建电台的主要节目之一。除报道新闻外,设有“老林讲时事”、“李大姐谈生产”等栏目。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全省工业战线上的广大职工,系统地宣传、解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工业建设方针和任务,及时反映福建工业生产和技术革新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以及工业生产和工作的经验等。19548月,《工人》节目停办,改为不定期举办职工专题节目,如1955年举办《向职工宣传五年计划》,1958年举办《工业》,1960年举办《工人政治学习讲座》,1990年前后举办《来自重点工程的报道》、《公路先行工程千里行》专题节目等。
2/9/2007 1:01:12 AM

科学与文化节目

 

 

195544开办,时称《科学知识》,每星期1次,每次20分钟。1958630起,改称《科学与技术》,每星期4次,每次10分钟。该节目是为适应技术革命而举办的,主要任务是向听众介绍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术革命中的创造发明,帮助听众破除迷信,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

1960328起,《科学与技术》改称《科学与文化》。它的任务是通俗地讲解包括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和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有关的科学知识;介绍福建人民革命斗争事迹和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以及书刊、工艺美术和土特产品;同时,还介绍和解答一些有关日常生活的知识等。19655月停办。

197858,《科学与文化》复办,设置的栏目有:科学知识、科学史话、科学珍闻、历史典故、名胜古迹、工艺美术、戏曲知识、体育知识等,每星期播出3次,每次20分钟。

198410月,科学与文化的内容分开编排,设立《科学园地》和《文体生活》。《科学园地》节目除了普及科学知识外,增加了科技政策、科学方法、科技工作经验等内容,使科普宣传更具有时代特点,增强科普宣传的实用性和服务性。《文体生活》节目以普及文化知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主要介绍有关文化、体育、卫生的知识,报道群众性文体活动的情况及其成绩,表扬文体战线上的优秀人物及其事迹等。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开展旅游活动,《文体生活》节目还组织播放一批介绍福建旅游景点的文章,如:《妈祖及湄洲岛妈祖庙》、《东南沿海雄关——崇武古城》等;19874月间,连续广播《徐霞客与福建》专题,系统介绍古代旅行家徐霞客在福建的游览考察活动。

19885月,《科学园地》、《文体生活》两节目并入《社会之窗》。该节目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法制等方面的热门话题和有关知识为主要广播内容,设置的栏目有:“家庭教育”、“校园内外”、“体坛纵横”、“文化广场”、“大众卫生”、“科技走廊”、“法制园地”等。《社会之窗》节目分别在福建电台第一、二套节目里播出,每次广播20分钟。1991年,《社会之窗》节目开辟两个较有影响的专栏,一是不定期的“先锋颂”,一是固定每星期广播1次的“光辉七十年”。“先锋颂”专栏共播出56期,宣传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条战线的模范共产党员、基层党支部先进典型62个;“光辉七十年”专栏共播26次,详细讲述中国共产党走过的70年光辉历程。

1994年,福建电台采用板块节目形式编排播出,《社会之窗》节目撤销,有关内容融入各板块节目,在《经济新干线》板块里设“知识问答”、“名家访谈”栏目;《时政综合》板块里设“科技掠影”、“空中体坛”、“法律与社会”等;经济台在《都市广场》板块里设“门诊热线”;东南广播公司在《金色夕阳》板块里设“养生之道”、“寻医问药”;《女性天地》板块里设“美容有术”、“婚恋心理”、“健美韵律”等。

2/9/2007 1:01:40 AM

广播教学节目

 

 

福建电台最早举办的广播教学节目,是195111月开办的《普通话讲学》节目,每星期播3次,每140分钟,共举办3个月。

50年代初,全国兴起学俄语热,福建电台与福建师范学院外语系于19535月开始,联合举办《俄语广播讲座》。由福建师范学院俄语教师波波夫授课,每节课30分钟。该讲座是福建电台第一个外语教学节目。

1956年到1958年,先后举办《普通话语音讲座》、《汉语拼音字母教学讲座》,积极配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推广汉语拼音工作。

1962年到1963年,举办《普通话教学》节目,每星期安排2天,每天2次,每次40分钟。

196454起,《俄语广播讲座》停办,改办《英语广播讲座》,196695停办。

197371起,福建电台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建新华书店联合举办《业余英语广播讲座》,在一年半内学完初级课程。到1980年,共举办5期初级班、3期中级班。1980年以后,改为《英语教学》。

19809月,福建电台的《日语教学》节目首次开播,分为288讲,每星期播2讲,办到19836月。19837月开始,又重播一遍。

198411月,胡乔木给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写了一封关于推广普通话的信。项南作了批示:“多讲普通话,少讲地方话”,要求在全省范围内更有效地抓好推广普通话工作。电台据此于19859月举办《普通话教学》节目。节目的整套教材由福建电台播音部编写,播音员播讲。教材内容以系统讲授标准的汉语拼音为主,用相当数量的标准普通话词语带读来纠正方言音的普通话,指导福建方言地区的群众学好汉语拼音,学好普通话。该节目于198612月播完。

19871989年,电台根据全省开展专业技术职务改革工作的需要,先后开办《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英语广播函授教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英语广播函授教学》和《中级日语广播函授》、《生活日语会话》节目。省职称改革办公室规定,凡是参加福建电台广播函授教学讲座学习的福建学员,经过考试合格,可领到晋升中级职称外语免试的结业证书。参加中级英语广播函授的学员有8600多人,参加高级英语广播函授的学员有1000人。参加中级日语广播函授的学员有4000多人。

1994年,福建电台举办《大家说英语》和《日本语教程每日日语》节目,每天各广播1次,每次30分钟。

2/9/2007 1:02:13 AM

对台湾广播节目

 

 

福建省是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之一。中共福建省委台湾工作委员会、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对台湾广播》节目于19508121302230正式开播。这是继华东人民广播电台之后举办的全国第二家对台湾广播。节目以台湾国民党军政人员为主要对象,并兼顾台湾民众。开设有“新闻”、“伟大的祖国”、“对国民党军政人员讲话”3个栏目,使用普通话、厦门话、客家话播出,每天1次,60分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陈绍宽、省政协副主席刘通等都曾作广播讲话。

依据对台湾广播统归华东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精神,福建电台《对台湾广播》节目于1952年底停办。

195961622102240,福建电台开办《对马祖地区广播》,每天使用普通话广播1次。1960516,这个节目更名为《对金门马祖地区广播》,每天使用普通话广播4次,每次30分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告台湾同胞书》和两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再告台湾同胞书》4篇重要文告的精神,《对金门马祖广播》抓紧宣传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决心;报道祖国大陆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突出介绍台胞祖籍地福建的新面貌,邀请各界爱国人士撰写文章或作广播讲话。19621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来闽视察。电台邀请原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翁文灏作广播讲话,着重揭露美帝国主义企图从国共两党的历史纠纷中插进一只手,命令中国人做这样,做那样,这是损害中国人利益,决不能上当。还广播茅以升的《从福建桥梁建设看我国人民的智慧》、汪胡桢的《福建水利建设成果大》、王历畊的《返回故乡古田观感》等广播稿,向台湾同胞介绍祖籍地福建的新貌。广播还以典型事例,宣传“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一切爱国者都有出路”的政策。19636月,邀请驾机起义归来的原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徐廷泽作广播讲话。之后,以宣传徐廷泽的爱国主义行动为中心,结合报道国家公安部两次公布东南沿海军民全歼美蒋武装特务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击落美制蒋机的重大胜利,以及金门和云南境外国民党军人员投诚归来等消息,并广播人民政府对国民党海、空军人员起义、投诚奖励、联络办法等有关政策。

《对金门马祖广播》节目于19671月因“文化大革命”停止广播,1972515恢复播出,每天用普通话广播4次,闽南话广播3次,每次30分钟,仍为综合性专题节目。1973101,开办“台湾海峡地区天气预报”节目。台湾渔民反映,大陆预报不但准确,而且能及早提醒海上船只,在台风到来时有充分的走避时间。这期间,除正面宣传祖国大陆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报道在“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政策引导下,爱国者团结起来为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的人与事,还加强言论工作,有针对性地揭批那些坚持搞分裂、极端顽固的“台独”分子的言行。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为适应新形势,《对金门马祖广播》节目开始作重大改革。198271,恢复使用《对台湾广播》名称,以竭诚为台湾同胞服务,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为宗旨,高举爱国统一旗帜,变“向您宣传”为“为您服务”,改变过去采用综合性专题节目的编排方式,举办“新闻”、“祖国建设”、“故乡与亲人”、“唐山风情”、“空中邮路”、“文艺”专题。采用播音员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主持节目播出的尝试。这种编播合一的节目主持人一出现,就得到台湾听众的喜爱。1985930,把原来分散为8次广播的半小时广播节目,改为集中在2200100800900的两个时段广播,增办“听众服务台”、“台胞祖地”、“八闽新闻”、“九州新闻”。198711月,针对台湾当局开放部分民众赴大陆探亲的新情况,又相继开播“说说心里话”、“渔民之友”和“旅游天地”3个栏目。“听众服务台”节目主持人吴燕(吴雪六),经常收到听众来信,或接受回乡探亲、旅游的台湾乡亲的问候。台胞称赞她主持的节目内容丰富,播讲和气又亲切。19924月,先后创办《海峡俱乐部》、《看福建》两个大板块主持人节目。台湾听众称赞大板块主持人节目《看福建》办得好。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对台广播迈出新的步伐,进入新的时期。《对台湾广播》节目以宣传《告台湾同胞书》为起点,对《告台湾同胞书》,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致台湾同胞春节慰问信,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等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重大事件,都专辟时间连续广播几天。并就海峡两岸通邮、通商、通航,开展科技、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活动举办专题广播。在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除广播全国以及重点省、市的纪念活动外,还邀请爱国民主人士傅柏翠、杨立、陈希仲、钱履周撰写《只有接受和谈,实现祖国统一,才是符合孙中山先生的主张》、《从两次国共合作得到的启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寄语在台湾的黄埔军校校友》等广播稿,回顾历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对挽救民族危亡,给国家民族带来的兴旺发达的重大意义和作用。19821月,邓小平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含义作进一步阐明的讲话,广播节目都及时突出地予以报道。

在深入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同时,《对台湾广播》节目加强对祖国大陆建设,特别是台胞祖籍地福建建设新貌的报道,注意报告家乡亲人的近况和家乡见闻。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前后,对台湾广播了《福州40年巨变》、《开拓前进中的厦门》、《高速发展的福建电力工业》等专题,并介绍顺昌水泥厂、水口水电站、福建炼油厂以及一批全国重点工程。新春佳节播出《佳节乡音》专题,报道去台人员家乡新貌,转达亲人思念之情。加强“空中邮路”栏目,采取按市、县编排家信、寻人启事的播出方法,方便台胞收听、转告。1982115,漳州专题《高堂老母呼儿声》里,安排几位80高龄老母对旅居台湾儿女的录音讲话。95岁杨素兰的讲话,言语不多,情深意切。她的儿女听了广播后,即来信回答老母的问话。台湾听众周秋安,收听到失散40多年的哥哥、弟弟对他的录音讲话后,漏夜给他的兄弟写信说:“大陆电台为两岸同胞尽心竭力,深得敬重。为骨肉团圆之义举,铭记五内。”一位居住台北的福建东山籍林先生听到家乡报道《今日西埔镇》,当即录了音,邀在台乡亲听录音,谈家乡,忆往事,以解乡愁。《对台湾广播》还开展特约广播,与要求咨询者商约提供服务内容、广播时间,如期提供服务。

《对台湾广播》针对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及岛内“台独”势力膨胀的情况,加强言论工作,批判台湾当局的“一国两府”、“一国两区”、“对等政治实体”、“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及其推行的“弹性外交”、“务实外交”政策和包庇、纵容“台独”的行径以及“台独”的论调。《李登辉的“爱”与“恨”》、《一份强化“两个中国”的说明书》就是两篇质量较高的广播言论稿。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在台湾岛内有较好的影响。19877月,对台湾广播部依据反馈的讯息,陆续选编印发《对台广播效果一百例》、《对台广播效果五十例》小册子。该部因工作成绩优异,先后多次获得全国新闻先进集体、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1993年元旦,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福建电台在对台湾广播部的基础上组建的对台专用频率的东南广播公司正式播音。公司以竭诚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以及东南亚地区侨胞服务,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为宗旨,全面调整节目结构,设置《清晨好时光》、《东南经济网》、《生活交响》、《跨越彩虹》、《闽南话广播》以及星期日特别节目《早安!星期天》、《东南度假村》、《今天我休息》、《假日游乐宫》、《华人世界》和《激光音乐厅》、《梨园剧场》12个板块节目。1994年春,增办《东南报道》、《585信息网》等节目。每天广播10小时,使用普通话、闽南话广播。

2/9/2007 1:02:38 AM

对华侨广播节目

 

 

福建省旅外华侨遍及五大洲,而以东南亚为最多。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与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对华侨广播》节目于1984102开播,使用普通话、闽南话两种语言,每周播出4次,每次15分钟。它以东南亚的福建省籍华侨为服务对象,也兼顾本省的归侨、侨眷。这是全国省级广播电台举办的独家对华侨广播节目。该节目依据“立足本省,面向华侨”的编辑方针,使用新闻报道或举办专题广播,介绍福建各地侨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开播后,连续播出《介绍厦门经济特区》专题,系列报道《闽南三角地区开放县》,记者专访《侨乡明珠——石狮》等。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的日子里,该节目介绍东南亚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事迹,广播了《马来亚华侨对祖国抗战的历史贡献》、《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的故事》、《新加坡、马来亚抗日义勇军》以及《新加坡华侨抗日英雄林谋盛》等稿件。

1985104,《对华侨广播》节目调整广播时间,每日广播3次,每次15分钟。举办系列节目《中华纵横谈》、系列报道《千里闽江》和《八闽侨乡行》有奖征文广播。《中华纵横谈》系列节目开播于1987116,以帮助侨胞特别是第二、三代华裔了解中国悠久历史和壮丽河山。198828,推出《千里闽江》系列报道,旨在让海外侨胞更好认识福建的今天和明天。198852,《对华侨广播》节目停办。
2/9/2007 1:03:34 AM

对华侨广播节目

 

 

福建省旅外华侨遍及五大洲,而以东南亚为最多。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与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对华侨广播》节目于1984102开播,使用普通话、闽南话两种语言,每周播出4次,每次15分钟。它以东南亚的福建省籍华侨为服务对象,也兼顾本省的归侨、侨眷。这是全国省级广播电台举办的独家对华侨广播节目。该节目依据“立足本省,面向华侨”的编辑方针,使用新闻报道或举办专题广播,介绍福建各地侨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开播后,连续播出《介绍厦门经济特区》专题,系列报道《闽南三角地区开放县》,记者专访《侨乡明珠——石狮》等。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的日子里,该节目介绍东南亚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事迹,广播了《马来亚华侨对祖国抗战的历史贡献》、《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的故事》、《新加坡、马来亚抗日义勇军》以及《新加坡华侨抗日英雄林谋盛》等稿件。

1985104,《对华侨广播》节目调整广播时间,每日广播3次,每次15分钟。举办系列节目《中华纵横谈》、系列报道《千里闽江》和《八闽侨乡行》有奖征文广播。《中华纵横谈》系列节目开播于1987116,以帮助侨胞特别是第二、三代华裔了解中国悠久历史和壮丽河山。198828,推出《千里闽江》系列报道,旨在让海外侨胞更好认识福建的今天和明天。198852,《对华侨广播》节目停办。
2/9/2007 1:05:10 AM

文艺节目

 

 

福建电台的文艺广播,起步于有选择地播送旧唱片,接着编排播出解放歌曲唱片,邀请业余演出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政治部文工团等来台演唱、演奏直播。1950年下半年,福建电台购置钢丝录音机,开始请福州、闽南地区民间艺人来台录播评话等,进而组建福州方言业余演唱小组(后两易其名为:福州广播闽剧团、福州方言业余说唱队)。为配合宣传演唱文艺节目,19501120开播第一个自办的《评话》节目。19506月,福建电台文艺组成立,开始固定文艺节目的广播时间。

195411月,第二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传达苏联广播工作经验。福建电台借鉴苏联电台经验,提高文艺节目在全部广播节目时间中的比重。当时统计表明:福建电台平时文艺节目时间占总广播节目时间的50%,遇上节假日部分文字节目停播,文艺节目则占到总广播节目时间的70%80%。为充实文艺节目,福建电台文艺组加强对福建民歌、民乐、地方戏曲的采录工作;经常组织专业演员、学校师生演播文学作品;同时积极参与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牵头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交换、翻录文艺节目活动。在后来的3年内,逐年增办二三个挂牌文艺节目,诸如,《闽南地方戏曲》、《闽南方言说书》、《诗歌朗诵和歌曲》、《教唱歌》、《音乐歌曲》、《广播剧》、《小说广播》、《电影录音剪辑》。文艺编辑、台湾著名老艺人兰波里播讲的闽南方言说书《海上夜行记》、《东海好汉》、《不让大鱼跑掉》、《三更半暝摇橹声》和《临时保管员》、《从“弯路”走到“直路”》等配合对敌斗争和农业合作化宣传的曲艺节目,受到闽南方言地区听众的欢迎。古老曲种南曲通过音乐节目的播出,增强了在全国的知名度。南曲著名曲目《梅花操》、《八骏马》、《汝因势》和民间乐曲《北上小楼》、《粉红莲》、《芗剧音乐联奏》等都成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兄弟省、市广播电台广播保留的曲目。《北云下山》、《翠裙腰》、《万象巍巍》、《汝因势》等还灌制唱片行销国内外。

1957年反右派斗争后,文艺政策受到“左”的思想影响。福建电台文艺广播也一度忽视文艺创作规律,影响节目质量。

1958416,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在第五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上提出,文艺广播可以由传统节目、现代的优秀节目、配合政治中心工作的节目三方面构成,称之为文艺节目编排的“三三制”。1962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明确指出,文艺节目可分为“有益的”、“无害的”、“有害的”3种。前两种可播放,后一种禁播。福建电台文艺广播遵循这些原则编排、取舍节目,有效抵制文艺工作中“左”的干扰,文艺广播工作人员较好地把握方向,增强文艺广播宣传的社会效果。

19588月,福建电台文艺广播部建立。依据中共中央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拓宽文艺采录门路,强化节目的加工、编辑工作,并着手筹办对象性文艺节目。从当年2月起,相继开播《每周一歌》、普通话《农村俱乐部》、福州话《农村俱乐部》和《为部队举办的文艺节目》(196356更名为《海防战士俱乐部节目》)、《为工人举办的文艺节目》,还为文学爱好者举办《解放以来的优秀文学作品专题广播》和《长篇小说连续广播》。特别是217开播的《每周一歌》,这道带有导向性的节目一出台,就受到听众的青睐。195911,由文艺广播部承担筹建的福建广播文工团成立。接着,组建起单管编制的管弦乐队,提高了文艺节目的创制能力。福建广播文工团录制的福建电台第一个广播剧《向秀丽》,于1960年春问世。到1960年底,文艺广播会集音乐、戏曲、文学、综艺和广播剧5大门类节目,地方特色也大为加强。

196312月、19646月,毛泽东关于文艺的两个批示相继发表,文艺领域“左”的思潮又渐占主导地位。福建电台文艺广播的道路越走越窄,停办了已坚持活动13年的福州方言业余说唱队。

“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建电台文艺节目资料库17年来辛勤积存的节目磁带和唱片,90%以上被诬蔑为“大毒草”而遭销磁、砸毁。文艺广播部的编辑、记者留下3人外,全部被下放农村“接受再教育”。文艺广播里只剩下8出“样板京剧”、8首革命歌曲和一些《毛主席语录》歌。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建电台文艺广播重整队伍,经拨乱反正,多方努力,重建了文艺节目资料库。文艺广播冲破10年禁锢,为优秀文艺节目恢复名誉,率先复播福建优秀的民间歌舞《采茶扑蝶》、民乐曲《花灯》。同时独家播放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残害革命干部罪行的歌剧《星光呵,星光》。

1980年元旦开始,福建电台恢复、增办了具有本省地方特色的《听众点播的音乐节目》、《闽剧专题》、《相声与音乐》。1981年相继开办《作品欣赏》、《当代诗坛》、《中外著名散文诗歌欣赏》系列节目。1982年元旦开播融新闻性、知识性、欣赏性于一体的《空中闽剧院》、《闽剧唱腔广播讲座》、《越剧爱好者》节目。来年,推出《评话唱》、《小说广播剧连续广播》、《闽南地方戏曲》,以及《外国音乐》、《外国轻音乐》、《外国歌剧选曲》和《美国午餐音乐》。1985103创办《京剧之友》,后来又办起《中国民歌》、《星期音乐会》、相声音乐节目《笑笑笑》等。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学艺术交流,《每周一歌》节目于1980111016日率先播送了台湾校园歌曲《龙的传人》,引起省内外听众的关注。文学广播陆续介绍台湾小说《贫贱夫妻》、《升》以及由本台播音员程远根据台湾作家玄小佛小说《花神的女儿》改编的同名广播小说。台湾作家姚一苇创作的话剧《红鼻子》录音剪辑的播出,受到听众的赞许。

为了大力扶植广播剧,文艺广播部注意充实福建省业余广播剧团演播力量,面向社会,征集广播剧本,培养编创人才,使文艺广播在改编、制作、播出广播剧方面欣欣向荣。1985年至1994年福建电台共制作广播单本剧、广播连续剧、广播系列剧、广播小品76部、126集。广播剧《白玉兰》、立体声16集广播连续剧《天使的愤怒》等多部作品,在全国优秀广播剧评选中获奖。文艺广播呈现出古今中外、各种文艺形式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

1984124,文艺广播部成功地录制出多声道音乐节目。在试验播出两年之后,调频立体声文艺广播定为福建电台第三套立体声节目,于1986年元旦正式向福州地区广播。设有《专题音乐》、《中国民歌大汇唱》、《中国轻音乐欣赏》、《外国轻音乐欣赏》、《激光唱片欣赏》、《美国午餐音乐》等节目。每天播音6小时。

进入80年代中期,福建电台文艺广播的路子更加宽广。立体声与单声道文艺节目同时并举,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内容越来越丰富。1985年,参加《全国广播音乐厅》联播活动。1986年起,连续4年举办春节点歌、猜歌活动,邀请省人民政府领导莅临现场,参与点歌,与民同乐。1987农历正月初三,省长胡平莅临“点歌、猜歌、献歌”现场,点播《党啊,亲爱的妈妈》,并通过电波向全省军民同胞拜年。每逢历史上重大的革命纪念日,大力讴歌革命业绩及英模人物,寓教于乐。1986年开始,连续3年同福建电视台有关部、室举办闽剧新秀、闽剧中青年演员、评话广播电视大奖赛。1989年,联合企业单位举办散文创作评选活动;同年226,开播空中音乐创作园地——《八闽新曲》。

根据福建省广播电视厅关于积极完成建立广播系列台的广播改革任务的指示,福建电台在第三套立体声节目的基础上组建福建文艺广播电台。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于199451正式开播。它以广播音乐为主,也选播文学、戏曲节目,每天播出15小时。整套节目由《音乐天地》、《相会在午间》、《空中艺苑》、《银河时空》4大板块和《长篇连续广播》、《广播连续剧》组成。以录播为主,录播与直播结合的形式播出。文艺广播电台相对集中地播出爱国主义题材的节目,诸如,长篇连播《我的父亲邓小平》,一等功臣、人民武警好干部陈文煌烈士的英雄事迹及其声乐套曲《橄榄绿的丰碑》;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南下服务团团员合唱团情况的《南下号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5周年之际,采录、播出福建省、福州市联合举办的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文艺晚会,播出11个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文艺专题。还在“音乐点播台”、“你我好时光”栏目中,举办爱国题材的点歌活动。同时,还增设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文学节目《文化广场》,设置“中华英杰颂”、“华夏之歌”,集中介绍英模、古今名人的故事,祖国山川名胜的诗文,高歌爱国、爱乡、爱集体、爱岗位的典型人和事。

2/9/2007 1:05:52 AM

服务类节目

 

 

福建电台举办的服务类节目,有《节目预告》、《天气预报》、《广播体操》、《听众信箱》、《信息服务》、《广播与听众》等专为听众收听广播和日常生活服务的节目;还有一些是为有关单位提供宣传服务而与他们合办、联办的节目。

 

天气预报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最早的天气预报节目是1951年在《记录广播》中向全省各地收音站传递灾害性天气信息。195311月起正式开办《危险天气广播》,每天广播1次,每次15分钟。由福建气象台按时用电话传送稿件。

19572月起,《危险天气广播》改名《天气预报》,每天早、中、晚及晚上播音结束之前,各广播1次,每次10分钟。19628月起,每旬逢九增播1次中期天气预报。

1973101,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达文件,福建电台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同时举办《台湾海峡地区天气预报》节目,为海峡两岸,特别是台湾渔民生产、生活提供气象服务。1天广播2次,每次5分钟。1985930起,1天广播增至7次。

举办《天气预报》节目,对于预防灾害性天气、保护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以及安排好各项生产建设和交通运输事业,方便群众生活,都有重要作用,深受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渔区和许多生产企业单位的欢迎,也是在台湾海峡作业的台湾渔民必听的节目。福建是台风多发地区,每逢强台风袭击时,福建电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及时准确地发布台风暴雨紧急警报及有关部门防风防洪抗灾的指示,动员群众战胜台风暴雨。

1994年,福建电台、福建经济台的《天气预报》节目,每天广播3次,每次约5分钟;东南广播公司的《海峡天气》,每天广播7次,每次约5分钟。

 

经济信息

福建电台于19501月举办《行情》节目,每天广播当天的主要商品行情。同年9月,增加《外汇牌价》。1953年停办。

1980年元旦起,随着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福建电台恢复《外汇牌价》节目,每天1次,在10时正点播出。19827月,举办《商品信息》节目,每天广播4次,每次5分钟。《商品信息》节目设有“市场动态”、“市场预测”、“新产品橱窗”等小栏目。1984年,《商品信息》改为《经济信息》。

19885月起,福建电台在办好《经济信息》的同时,又开办《信息服务》,每天在黄金时间段播出4次,每次10分钟。《经济信息》及《信息服务》具有政策性、先导性、服务性、群众性的特点,播出的信息比较及时、准确,颇受经济部门、个体户与消费者欢迎。

19941月起,福建电台各系列台均以板块节目形式编排播出,经济信息随即融合在各个板块节目之中。《阳光序曲》板块里有“股市金融信息”;《经济新干线》板块里有“信息快报”、“空中大市场”;《午间直播室》板块里有“房地产信息”;东南广播公司的《清晨好时光》板块里设“585信息网”,及时提供金融、期货、房地产、医药、商品等信息;福建经济台除在《都市广场》板块里设立“信息热线”、“都市商场”、“跳蚤市场”、“小雪导购台”等经济信息专栏外,还在各个板块中穿插安排“股市行情”、“信息广角镜”和“今日信息选萃”等栏目。信息容量大,涉及面广。

 

听众服务

《听众服务》节目创办于19513月,每天广播1次,每次15分钟。节目的任务是向听众介绍和解答有关日常生活的常识问题,设有“书刊评价”、“收音员联络时间”、“通讯员联络时间”等栏目。1958年停办。19635月恢复,改称《广播与听众》,主要内容有:介绍收听广播的常识和无线电常识;答复听众提出的带有共同性的问题;选播听众点播的文艺节目。19669月停办。

19846月起,《广播与听众》复办,每逢星期日安排两次(1次为重播),每次10分钟。1988年增办《听众之声》节目,每星期日播出,每次40分钟。19926月起,《听众之声》停办。《广播与听众》每星期安排3(两次为重播),每次15分钟。

19941月起,福建电台开始以板块节目形式播出,原有的《广播与听众》节目停办,分别在福建电台、福建经济台的不同板块里开办“882新闻热线”、“生活投诉热线”、“供求寻呼台”、“跳蚤市场”、“空中鹊桥”、“夜半心声——情感交流热线”等栏目。

 

联办节目

19501月起,福建电台与省卫生部门及工人、青年、妇女等群众团体,分别联合举办《卫生讲座》、《工人时间》、《青年时间》、《少年儿童时间》、《妇女时间》;19508月起,与中共福建省委台湾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对台湾广播》。1951年起,与福州市政府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市政讲座》,由福建电台编辑部市政组牵头,邀请福州市政府各局局长组成《市政讲座》编委会,每月开会1次,安排选题,共同办好节目。

50年代,福建电台把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节目的做法,称作“开门办广播”。50年代中后期,频频举办广播大会,更加体现“开门办广播”的精神。除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直接运用广播大会指导工作外,福建电台还和各部、委、厅()及人民团体等单位联合举办百来次广播大会。

1958823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福建前线的斗争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福建电台从912起,与兄弟省市电台联合举办历时1个月的《向英勇的福建前线将士致敬》节目。北京、上海、天津、鞍山、新疆、云南、黑龙江、河南、四川、广东、山东、甘肃、湖北、浙江、安徽、吉林等省、市、自治区的广播电台都寄来慰问节目。一些省、自治区的领导同志及全国著名的英雄模范人物、艺术家作了广播讲话或表演精彩节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福建电台的联办节目接连不断推出。和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合办的《计划生育》,和省土地管理局合办的《水土保持》,宣传我国的基本国策;和省妇女联合会联办的《妇女双学双比竞赛》,宣扬福建各条战线上的女能人、女劳动模范的事迹;和省保险公司、省税务局分别合办《吉祥鸟之声》、《社会保险之声》、《税收之声》;和省科协、省扶贫办公室分别合办《农业科技推广》、《扶贫之声》;和省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合办《为重点建设立功竞赛》;和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以及党校联合举办的《党的建设》;和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经委、省总工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全省先进企业大展播》等。每个专题举办的时间,长达数月,甚至1年以上。19897月开始,和省监察厅联合举办为期1年的《廉政建设》,国家监察部《宣传通讯》刊登文章,称赞该专题办得有声有色。监察部还要福建省监察厅总结和省电台合办《廉政建设》专题广播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前,福建电台与有关部门合办的节目,全是无偿的;改革开放以后,合办的节目,酌收部分经费。

 

编辑采访工作

福建电台创建初期,编辑人员少,只1套节目,每天固定转播中央台的两道新闻节目,前后不定时插播新闻和音乐。新闻来源主要依靠《福建日报》,音乐则播放唱片。19499月起,开始有计划地编排节目播出时间。927104先后开办固定时间播出的《评论》和《新闻》节目,接着陆续举办各类专题节目。

19533月,福建电台成立编辑委员会,正、副台长分别兼任正、副总编辑。编委会成立后,编辑部各节目组根据编委会布置的宣传要点,订出具体的宣传报道计划,组织稿件和采访、编辑,直至制作富有广播特色的节目。工作中实行编、采合一。

1954年,电台设记者组,有专职记者5人,负责采写新闻和通讯特写,电台开始有了自己的独家新闻。以后又在7个地市成立记者站。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记者工作,和其他新闻媒体既具相同之处,又有特别的要求。广播电台是依靠电波进行宣传,诉诸听觉,是广播编辑的立足点;广播电台又是个没有围墙的不受空间限制的空中大学校,具有宣传、娱乐、服务多种功能的新闻媒体,要同时为广大听众举办许多具新闻性、教育性、知识性、文艺性的节目。为此,在50年代中期,电台编委会就提出“口语、通俗、准确、鲜明、形象、动听”12个字,作为广播编辑记者掌握广播语言的基本要求。强调编辑记者要练好基本功,在广播稿中避免使用人们听起来不习惯的书面语和行业套话,使广播播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电台编委会还要求编辑根据不同对象的听众的特殊要求和不同的文化层次,运用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广播语言,编辑制作让不同听众喜闻乐听的节目。如新闻节目,要写得通俗口语、简明扼要、准确鲜明,做到“明白如话”。遇到突发性重大新闻,编辑要争分夺秒,要具有果断、细致、正确、快编、快写的过硬本领。对农村广播的编辑,50年代,经常跟播音员一起带着稿件到农村收听点,念给农民听,请农民提意见。对农村广播的稿件,要从农民的文化水平及其实际接受能力出发,不咬文嚼字,不卖弄辞藻,通俗易懂,有较强的乡土味;叙事论理,开门见山,干脆利落,不拐弯抹角,不使用倒叙法等。在广播节目中,编辑部要求编辑善于运用串联词,好比用一根彩色纽带,将若干篇稿件,巧妙地缀合起来,成为完整的节目,达到美化节目的作用,增强节目的可听性和吸引力。

60年代开始,随着录音技术的广泛运用,广播特点得到进一步发挥。为适应新的形势,编辑部要求广播编辑不仅要练就新闻写作的“十八般”武艺,还要努力学习并熟练掌握录音制作的各种技能和音乐知识,在制作录音报道、配乐广播和编排节目时,达到较好的效果。制作现场口头报道的编辑、记者,要求他们学习语言技术,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为了科学、有序地进行编播工作,福建电台制订出各部门之间“节目生产一条龙”的大协作制度,提出“以宣传为中心,一切为编播服务”的口号;建立由编辑轮流值班监听福建电台当天广播的节目内容的“监听制度”,和凡录音播出的节目,一律经过审听后交播的“审听制度”。全台关系协调,目标一致,保证各项宣传任务的顺利完成。

“文化大革命”中,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于196812月改成毛泽东思想宣传组,派驻7个地市的记者站记者都停止工作,回台“闹革命”,体现新闻业务要求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几乎全被废除。直到1974年,毛泽东思想宣传组才重新改为编辑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原有的各项编辑采访制度得以恢复。各地市记者站普遍建立,每站设记者23人,及时完成编辑部交付的采写和组稿任务。

1993年开始,东南广播公司、福建经济台、福建文艺台等系列台相继建成,并开始采用大板块主持人节目形式播出。大板块主持人节目的特点是“大时段、小栏目、多容量”,即在特定的“大时段”内拟定若干小栏目组编节目,播出时间相对较长;节目组合编排多样,表现形式有较大开拓发展空间;内容安排灵活自然,节目紧凑流畅,生动活泼,重要新闻可随时播出。如福建台1994年每天9301130播出的《经济生活综合板块》,就是由“空中大市场”、“生活风景线”、“经济大看台”、“嘉宾麦克风”、“882话题”等诸多栏目组合编排而成的。内容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有热点评述、问题探讨、听众热线电话传递和记者的现场采访,可听性强。

 

通联和听众联系工作

福建电台从19498月建台开始,就注意做好通讯联络和听众联系工作。到1950年,通讯员发展到91人;同年5月起,着手建立收音站,培训收音员,开展组织收听工作。1956年,全省各县()有线广播站普遍建立,福建电台举办的广播大会,经常依靠各县()广播站和有关部门组织群众收听。

福建电台把“依靠群众办广播”作为办好人民广播的基本方针,并且作为优良传统加以发扬。1958年,全省通讯员队伍发展到6873人,其中工农通讯员2042人,平均每月来稿3000多篇。19603月,福建电台召开全省通讯工作先进表彰大会,有105个报道组、247名积极通讯员受到表彰。

196210月,福建电台作出决定,进一步加强和听众的联系工作,并在《福建日报》、《广播节目》上刊登启事,招聘业余监听员。两个月内收到2万多封听众来信,经过筛选,选择400名听众为福建电台的业余监听员,其中有工人、农民、军人、干部、教师、学生等。他们经常向电台反映听众的意见和要求,成为福建电台的耳目和助手。据196211月到19645月一年半时间的不完全统计,听众来信共有3.5万多封。

19672月,因为“文化大革命”,自办节目停止播出,全省广播通讯和收听网络及其业余通讯员、业余监听队伍随之解体。1969年,通联工作恢复。

19795月,福建电台成立采通部,加强对通联工作的领导。各地记者站主动配合当地党政部门对通讯网进行整顿。听众联系工作亦提到议事日程,首先是复办《听众联系》节目。198410月,福建电台再次招聘业余监听员,并在《福建广播电视》报和福建电台的《广播与听众》节目中公布招聘启事。3个月内,共收到应聘者来信1000多封,从中选聘500位为监听员。听众联系组同时创办3种内部刊物:《来信摘编》、《监听点滴》、《监听往来》。由于充分发挥业余监听员的积极性,并通过他们联系广大听众,福建电台在全省的信息反馈网络很快形成。

1985年,全省68个县()广播站被福建电台聘为“集体记者”,41个专业报道组中的骨干通讯员被聘为“特约记者”。全台每个专题部,都有数十到百来位特约撰稿人,包括专家、教授、农艺师、理论工作者、劳动模范和政府等单位的负责人。他们积极为电台的各个专题节目写稿或者发表广播讲话,既丰富节目内容,又增强节目的权威性和可听性。1985年,通讯员平均每月来稿恢复到3000多篇。

各专业特约撰稿人队伍建立以后,各节目部的编辑与他们保持联系,互通情报。直到80年代中期,电台农村部还定期与省农科院及农业部门的特约撰稿人举行联席会议,研究并制订有关农业科技专题的宣传报道计划等。为了帮助业余通讯员特别是骨干通讯员及时了解报道精神,交流各地采访报道工作的经验,采通部将电台出版的《记者工作》内部刊物发给他们,还将每年评上台、省、全国的优秀节目和好稿汇编成册,每期印发数千份,业余通讯员人手一册,作为他们学习广播业务的参考资料。

1994年,福建电台各个节目采用通讯员来稿1.5万篇左右,听众来信达到1万封;福建电台总编辑室编印出版《来信摘编》110期,对电台改进工作,办好节目起了很好作用。

 

播音工作

福建方言复杂,福建电台从开始播音就使用普通话、厦门话(195311月起改称闽南话)福州话三种话广播。19509月,设立播音组,共有普通话、厦门话、福州话播音员6人。播音组组织播音员苦练基本功,并建立业务学习会和重点稿件的试播等制度,努力提高播音质量。

19593月,新建的播音馆投入使用。播音由原来简陋的播音室搬进按广播技术标准兴建的播音楼工作。全部文艺节目、间奏乐改为录音播出,且由控制室值机员负责开机播放。播音员专司播音,播音质量明显提高。

1962年,福建电台编委会提出“为全面提高广播宣传质量而奋斗”的口号。《对农村广播》节目的编辑们开动脑筋,编出不少以对话、快板说唱等有说有唱、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稿件。“编辑编到哪里,播音员就播到哪里”,播音组掀起业务练兵的热潮。

19658月,《对农村广播》节目除普通话、福州话和闽南话外,又增加客家话、莆仙话两种方言。到1966年,福建电台拥有一支素质较好、业务较强的19人的播音队伍,男播音员10人,女播音员9人。播音员们遵循“从稿件内容、形式出发”的创作原则,什么样的内容、形式,就采用什么样的播法。当“刚”则“刚”,当“柔”则“柔”,逐渐形成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播音风格。有的播音员还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播音风格。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批骨干播音员被下放农村,播音质量明显下降。高调的、呆板生硬的、空洞的播音腔调逐渐形成那个时期独有的“高、平、空”格调,听众很反感。

19795月,福建电台成立播音部,整顿播音队伍,大抓播音质量。电台领导还有计划安排播音员上学进修,让播音员同记者外出采访,深入基层,听取听众和基层同行的意见,以提高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在新时期的播音业务探索中,播音员通过语言表达技巧的学习和训练,逐渐做到“思想感情与稿件内容融为一体”,并能用接近群众日常生活谈话的语调,把话说到听众心坎上,引起共鸣。庄重、真诚、亲切、自然,成为新时期福建电台的播音风格。

19826月,为提高新闻的时效性,福建电台部分节目恢复直播。同年10月,《对台湾广播》节目的“故乡与亲人”、“空中邮路”等栏目,以节目主持人主持播出。

198410月,福建电台调整广播节目,撤销福州话节目,闽南话只保留《对台湾广播》节目。

198510月,由担任过播音员、编辑的王宜伟主办的,融采、编、播于一体的主持人节目《文体生活》问世后,大板块《经济潮》和文艺节目《听众之声》,也相继采用节目主持人形式播出。节目主持人的出现,改变了沿袭几十年的老单向传播方式,转而为双向交流,听众参与。节目主持人以朴实自然、平等亲切的谈话式播音,缩短了听众与节目主持人的距离,使节目办得更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更具亲切感,也提高了节目的可听性。1987年,在全国首届“金话筒”开拓奖的评选中,赵植获得银奖,吴雪六、戴满煌获铜奖。

 

2/9/2007 1:07:08 AM

福建的广播电视发送

 

 

()福州塘池广播发射台

福州塘池广播发射台,坐落在福州市南郊塘池乡。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省最早建设的广播骨干发射台,占地面积66.7亩,建筑面积8593平方米。有广播发射机3部,总发射功率207.5千瓦,拥有固定资产272万元。该台是大功率中波发射台,主要任务是把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二套广播节目,覆盖到全省各地,并为各地、市、县的转播实验台和有线广播站提供转播信号。

1.中波发射

民国38(1949)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管会接收国民党政府福建广播电台2部发射机,功率共1.25千瓦(1部为1千瓦,另1部为0.25千瓦),服务范围仅及省会周边各县。播控设备简陋、陈旧,播音室与发射台同在福州市温泉路一个大院内,高频电波严重干扰低周正常工作。为改善工作环境,上级批准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兴建全省首座广播发射台——塘池发射台。

19513月,华东人民广播电台(区台)拨款9.797万元,购买北京广播器材厂生产的3.5千瓦广播发射机1部。1952年春,台址选定在福州市南郊塘池乡虞塘头附近,省文化教育委员会拨给建台经费16.26万元,征地2.5亩,建设砖木结构平房240平方米(机房兼值机员宿舍),配备相应的技术设施。同年底,3.5千瓦机从温泉路大院搬迁至塘池新机房安装就位。19531273.5千瓦发射机正式播出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节目,频率960千赫,每天播出6小时。因3.5千瓦发射机还不能有效覆盖全省广大农村,1953128,上级批准省电台扩建塘池发射台,功率定为20千瓦级。不久,省文化教育委员会拨给基建经费16.27万元,省电台自筹资金5万元,总投资45万元。由华东台负责组装发射机任务,并承担装机全部费用。省电台工务科派出技术小组前往华东台参加组装发射机。19555120千瓦机正式播出省电台第一套节目,频率1450千赫,覆盖半径约150公里。

1957年底,中央广播局同意省电台塘池发射台主发射机扩大功率至150千瓦,当时采用苏式150千瓦水冷式自动屏调调幅发射机线路。19583月,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同年5月,投入设备安装。经四个月紧张施工,于195812月按协议先播出中央台对台湾广播节目,频率880千赫。1959101,正式播出省电台第一套节目。1984年,省广播电视厅投资32万元,由厅总台和塘池台技术人员合作研制1部具有80年代水平的50千瓦串馈式中波脉宽调制发射机。其优点是:效率高、质量好、结构简单、采用自然冷却,节约电能。1990年元旦,接替20千瓦机正式播出省电台第二套节目,频率1467千赫,每天广播14个小时。该机电声指标达到部颁标准乙级水平;整机效率达60%以上;场强比20千瓦机增强47分贝。这是中国第一部交付使用的50千瓦串馈脉宽机,被华东六省一市广播电台技术协作会评为1990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底,广播电视厅投资144万元,购进1200千瓦屏调发射机取代150千瓦老机器。至此,两部50年代老式发射机都得到更新换代。

2.中短波传频

1953年,全省大部分广播站还不能清晰地转播省电台的广播节目。因此,省电台工务科积极开展热带频率(中短波)传频对本省地域覆盖情况的研究与试验,取得较好效果。同年7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同意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暂时使用3450千赫,功率500瓦的发射机,为地、县有线广播站转播省台节目。与此同时,省电台还协助广播站改装转播收音机30多部。这些50年代广播技术的科研成果,为省电台广播讯号源使用中短波传送开辟了良好途径。1958年,中央广播事业局批准省电台组装17.5千瓦传频机(1962年搬迁南平),使用4980千赫和2340千赫。19628月和19655月,又批准省电台使用5040千赫、7165千赫和2200千赫三个传频频率,分别使用7.5千瓦和1千瓦发射机播送。使用7.5千瓦发射机后,传频质量明显改观。19658月,省电台委托省广播器材厂组装17.5千瓦传频机,频率为5040千赫和2340千赫,播出省电台第一套节目。1975年五里亭广播骨干发射台购进50千瓦短波机1部,经改装后,接替塘池台的2340千赫和5040千赫传频机。塘池台7.5千瓦传频机改频2200千赫和4975千赫,继续作为省电台第一套节目传频机(南平7.5千瓦机作备用)

3.信号源传输

1954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在福州兴建564台,并敷设一条横贯福州市区南北向的苏制8对铠装地下传音电缆。564台无偿调整3对线路供塘池发射台的省台第一套和第二套节目使用。省电台节目线第一次使用正规传音电缆播出,质量有所改善。19745月,省广播局在省电视台乌山机房内用两部调频发射机联播省电台第一套和第二套节目,作为塘池发射台和五里亭发射台备用讯号源。1976年,省广播局和552(19641564台改为552)合作投资40万元,敷设另一条19对铠装传音电缆,省广播局投资10万元,使用6对线,塘池发射台更新高质量传音电缆。1982年,塘池发射台节目源搭载552台微波电路传送。自80年代开始,塘池台的省电台节目源是通过微波和传音电缆传送至发射机房,广播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证。

()福州五里亭广播发射台

福建省广播电视厅五里亭广播发射台,坐落在福州市东郊五里亭秀坂村。它的前身是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施埔转播实验机房。

19533月,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按上级指示在福州市建立实验机房。同年6月,在市南郊施埔村租到一座民房,经改建后,作为实验机房,年底正式投入工作。

1958年初,施埔实验机房下放福州人民广播电台管理,同年71日,福州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出无线广播节目,广播发射机设置在实验机房内,频率1330千赫,功率1千瓦。

19615月,接上级指示,建设代号为省700号工程,福州广播实验台编号为700号工程1号工地。同年8月,工程开始动工,台址选在福州东郊五里亭秀坂村,征地4.5亩,新建1座广播实验机房和两座平房职工宿舍。

1962年底,先安装11千瓦发射机,转播中央台第一套节目。

19632月,中央广播事业局批准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增加1个频率1370千赫,发射机功率500瓦。同年底,700号工程1号工地竣工,施埔实验机房迁往五里亭新址,五里亭广播实验台宣告成立。

1963年底,五里亭台建成后,省广播局收回该台管理权。福州台广播发射机由该台代播代管。

1965年,机房任务增加,有1千瓦广播发射机3部,分别转播中央台第一套、第二套节目和福州台节目。

1973年春,中央广播事业局下达7361工程任务,同年3月,该台动工扩建,向福州跃进农场征地3亩,新建200平方米机房1座以及相应职工宿舍、生活设施等,总投资100万元。

19759月,310千瓦机调试完毕,开始试播。分别播出中央台第一套、第二套和福州台节目。频率为891千赫、720千赫和1330千赫。以上3套节目发射机均由1千瓦扩容至10千瓦,广播服务区也由福州市郊延伸至福州地区各县,提高了福州地区广播覆盖面积。

由于形势发展需要,省广播局又投资22.5万元,组建1座流动广播电台,1976年划归五里亭台管理,并成立流动电台机房。该电台由4辆越野卡车改装后组成,设置车载10千瓦发射机1部和相应播控、天线和发电设备等。可以流动播出,亦可以安营扎寨,担负起流动电台任务。

1977年春,开始改装调试50千瓦短波机,同年7月,改装调试完毕。接替塘池台7.5千瓦传频机的5040千赫和2340千赫两个频率,于月底正式试播,大大增强传频讯号的信噪比,改善播出质量。

1983年初,在省广播局支持下,投资22.5万元,扩建微波机房和添置微波设备。19865月,2吉赫微波机安装就位,开通乌山台至五里亭台广播微波电路,传送中央台第一套、第二套和省电台第一套、第二套(备用)节目源,福州台节目源也于1988年底改用微波传送。至此,该台的4套广播节目源,全部使用微波电路传输,广播质量和安全播出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和保证。原有的地下传音电缆作为备用。

五里亭台占地面积23亩,建筑面积达43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26万元;全年事业经费拨款62.7万元。拥有4部广播发射机,总发射功率80千瓦。

()福州乌山调频电视发射台

乌山调频电视发射台位于福州城区乌石山,东经119°0132″,北纬26°0429″,海拔高度72。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设有一座45高的直立式铁塔。站在塔顶可以鸟瞰全市,是开展调频电视广播的理想地点。该台担负中央、省两级调频电视广播的覆盖任务,也是全省广播电视专用微波网络的中心枢纽站。

乌山台原是省属福州电视试验台技术部的一个机房,197911月,福建省广播事业局为加快全省广播电视骨干发射台建设,将乌山发射机房从福州电视试验台技术部分离出来,成立乌山调频电视发射台,隶属省广播事业局无线广播电视管理处领导。由于机构升格,原来的发射与微波工种均升格为机房。

1.电视与调频广播

1970年,省里组织的“电视大会战”初战告捷,设在乌山祠堂内的福州电视试验台于当年1226日恢复黑白电视试播,由福建省广播器材厂试制的11千瓦4频道黑白电视发射机参加了综合调试,并一次试播成功,每周一、三、五晚上播出(1974年改用鞍山广播器材厂彩色电视发射机)。根据当时的收测报告,东至鼓山、西至甘蔗、南至乌龙江、北至北峰,都可以收看福州电视试验台播出的电视节目。

19745月,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为省一、二套广播节目传频的2500瓦调频广播发射机迁至乌山发射机房,从此该机房又向福州的塘池、五里亭两座中波广播发射台传送广播节目,承担起电视与调频双重发射任务。

19781月,机房添置1千瓦10频道中频调制彩色电视发射机1部,科技人员日夜苦干,经4个月的安装调试,于当年5月正式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彩色电视综合节目。这时,乌山发射机房已经拥有发送两套电视、两套广播的能力。

机房升格为发射台后的1982年,福建电视台开始筹办第二套电视节目,每周一、三、五播出。该台在发射机房内又添置1千瓦7频道中频调制彩色电视发射机1部,于1983年初开始发送。同年,由广播电视科学技术研究所试制1台双声道立体声激励器,利用该台1部国产500瓦调频广播发射机(后来改成菲利浦500瓦立体声广播发射机)合成调试后,试播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提供的音乐节目,每天播送4个小时,开始福建省立体声调频广播的历史。

198672,省广播电视厅调来1套天线直径6的卫星地面站接收设备和110千瓦12频道中频调制彩色电视发射机。当年101日,乌山发射台正式转播中央电视台教育节目。这是省里在省属广播电视骨干发射台内首次安装卫星地面接收站与转播教育电视节目。1987101,还安装1套天线直径3的卫星地面接收设备,利用7频道机每周二、四、六、日没有播出任务的空隙,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二套彩色电视综合节目。

19901225,福建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改为全周播出,台内对各发射机的播出任务重新作了调整,7频道机由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专用,12频道机改播福建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并安装10千瓦分米波25频道彩色电视发射机1部,转播中央电视台教育节目。这时,乌山台已成为初具规模的调频电视发射台,是省属六座广播电视骨干发射台的一个成员。台内共有电视发射机6部,立体声调频广播发射机2部,总功率25千瓦,播出四套电视、二套广播,全年播出量为21000小时。

2.微波枢纽

微波是福建省传送电视节目的主要手段,也是传送广播节目的重要手段。全省已建广播电视专用微波站75个,线路总长度1777公里,能传二套电视和二十四路广播,其枢纽中心就设在乌山调频电视发射台。

19769月,北京至福州的4吉赫邮电微波干线开通,福州电视试验台安装17吉赫小微波,利用发射机房4频道1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播出省内节目的空隙,率先播出中央电视台彩色电视综合节目。19801月,福州邮电大楼至乌山台的微波改用8吉赫设备传送。同年9月,乌山台至鼓岭调频电视发射台8吉赫微波线路开通,可传送三路广播节目和一套电视节目。19823月,又用7吉赫微波设备为中央驻福州的中波广播发射台传送中央台和省台的广播节目。198243,福厦8吉赫广播电视专用微波线路开通,中央和省的电视各有一套节目从乌山台经微波专线传送至鼓岭、平潭、莆田、泉州、厦门的电视转播台。

19824月,乌山台的微波枢纽中心大楼破土兴建,经过一年多施工,于198310月竣工投播。这是省内较为正规和实用的广播电视微波设施,从此电视微波和广播微波分设两个机房,广播微波采用载波传送。1985年初,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至乌山微波枢纽中心的2吉赫微波线路开通,该中心通过专用微波线路为海峡之声台所属各中波广播发射台传送对台湾广播节目。同年1月,福州至北京的微波回传波道接通,福建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利用广播电视专用微波和邮电微波干线首次向全国直播日本日立女排和福建女排在漳州的比赛实况。乌山台开始协助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和福建电视台向中央台回传广播电视节目。19866月,又启用2吉赫微波为福州五里亭转播实验台传送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和福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19881125,全省广播电视专用微波环路干线经8年的分步建设,全面竣工。从福州乌山出发,途经长乐董奉山、莆田壶公山、泉州清源山、厦门西姑岭、长泰吴田山、龙岩红尖山、大田大仙峰、沙县锣钹顶、将乐雪峰山、南平懵懂洋、闽清馥桂山、福州鼓岭,又进入乌山,全长777.4公里,共设13个站,安装四个通道设备,传送中央第一套和省第一、二套电视节目,并传送中央台对台节目和省台对台的广播节目。至此,乌山台在福建省广播电视专用微波网中的枢纽中心地位已经形成。据1990年统计,该台用微波向全省发送10套广播节目和2套电视节目,全年工作量56000小时。

1985年,全省召开广播电视维护管理工作会议,该台获发射系统优胜奖和微波传送工作第一名。

()福州鼓岭调频电视发射台

福州鼓岭调频电视发射台坐落在福州东郊鼓岭乡宜夏村的柱岗顶(亦称梁厝),东经119°2340″,北纬26°0540″,海拔高度799.5。设有108拉线铁塔1座和45直立式铁塔1座,承担中央、省两级调频电视广播覆盖兼传频的任务,同时也是全省广播电视专用微波网络的主站之一。

鼓岭台的前身是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备用台,建于19653月。当时,机房和生活设施十分简陋,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配置1千瓦短波广播发射机1部、1千瓦中波广播发射机2部,简易播控设备1套。1969年,又安装过1千瓦调频广播发射机1部。其任务是在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停播时,向福州地区和全省代播节目。福州电视试验台(后改名福建电视台)19701226恢复黑白电视试播后,为扩大电视的覆盖面积,福建省广播事业局开始在福州地区勘察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台址,鼓岭当时被认为是理想的地点。

1.电视广播

鼓岭发射台于19714月破土兴建,经1年多时间完成机房土建、铁塔架设、发射机和天馈线安装调试,于19721226首次试播成功,每周一、三、五晚上播出福州电视试验台的节目。收测结果,东至福安、霞浦,南至莆田、惠安,西至闽侯、闽清,北至屏南、古田,半径约100公里,将近20个县、市可以收看鼓岭台2频道电视。鼓岭台建成后,不仅福州、宁德、莆田三地区的大部分群众能看到电视,而且为福建省广播事业局规划全省调频电视覆盖网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技术资料。

1973年初至1974年底,省广播事业局规划的厦门、泉州、三明、顺昌、长泰、永春6座小功率电视差转台相继建成,这是福建省第一批电视差转台,收转鼓岭台2频道电视。接着,建阳、清流、永安、泰宁、福安、南平、龙岩、连城、宁德等地、县又着手建设小功率差转台,差转机的信号源亦是鼓岭台发送的2频道电视。据1979年统计,收转鼓岭台2频道电视的差转台已发展到60座。1979年元旦,泉州清源山调频电视发射台的110千瓦中频调制彩色电视发射机开始试播;同年12月,南平懵懂洋调频电视发射台的17.5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开始试播。这两部电视发射机的收转信号源也都来自鼓岭台的2频道电视。鼓岭台在全省电视覆盖网中的核心地位从此形成。

1982年初,台里向北京广播器材厂购置10千瓦中频调制彩色电视发射机2(11),替代了原来的7.5千瓦黑白电视发射机,开始发送福建电视台播出的彩色电视节目,从而完成了黑白电视向彩色电视的过渡。

由于福建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不断增加,鼓岭台发射机房的工作量也逐年递增,据1990年统计,全年工作量已达到4760小时。

2.调频广播

福建省的广播节目覆盖主要靠中波调幅广播,传频主要靠短波调幅广播,全省36座中波广播发射台,有34座通过短波传频取得节目信号源。全省县以上的有线广播站有75座,转播中央和省的广播节目信号源大多倚仗中、短波传频。由于中、短波广播易受干扰、覆盖面积小、投资较多等原因,70年代起,频带宽、音质好、抗干扰能力强、投资省的超短波调频广播开始受到重视。

1978年初,鼓岭台率先扩建成调频电视发射台,安装北京双桥广播设备制造厂的10千瓦Ⅰ型调频广播发射机1部,频率为96.2兆赫,发送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既为省内一些中波广播发射台和有线广播站提供高质量转播信号,也使福州及其周围近20个市、县群众可直接收听调频广播。1980年,台内又购置10千瓦Ⅲ型调频广播发射机2部,于1982101开始替代原来的Ⅰ型机。1984年,立体声广播上马,发射机功率为10千瓦,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立体声广播节目,该项目于198771正式开播。这时鼓岭台调频发射机房已有410千瓦调频广播发射机,播出两套调频广播,年工作量为9568小时。

3.微波主站

1978年,中央对台湾省的电视广播工程在鼓岭的微波机房和高度45的直立式铁塔开始施工,并架设一条福州东郊鳝溪至柱岗顶的专用高压电路,该工程于1980年竣工。由于对台湾省的电视工程下马,这些设施全部移交给鼓岭台。198243,福建省第一条广播电视专用微波干线——福厦线开通,该台利用上述设施安装8吉赫微波收发信设备及解调设备,建成微波中继站,不仅改善了本台广播电视信号源及播出质量,而且将中央第一套和省第一套电视节目传送至平潭、莆田、泉州、厦门等地的转播发射台。19873月,福州鼓岭至宁德白马山、福鼎太姥山的6吉赫微波支干线开通,使宁德地区电视台、宁德与福鼎调频电视转播台联通了中央与省的节目信号,并可着手建设通向各县的微波支线。从此,鼓岭微波站成为全省广播电视专用微波网络中的主站之一,全年工作量每套节目8760小时。

4.技术革新

19868月,发射机房自行设计安装一个监控室,可及时监控各调频电视发射机的播出质量,并改善值机人员的工作环境,增强对高频辐射的屏蔽效果,有利于保护值机人员身体健康。

同年,发射机房又实现调频广播发射机的自动开关机,从而减少值机人员的操作环节,为安全播音增加可靠性。

1990年,由省广播电视厅拨款,该台与航天部计算机所进行合作,研制成由计算机控制的广播电视监测报警系统。这一科技成果能替代值机人员操作,使机房向无人值班过渡。

()泉州清源山调频电视发射台

清源山位于泉州北郊,东经118°3609″,北纬24°5730″,海拔496。调频电视发射台建于清源山顶,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设有77直立式铁塔1座,累计投资521万元。台内的设备、设施都较先进。该台是中央台对台湾调频广播发射台,也是中央和省里的调频电视发射台,发送二套中央对台广播节目、二套对内调频广播节目、三套电视广播节目,也是全省广播电视专用微波中继站之一。

1972128,国务院第四机械工业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遵照周恩来总理加强对台广播的指示,向中央呈报《关于加强对台湾广播宣传力量的请示报告》,提出在福建前沿地区建设超短波调频广播发射台。1973120,中共中央下文原则同意报告内容,要求切实组织力量,分期分批逐项落实。为此,中央广播事业局派出三位科技人员,福建省广播事业局派出一名科技人员,组成收测小组,经过调查测算,建议在泉州清源山建设1座对台调频广播发射台。

1974319,中央广播事业局拟定清源山台建设计划任务书,任务是土建1260平方米,公路10公里,10千瓦调频广播发射机4部,77铁塔1座,强定向双环发送天线2副,采用四个频率向台北、台中、台南地区发送中央对台广播第一、二套节目,总投资188.80万元,编制21人,由福建省组织施工和建成后的维护管理。福建省广播事业局考虑到省内调频电视广播的发展,提出增设10千瓦调频广播发射机2部,转播省第一、二套广播节目;安装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2部,用8频道转播省第一套电视节目,增加编制37名,投资127万元,与中央对台调频广播同步建设。清源山台工程自19748月筹建,经过六年多的艰苦创业,于19812月全面竣工。

1.调频广播

清源山调频广播发射台,是省内第三座省属调频电视骨干台。基础工程主要由中央投资。19751月开始搞“三通一平”;19762月开始建设主体工程,从土建至设备到位,共用3年时间。该台主体工程较复杂,由中央广播事业局设计室设计,采用多项新技术:(1)值机室墙内设金属屏蔽网,并与发射机房分开设置,以保护值机员免受高频辐射;(2)机房内设610千瓦调频广播发射机,当时从规模到技术要求在国内尚属少见;(3)用于对台广播的177高的六角形铁塔与两副双列八层强定向双环发送天线是国内首创。

对台广播的410千瓦调频发射机于1981101试播,每天转播21小时。省属210千瓦调频发射机也相继试播,覆盖半径超过50公里,可直接覆盖500万人口,并为泉州地区各市、县中波广播发射台和有线广播站提供高质量转播信号。

2.电视广播

清源山台的电视机房虽是省内工程,土建部分也由中央投资,设备由省里投资。工程设计由中央广播事业局设计室统一安排,值机室与发射机房分开设置,墙内也设金属屏蔽网,在77塔顶上安装的四层四偶极板发送天线是省内首次采用。

1979128,机房内210千瓦中频调制彩色电视发射机调机完毕,用8频道11备轮流试播,转播福建电视台第一套节目,覆盖半径约50公里,约500万人口可看到彩色图像。198422,又装1千瓦11频道中频调制彩色电视发射机1部,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覆盖半径约35公里,泉州市300万人口可受益。19848月,省人民政府批准扩建新机房,把所有发射机集中在同一机房内,并安装40千瓦11频道彩色电视发射机1部,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原有的1千瓦机改作备用。198811月,泉州市电视台的11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迁进清源山台机房,委托该台代播。该台转播的电视节目,不仅满足了当地群众收看电视的愿望,也为泉州地区各市、县有线电视和151座小功率电视差转台提供可靠的转播信号源。

3.微波传输

清源山台在解决电视转播信号源问题上颇费周折。初期,直接收转福州鼓岭台2频道电视信号,由于两地直线距离160公里,沿线又有高山阻挡,收转信号场强只有41分贝,达不到中央规定的收转标准,画面质量低劣,信号杂波比差,易受干扰。19822月,该台科技人员在永春天马山利用差转台收到的鼓岭2频道信号,经过7吉赫小微波转传到台内,天马山海拔1081,鼓岭海拔799.5,两地直线距离150公里,沿线无高山阻挡,收转信号场强可达60分贝,收转关系较为理想,从而解决了清源山台的问题。然而,鼓岭台电视信号在天马山偶而会受韩国台2频道电视信号的干扰,电视信号的同频干扰在技术上尚不易处理,因而该台的信号源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直到198243,福建省广播事业局建成福州至厦门的微波干线,该台的转播信号源才得到解决。这时,清源山调频电视发射台已是福建省广播电视专用微波干线上的中继站之一。

()南平懵懂洋调频电视发射台

懵懂洋调频电视发射台位于南平市西郊茫荡山(俗称懵懂洋),东经118°0508″,北纬26°4005″,海拔1210。该台担负中央、省两级调频电视广播的覆盖与传频任务,是全省广播电视专用微波网络的主站之一。该台有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2部,7.5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1部,10千瓦调频广播发射机3部,共转播二套电视和四套广播。

1.基础建设

懵懂洋台是福建省广播电视发展规划中的省级骨干发射台之一。1976年至1977年,福建省广播事业局无线广播电视管理处曾两次组织科技人员到茫荡山实地踏勘,选择场地,收集技术资料,进行设台方案论证。《建设懵懂洋调频电视发射台计划任务书》于1977916得到省计委批复同意。该台的计划任务是安装调频广播发射机5部,首期工程安装2部,转播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安装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2部,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福建电视台第一套节目。

19781月,福建省广播事业局决定组建懵懂洋调频电视发射台基建工地。同年32日,南平市成立基建工程指挥部,并成立工地办公室,开始抓基础建设。一是修建一条路基宽5、路面宽3.5、全长6.7公里的环山公路。19788月破土,1979420竣工。二是平整场地和主体工程建筑。1979220开工,198110月竣工。三是筹建从南平黄档至台内的7公里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19797月开始架设,同年11月建成交付使用。四是山下生活基地的建设。

懵懂洋台工程经过5年多施工,19846月竣工通过验收,正式交付使用。

2.电视广播

在懵懂洋台建成投播之前,南平、三明两地区群众收看电视,主要依靠小功率电视差转台,这些差转台的转播信号源都来自福州鼓岭台的2频道电视发射机。由于距离太远,沿途又有高山阻挡,转播质量大多不够理想,群众反映不佳。福建省广播事业局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决定让懵懂洋台工地的电视部分因陋就简,提前上马。197912月,福建广播器材厂试制的17.5千瓦6频道彩色电视发射机,经过科技人员突击安装调试,开始试播,转播福建电视台第一套节目。

19846月,该工地基建工程全面竣工,16频道10千瓦中频调制彩色电视发射机和1108拉线铁塔以及天馈线等也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并于当年71日正式开播,原有的7.5千瓦机改作备份机。

19901225,福建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改为全周七天向全省广播,该台新购置的110千瓦4频道中频调制彩色电视发射机开始转播。

懵懂洋台主要服务区是闽北和闽西北的10多个市、县,覆盖半径约100公里。由于高山密林对超短波电波传播的影响,服务区内有许多阴影区,因此各市、县都建有许多小功率电视差转台。据1990年统计,南平地区有差转台488座,三明市有差转台1173座,这些差转台的转播信号源大多由懵懂洋台提供。

3.调频广播

中央广播事业局于19832月和198412月为懵懂洋指配97.8兆赫与101.6兆赫两个调频广播频率,该台为此安装310千瓦调频广播发射机。其中210千瓦机(11)97.9兆赫转播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于198471正式开播。后来改成播双节目调频机,主信道播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副信道播该台第一套节目。还有110千瓦调频广播发射机暂留给立体声广播,后因当地各转播台要求,于1990年元旦改成双节目调频机,主信道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副信道转播中央台第一套节目。

懵懂洋台的调频广播可覆盖闽北和闽西北10多个市、县,并为那里的转播台和有线广播站提供转播信号。据1990年统计,南平、三明两地区有中波发射台9座,调频转播台12座,县以上有线广播站23座,都有转播该台的调频广播。

4.微波主站

1983年元旦以前,该台的电视信号源主要靠直接收转福州鼓岭台的2频道电视信号。由于两地直线距离160多公里,信号的稳定性和彩色质量很差,且常受同频与邻频干扰,效果不好。为此,福建省广播事业局拨款30万元,与福建省邮电管理局微波总站协商,在南平邮电微波站开口,利用微波把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引上懵懂洋。该工程于19821223试转成功,并于第二年元旦正式启用。

1986年国庆节前夕,福建省广播电视环形微波干线由福州出发,途经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进入南平,同时,从福州经闽清馥桂山至南平的微波干线段也接通。设在懵懂洋台的微波站是环形微波干线上的中继站之一,从而解决了该台的信号源问题。

1990年底,南平懵懂洋至邵武祥云峰的微波支干线开通。该台解决了微波传送节目信号,在全省广播电视专用微波网络中的主站地位也开始形成。

2/9/2007 1:09:02 AM

福建的中、短波转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建省使用的广播发射设备是从国民党政府接收过来的。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中波主发射机功率1千瓦,广播覆盖面仅及省会周边各县,全省广大地区无法收听到省电台广播。50年代,福建省主要是集中有限资金着重扩大发射机单机功率来增加覆盖面积,并为市、县有线广播站提供节目信号源。

19507月,福建电台用500瓦短波发射机,在福州市温泉路台本部转播华东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节目,使用频率为7229千赫,每天晚上转播约1小时。

1951年春,在福州市西郊闽侯白沙镇建立无线转播台。租用民房,设置发射机房和简易播音室各一间以及相应播控设备等,继续转播中央台和华东台对台湾广播节目,每天晚上转播12小时。配备18千瓦发电机一台,自己发电。

19527月,白沙转播台迁回福州市温泉路省电台大院继续工作。1953年初,经华东台批准停止对台湾转播。

1953年至1958年,省人民政府投入巨资,先后为福建电台添置4部大、中功率广播发射机,发射功率达181千瓦,作为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主发射机。

进入60年代,因形势需要,大力加强沿海地区的广播宣传。在全省沿海12个市、县进行转播实验台建设,新建转播实验台14座,新增广播发射机94部,发射功率达205.5千瓦。搬迁发射机4部。

完成这些项目建设和调整后,福建省转播实验台的布局更趋合理。

19731月,根据上级指示,在全省新建和扩建29座转播实验台,代号为7361工程。其中新建台有晋江、建阳、永安、漳平、长乐、平潭、福清、惠安、永春、漳浦、顺昌、诏安、东山、永定、上杭、长汀、宁化、尤溪、邵武、浦城、福鼎等21座。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的有:厦门、福州、三明、宁德、龙岩、莆田、霞浦、福安等8座。

该工程在筹建过程中,按照中央规定是“以中小功率为主,地波覆盖同步广播”的要求,除在沿海地区继续加强广播设备实力外,电台的布局开始从沿海地区转向占全省面积80%的内地山区纵深发展。在福州、厦门以及闽北、闽西、闽东的老、少、边、贫地区新选台址21处。

1973年开工经过3年艰苦努力,分期分批完成29座转播实验台的建设任务。1979年全部通过验收,并陆续开播。7361工程建成后,全省大约平均每2个县就有一座广播转播实验台,大大加强本省广播事业的基础力量。全省中波广播人口覆盖率达60%

19836月,广播电影电视部在山东召开会议,确定对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漳州、三明、南平、龙岩等7个市和莆田、邵武、永安等三个新建制市共10座转播实验台分期进行扩建(代号为836工程)。至1990年底,共安装广播发射机56部,总发射功率达128千瓦。进一步增加广播节目套数和扩大覆盖面积。

截至1990年底,福建省有中波广播转播实验台34座。拥有广播发射机87部,总发射功率达416.50千瓦,其中大、中功率发射机28部、小功率发射机59部。分别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台对台湾广播节目等共6套。

至此,全省形成中央、省、地()、县四级办广播的交叉覆盖网。中波广播人口覆盖率达67%

 

2/9/2007 1:12:55 AM

2/9/2007 1:14:14 AM

福建的广播电视天线

 

 

()无线广播天线

福建省对内中波广播天线型式,从省直属台到地、市、县无线广播转播实验台,一般都是使用垂直天线振子加顶,全向发射。70年代之前使用木杆塔,在这之后,对内、对境外广播普遍采用边宽50厘米三角铁塔,塔高49.576,均以铁塔作发射体,为提高发射效果,采取振子加顶措施。对境外广播还采用定向发射,每副天线4根振子,2根为发射振子,相对应2根为反射振子,使电波按预定方向发射。

中波广播机的发射地网关系到广播发射效果,从50年代建台时要求就很严格,从全向发射到定向发射,均以发射体(或反射体)为中心,按圆周排列,每隔31根铜线向外辐射,共120根,每根长度为150,埋于地下40厘米左右深处敷设而成发射地网。80年代之后,由于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先前建设地网屡遭破坏,如福州五里亭转播实验台以及地、县转播实验台的天线场地,被城市建筑物所包围,屡遭破坏,发射效率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为了改善中波广播夜间服务效果,1961年,福州塘池广播发射台对880千赫(福建电台第一套节目)水平天线的笼形振子进行工艺上改进,把发射振子制作成角状,达到全向发射的目的。改进后,夜间在半径50公里外至省界边缘地区,接收场强上升510分贝。但由于水平天线不发射地波,所以半径50公里内,特别是福州市区场强较垂直天线为减弱,为弥补此缺陷,在机房水平天线出口处耦合一小部分功率(10千瓦)至垂直天线,满足了市区收听需要。由于此项技术创新,进一步改善水平天线发射效果。1975年之后,由于热带频率(中短波)发射功率加大,其发射效果比中波水平天线好,电离层吸收较小,场强较强,衰落也相对稳定,故停用水平天线。

福建省广播局塘池和五里亭两座发射台所使用5040千赫、4975千赫、2340千赫和2200千赫等频率均使用笼形对称偶极子天线。这种型号天线,频带宽,调整容易,效果较好。

()电视调频广播天线

80年代之前,福建省的电视广播天线普遍使用蝙蝠翼天线,它能在一个频道内调整到较好的驻波比,频带较宽。而双环天线与蝙蝠翼天线相类似,调整比较复杂。早期的调频广播天线,多数是使用角锥天线,它体积庞大,难于维修,且频带甚窄,只能对一个频率调整到较好的驻波比。以上几种天线已被逐步淘汰,采用性能优越的对称偶极子天线,它具有频带宽(数十兆赫至100兆赫左右)、增益高、重量轻、调整方便等特点。福建省新设计天线均采用半波偶极子天线(包括米波、分米波)

电视调频广播天线的支撑体大多采用铁塔,主要形式有:

(1)福州乌山调频电视发射台铁塔属于一般的角钢直立式铁塔,塔高45,建于1971年,它是福建省第一座直立式铁塔,它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在这之后,福建省各地、市、县电视调频台都普遍建造规模与高度不等的直立式发射塔。

(2)福州鼓岭调频电视发射台采用拉线塔,建于1972年,该塔是边宽1.5三角塔,塔柱用直径50毫米圆钢焊接而成,采用三角接线,塔高108,天线桅杆27,总高度135。这样高度的拉线塔,特别是东南沿海台风频繁,在设计和建造工艺方面都是十分认真和严格的,属于全国首创。该塔已安装角锥和蝙蝠翼天线各1副。历经20多年严冬和酷暑考验,钢铁构件未曾出现异常。1983年南平懵懂洋调频电视发射台也仿制该台的三角塔设计,建造同样规格拉线塔1座,作为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塔。

(3)泉州清源山调频电视发射台采用六角塔,该塔建于1978年,塔高77,塔重100吨,塔体六角形,每边长度均为15。该塔主要是为对境外调频广播,同时兼顾闽东南沿海地区的电视调频广播的覆盖而设计的。适用于定向、半定向,但全向发射不方便。现在塔上安装有电视和调频广播天线共7副。

2/9/2007 1:14:42 AM

福建的广播电视监测

 

 

1953年,福建省广播监测台和厦门市广播监测机房先后建立,70年代扩大到电视监测。

()福建广播电视监测台

1950年初,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工务科设立境外台广播监测机构。1953年初,省电台在福州市郊建立实验机房,同年10月,与之相配套的监测台同时建立。随后几年,监测台几度搬迁。

广播监测方面:70年代之前,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实验机校准频率,并跟踪和掌握境外台广播宣传动态,了解广播时间。随后增加对转播中央台、省电台发射情况和可听度监测。至80年代,由于人员和技术装备较为齐全,运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监测调幅度、场强、停播情况和转播可听度等项目。还不定期派人到省内各地监测播出质量和实验效果等。

电视监测方面:70年代初,开始监测省电视台黑白电视播出质量。1980年,为配合省局提出“广播电视质量月”活动,从各单位借来技术人员组成电视监测小组,并配备一些必要的测量仪器,对彩色电视广播进行监测。质量月结束之后,对电视监测即成为监测台的日常工作。此外,还调查境外电视台对本省的影响。

对广播与电视的监测结果,定期向上级汇报。

1988年,广播电视部下达的《关于建立健全全国广播电视监测网通知》,以及198911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监测工作会议,都强调监测台质量督促的重要性,要求检测外来干扰,做到知己知彼,并规定了具体任务。

进入90年代,监测台先后装备了许多先进测量仪器,如电子计算机、R-5000高级收讯机、多制式彩色电视机、录像机以及监测专用车等。

()厦门广播电视监测机房

1950年夏,厦门人民广播电台指定专人负责监测境外台广播。使用X-42高级收讯机。

19544月,监测机房设在广播电台发射台。除监测境外台外,还对转播中央台、省电台节目以及厦门地区广播发射情况进行监测。1983年又增加对中央台传频可听度监测。

监测机房配备DGN-28B彩条监测器、TB-12型自动停播记录仪、数字频率计、平均调幅度仪、430型收讯机、中波场强仪、电视场强仪、彩色电视机以及专业收信机。

2/9/2007 1:18:11 AM

编务工作

 

人民广播电台是多功能的宣传工具。广播电台的采访、编辑、播音、演播和录音制作、传音,是保证宣传工具启动、正常运行的必备的物质条件。在福建电台的广播中,有语言广播、文艺广播、调频立体声文艺广播。每个具体节目的产生,都是通过全台采编播人员、录音员、值机员的协作,进行采访、编辑、播音、演播以及录音制作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而完成的。
为提高广播节目质量,福建电台采编播人员利用各种机会联系听众,征求意见。20世纪50、60年代,他们曾经自行组织教唱歌曲,或演播话剧、广播剧、朗诵诗歌、播讲革命故事,进而面向社会物色人才;组织业余演播团体,或广泛开展与业余、专业文艺演播单位建立业务联系,为配合国家重要活动、中心工作,演播各类文艺节目,以满足听众收听的需要。
(一)采 访
福建电台建台初期,没有专职记者。1954年,编辑部设记者组,有5位专职记者从事新闻采访工作。记者组实行定额管理,规定每个记者每月必须完成“二长五短”(2篇通讯、特写类长稿,5条消息,未被采用的不计数)的采访任务。凡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表扬,没完成任务的帮助其总结经验教训。尽管当时采访条件十分困难,记者们仍竭尽全力,一般都能完成和超额完成任务。1956年4月,专职记者划归新闻组管辖。专职记者不仅要外出采访,还要在组里编新闻稿。编辑也常下乡、下厂采访,做到在家是编辑,外出是记者。
1956年和1957年,福建电台先后在全省农业、林业重点地区的龙溪、南平两专区派出常驻记者,加强对农业、林业生产的采访报道。新闻和各专题节目的重点稿件,或遇到重大典型、重要的宣传任务,各部、组均及时派出记者采访,或与当地通讯员共同完成报道任务。1959年夏季,新闻部领导带领几个记者、播音员带着手提录音机到早稻收割最早的云霄、龙海、仙游等县采制有关夏收的录音报道,并用长途电话及时传回电台,抢在当天的《新闻》节目中播出。
1964年7月,经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批准,福建电台在龙溪、南平、晋江、龙岩、福安等5个专区正式设立记者站,每站编制1~2人。记者站的任务:一是了解并向编辑部汇报当地党委意图和工作部署;二是采写稿件;三是在当地发展通讯员,做好通联工作。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地记者站的记者全部回电台“闹革命”,记者站停止工作。1969年11月,5个记者站的记者随电台大部分人员下放农村劳动,记者站撤销。
1979年5月,经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批准,恢复、建立地(市)的福建电台记者站。到1985年底为止,除了“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的5个记者站全部恢复外,还新建福州、厦门、三明、莆田4个地(市)的记者站。全省9个地(市)都有记者站,每站编制2~3人,共有记者21人。福州站以外的8个记者站,办公地点和宿舍都由电台拨款新建或购买商品房解决。
驻地记者站是福建电台派出的新闻机构,得到各地(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地(市)领导召开重要会议都邀请记者站的负责人参加,有关重要文件都发给记者站参考。
福建电台采通部,对派驻各地记者进行业务指导。每一季度召开一次记者会议,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文件,研究报道任务;有重大事件,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讨论,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北京“六四”风波等,电台都及时将记者召集回来学习;凡是中共中央和中共福建省委等上级下达的重要指示、工作部署,采通部都及时用电话向各地记者站传达;各记者站实行记者轮流回电台编辑部当编辑制度,以提高业务素质,做到能采能编。电台办有内部刊物《记者工作》,每月一期,刊载中共中央、中共福建省委领导的有关重要指示精神,和各个时期的报道提示,记者工作的经验体会等。
采通部还采取两个办法调动记者写稿的积极性:一是制订记者工作定额,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职务,对每个记者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激励他们多写稿、写好稿。二是关心记者的生活,帮助解决好夫妻两地分居、子女上学困难等问题,使记者无后顾之忧,安心工作。
驻各地记者站的记者深入基层,扎根于群众之中,一有新闻线索,群众就向记者通风报讯,使电台的新闻来源做到新、快、准。1989年,省人民政府决定从5月1日起开放5种主要副食品的价格。这一决定贯彻后,省领导急需了解群众的反映,电台驻各地的记者站依靠固定的信息网络,及时地用电话向电台发回群众反映的录音报道,在早间《新闻》节目中播出。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听到这条报道,立即派人到电台将该新闻复制一盘胶带给他,并说“电台为贯彻省领导的决定帮了大忙”。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的政治风波波及全国大中城市。5月29日,福州部分大学生到火车站坐轨,导致铁路运输中断5个小时。5月30日早上,福建电台的《新闻》节目及时播出福州记者站和新闻部记者联合采写的现场报道。这条新闻通过围观群众、乘客和铁路负责人的谈话,指出学生冲击铁路的作法是错误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1989年7月20日,南平地区的政和、松溪、浦城3个县遭受特大洪灾,南平地区记者站的记者迅速赶到灾区进行现场采访,及时报道地、县领导组织当地军民奋力抗灾的新闻,鼓舞人民群众抗灾保家园的斗志,中共南平地委、南平行署授予南平记者站“抗灾救灾先进单位”的称号。
各地记者站不仅为电台提供最新信息方面起到前哨阵地的作用,而且深入群众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起到耳目的作用。福建电台《内部参考》刊载厦门记者站1990年写的内参,《厦门台商独资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一文被《人民日报》社的《内参》及时转载就是一例。1990年,福建电台一共出版13期《内参》资料,共刊登68篇有价值的文章,其中一半以上是电台驻各地记者站采写的。
(二)编 辑
广播电台播出的每道节目和每篇稿件,从编撰、加工制作、审听、交播全过程,每道工序,编辑都要负责,福建电台编辑部的成员,从总编辑到编辑,到通联和节目管理人员,人人都在做编辑工作。编辑对宣传内容和宣传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949年,福建电台创办时,自办节目数量很少,每天播出的节目,都是当天编辑临时安排的。
1950年1月2日开始,福建电台先后增设《工人》、《农民》、《青年》、《儿童》和《卫生讲座》、《常识讲座》和《社会发展史讲座》等节目。人力不足,就借助社会力量,与工、农、青、妇等群众团体和各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组织各种专题的广播讲座编委会。这种借助台外力量协办节目的方法,当时称“开门办广播”。
福建电台最初实行台长负责制,编辑人员分成若干个节目组,在台长直接领导下,分别负责各自承办的节目。1950年9月,福建电台的编辑部机构经调整扩充,编辑部分别设立:编辑室、新闻组、广播讲座组、文艺组、播音组和收音联络组。编辑按节目性质分工。
1951年3月,编辑部试行按社会行业性质分工,取消新闻组,提出“编辑要向采、编、通、收‘四合一’的方向努力”的口号。编辑部机构调整为:编辑室、市政组、财经组、农村组、文艺组、收音组和播音组。《新闻》节目稿件,由市政、财经、农村等组提供,编辑室负责汇编。经过两年实践,证明按社会行业分工,弊多利少。1953年3月30日开始,重新按节目性质分工,恢复新闻组。
1953年3月,经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批准,福建电台成立编辑委员会,实行总编辑负责制。正、副台长分别兼任正、副总编辑。电台宣传工作由编委会集体领导,负责掌握全台宣传方向,讨论决定电台各个时期的工作方针、宣传要点,及每月编辑部的工作计划等。编委会成员分工抓各个节目的宣传工作,负责审阅签发播出稿件,把好宣传质量关。广播稿要求做到简明、通俗、中心突出。一条新闻一般掌握在300~500字左右,特别提倡写200字以内的短新闻;通讯、特写每篇一般掌握在1500字左右,特别提倡写千字以内的短通讯。
编委会成立后,编辑部各节目组都根据编委会按月或根据某一重大政治任务布置的宣传要点,订出具体的宣传报道计划。各组编辑的日常工作是:制订并实施宣传报道计划;编稿、约稿、采写重要稿件、制作富有广播特色的节目;联系听众、培养通讯员;根据宣传任务和听众需要,不断改进节目。广播编辑外出采访时,以记者身份出现,实行编采合一。
广播电台是个多功能的新闻媒体,对广播编辑有特殊的要求。50年代中期,福建电台编委会提出“编辑要练好基本功”,“要善于驾驭各种广播体裁的稿件,办好、办活节目”,做到“口语、通俗、准确、鲜明、形象、动听”12个字。不同的节目,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广播内容的稿件,对广播语言的要求各不相同。编辑部的年轻编辑三五成群,组织学习兴趣小组,学习逻辑、语法和修辞,练就新闻写作的“十八般”武艺,提高广播编辑的业务素质。
1956年,福建电台大力开展通联工作,逐步摆脱依赖报纸办广播的局面,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办好节目,走出“自己走路”的第一步。在直接运用实况音响进行宣传方面,也不断创新。广播大会、录音报道、对话、说新闻等富有广播特色的形式,被广为采用。对话由2人对讲,发展到多人对讲,有时还加上音响效果。说新闻还加快板,有说有唱。
与此同时,福建电台编委会成员深入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接触从编采到播出的全过程,研究制订出各部门之间“节目生产一条龙”的大协作制度,提出“以宣传为中心,一切为编播服务”的口号,全台关系协调,目标一致,采编录播,有序地进行,保证各项宣传任务的顺利完成。与此相配套,福建电台编辑部建立监听和审听制度。编辑轮流值班监听福建电台当天广播的节目,填写监听意见。对监听中发现的各种差错,逐一进行登记,每月出差错简报一期,通报各部门。发现重大差错,立即报告值班编委,设法挽救。录音播出的节目,一律经过责任编辑审听后交播,重要内容必须经部主任,甚至台领导亲自审听,听后在节目播出通知单上签名以示负责,保证安全播出。
1961年,福建电台编委会强调,“搞好调查研究工作,经常地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在各地贯彻执行的情况,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动向,是搞好宣传的重要依据”,提出“人人动手搞调查研究”的口号,采取点面结合的办法,确定闽侯县连坂大队和福州“八一”钢铁厂2个点,分别派编辑轮流下乡下厂蹲点,与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进行社会调查,体验生活。并且规定,每个编辑一年至少有3个月时间下基层,进行采访、搞专题调查或参加中心工作。电台编委会对编辑的业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他们熟悉广播宣传制作过程的各个环节,还要懂得并掌握节目录音制作的各种技能和有关音乐知识,在制作录音报道、配乐广播和编排节目时,达到最佳效果。制作现场口头报道的编辑还要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1962年,福建电台编委会提出“为全面提高广播宣传质量而奋斗”的口号,组织各个节目部开展写好稿,创优秀节目的评比活动。还定期举办创优经验交流会、优秀节目欣赏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以宣传为中心,为编播服务”的口号,被当作所谓“修正主义”进行批判。1968年12月,福建电台编辑部并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组。
1974年12月,进驻福建电台的军管组撤离,福建电台重新成立编辑部,宣传工作由省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分管。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广播宣传被禁锢的状态开始松动,广播编辑的思想得到解放,说真话、报实情,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在“短、新、快、活”上下功夫,发挥广播电台有声响的特点和优势。
80年代初,先后召开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和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自己走路”、“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的口号,进一步激发大家重振广播雄风的热情。
1984年10月,经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批准,福建电台台务委员会正式成立。同年9月,福建电台编辑部在台委会领导下,改按社会行业分工,撤销新闻部,提出“全台”办新闻、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广播宣传的改革”,对全台节目进行全面调整和改革。《新闻》节目主要是增加次数,正点播音,扩大信息量,加强指导性,提高时效;专题节目主要强调精办、办活,抓重点,克服一般化,办出特色,增强指导性、针对性和可听性。
实行“全台”办新闻结果,新闻节目的计划与采编工作脱节,汇编《新闻》节目的责任编辑“要等米下锅”,遇到专题节目工作繁忙,顾不上发新闻稿时,新闻节目在数量和质量上,往往无法保证。1985年9月,编辑部重新按节目性质分工,设立总编辑室、新闻部、社教部、对台对侨部、文艺部、采通部、播音部。全台节目进行大调整。增加《新闻》节目的播出次数,增办《一周要闻》、《青年之友》、《文体生活》、《普通话教学》等节目。
1986年,福建电台首次制订出《新闻专业人员职务评定条例》,第一次在编辑部进行新闻专业人员职务评定工作。
1988年,福建电台首次实行新闻专业人员聘任制,一共聘任主任编辑、主任记者19名,编辑、记者61名,助理编辑、助理记者85名。在实行新闻专业人员聘任制的基础上,推出定额管理制度,把完成工作任务的量和质跟奖金挂钩,奖勤罚懒,调动积极性。
(三)播 音
由于福建方言复杂,福建电台从建台开始,就使用普通话、厦门话(1953年11月起改称闽南话)、福州话三种语言播音。播音室设在一大一小两间简易房子里。全天播音1次,从19∶00~23∶00,由播音员坐班直播当天所有的节目。艰苦工作环境的锻炼,播音员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1950年末,福建电台购置钢丝录音机。从这时起,部分文艺节目采用录音播出。
1951年10月,福建电台开办两套节目(其中一套为兼办的市台节目),播音室改装扩建成1大间3小间。与此同时,工务科内设立控制室。从此,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播放文艺录音节目的任务由控制室值机员负责。播音员除承担日常的播音外,还要承担省、市召开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各类型大会的实况广播任务;逢上国庆节、“五一”节,省、市群众集会、游行,播音员要到现场直播解说词。
1955年3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全国播音业务学习会,齐越作学习苏联播音经验的报告。梅益局长在讲话中指出:“我们播音员不要求比编辑、记者知道得多,但也不能比编辑、记者知道得少。”福建电台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关心、支持播音员进省级机关业余大学进修;吸收播音员参加编辑部门的有关会议,领会编辑意图;抽调播音员同记者下厂下乡采访,深入第一线体验生活。播音组建立起业务学习会,组织练声和实行重点稿件的试播等制度。
1957年12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分配两名普通话男播音员来福建电台工作,改变电台长期没有普通话男播音员的状况。
1958年7月,福建电台成立播出部,播音组隶属播出部领导。
1959年3月,福建电台新建的播音楼投入使用。这里有可供三套节目播出的直播室和配套的控制室。从此,文艺节目、间隔乐均使用录音播出,并由控制室值机员负责开机播放。播音员专职播音,播音质量明显提高。
1962年,福建电台调整内部机构,撤销播出部,播音组划归总编辑室领导。
同年,播音组响应编委会提出的“为全面提高广播宣传质量而奋斗”的号召,掀起业务练兵热潮。全组播音员开展练声活动,遵循从稿件内容、形式出发的创作原则,什么样的内容、形式就采取什么样的播法。当“刚”则“刚”,当“柔”则“柔”,逐渐形成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播音风格。有的逐渐形成自己的播音特色,给听众留下较深的印象。
1965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分配1名新闻系播音专业第一届毕业生来电台工作。同年8月,福建电台《对农村广播》增办客家话、莆仙话两种方言节目,又招收客家话、莆仙话播音员共5人(“文化大革命”中,这两种方言节目停播以后再没有恢复)。
1966年,福建电台已拥有一支19人的播音员队伍,其中,有普通话播音员3男3女,闽南话、福州话播音员各2男2女、客家话播音员2男1女,莆仙话播音员1男1女。为了加强对播音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在播音组配备一名专职政工干部。经过多年努力培养,造就出一支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的播音队伍。
“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建电台一批富有实践经验的骨干播音员被下放农村。
1970年12月,福建电台分别从北京、黑龙江以及福州、厦门等地招收普通话、福州话、闽南话播音员21人。这是一次播音队伍的大调整,不久,有一部分人因不适应播音工作而调离。
1972年,一批骨干播音员陆续调回电台播音岗位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福建电台再度派人赴北京和厦门、福州等地,在高中毕业生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选招一批素质较好的普通话、闽南话、福州话新播音员。
1979年5月成立播音部。同年,播音部配合省广播事业局有线广播网管理处,先后举办3期市、县、乡广播台(站)播音员业务学习班。共有市、县广播台(站)的闽南话、福州话和普通话播音员70多人参加学习。
1981年12月5日至12日,福建省广播事业局在福州市召开首次全省播音经验交流会。会后,福建电台更加重视提高播音员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组织播音员分别报考省级机关业余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中文函授班进修;选送条件较好的播音员到北京广播学院播音和采编专业深造;并让播音员同记者外出采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作社会调查,听取听众、通讯员和基层同行的意见。在新时期的业务探索中,播音部还开展语言表达技巧的学习和训练,选派人员为电影、电视剧、电视专题片、资料片等配音解说,或参加文学作品的朗诵,或组织录制广播剧,以扩大语言艺术实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先后为文艺广播部录制出广播剧《白玉兰》、《月光岛》、《南塔斯》、《错中错》等等。还同福建电台技术部合作,为福建电视台的60集电视连续剧《陈真》配音。
1983年,福建电台播音员共有21人。其中:普通话播音员6男5女,闽南话播音员3男3女,福州话播音员1男3女,大多数具有大专文化程度,播音业务也有较好的基础。
1984年10月,福建电台在调整广播节目时,撤销福州话和闽南话《对农村广播》节目。方言广播撤销(闽南话对台湾广播保留)后,方言播音员向编、播合作的方向发展。有的逐步发展成为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有的任专职编辑、记者。
1985年10月3日,融采、编、播于一体的主持人节目《文体生活》正式与听众见面,标志着福建电台第一个采、编、播合一节目主持人的诞生。以后,对台湾广播部的编、播合作的主持人,文艺广播部《听众之声》栏目主持人也逐步向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过渡。1987年,大板块主持人节目《经济潮》开播,使节目主持人业务有了新的发展,造就一批为听众认可的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人以朴实自然、平等亲切的谈话式播讲,变单向传输为双向交流,缩短广播节目与听众的距离,节目办得更加丰富多彩,提高了可听性。同年,在全国首届“金话筒”开拓奖的评选中,赵植获银奖,吴雪六、戴满煌获铜奖。
1986年,福建省被中央广播电视部定为全国播音专业职称评定的试点单位。福建电台首批评出:主任播音员1名,一级播音员5名,二级播音员8名。
1988年4月,福建电台进行内部机构调整,撤销播音部,成立播音科,并制定《播音科工作量标准》,对播音工作实行定额管理。
1990年底,福建电台有主任播音员1名,一级播音员6名,二级播音员7名,三级播音员1名。
(四)通讯联络
福建电台从建台开始,就有通讯联络工作,由办节目的编辑向通讯员约稿,一经采用,就发给稿酬。1950年,福建电台在福州地区的机关、学校、团体、工商企业界的通讯员有91人,平均每月来稿85篇。
1956年4月,福建电台成立通讯组,并向各级机关、企事业部门和广大群众发出“公开信”,宣传广播的性质、职能和它的优越性,争取各级领导和群众了解广播,重视广播,支持广播,参与广播。同时,有计划地在各个地区、各条战线积极发展通讯员,建立自己的通讯队伍。到1956年底,全省共有广播通讯员1021人,其中工农通讯员占1/3以上。
依靠群众办广播是办好人民广播的基本方针和优良传统。凡有重大宣传任务,福建电台都及时给通讯员发报道提示,一有报道线索,有关编辑立即向通讯员组稿;通讯组对通讯员来稿进行统一登记,及时分发给各节目组编用。对一些重大题材的稿件有不足的地方,先让通讯员进行修改补充,然后送给节目组采用;有些通讯员对广播宣传的特点不够了解,对广播稿的写作不熟悉,凡是来稿被采用,只要时间来得及,就通知作者在稿件播出时收听;对一些较长时间没有来稿的通讯员,通讯组或主动上门了解情况,或用电话与他们取得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调动他们写稿的积极性。
采用上述措施后,福建电台来稿数量增加,采用率也逐步上升。1956年,平均每月来稿820篇,采用率达40%以上。
1957年,编辑部又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通联工作:
一是规定电台派出的记者对当地通讯员有联系和培养的任务;
二是经常召开通讯员座谈会。福州地区一季度召开一次,其他地区半年或一年召开一次。会议着重沟通关系,交流写作经验;
三是创办《通讯往来》业务刊物,每日出一期,每期印发3000多份,内容包括:报道要求、采编杂谈、写作知识和经验交流、好稿选登、述评等;
四是对来稿情况进行不定期评奖,评奖结果在节目报上公布,并给予精神与物质的奖励;
五是在福州市邮局设立专门信箱,编号“111”,加快通讯员来稿的传递速度;
六是尊重通讯员的劳动成果,来稿一经采用,就发给稿酬,没有被采用的也写明理由答复作者,尽量做到件件来稿处理有交代。
采用这些办法后,效果很好。据1957年8月份来稿统计,全省通讯员一共来稿1394篇,采用352篇。1958年,全省通讯员队伍发展到6873人,其中工农通讯员2042人,平均每月来稿3000多篇;1960年3月,福建电台召开全省通讯工作先进表彰大会,有105个报道组、247名通讯员受到表彰。
1967年2月开始,福建电台自办节目停止播出,通讯员队伍随之解体。
1969年3月,福建电台《对农村广播》、《新闻》等节目相继恢复,通联工作重新开展。1979年5月,福建电台成立采通部,加强通联工作,各地记者站在担负新闻采访任务的同时,也担负着通讯员的联系和发展工作。经过5年的努力,1985年,一支崭新的广播通讯队伍又建立起来,其中包括68个县(市)广播站被聘为“集体记者”,41个专业报道组中的骨干通讯员被聘为“特约记者”。全台每个专题节目都有数十到百来个特约撰稿人,包括专家、教授、农艺师、理论工作者、劳动模范和政府机关的负责人等。他们积极为电台和各个专题节目写稿或者发表广播讲话,既丰富节目内容,又增强节目的权威性和可听性。
各专业的特约撰稿人队伍建立以后,各部的编辑经常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互通情报。如该台农村部定期与省农科院及农业部门的特约撰稿人举行联席会议,研究并制订有关农业科技宣传报道计划等,双方配合默契。
1985年,福建电台制定“集体记者”和“特约记者”条例,明确规定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对他们的来稿进行单独登记,被采用后单独统计并发给稿费。评上好稿的另发给奖金。集体记者和特约记者必须完成电台特约撰稿的任务,定期提供有价值的内参资料,帮助电台搞好通联工作等。有了这支骨干通讯队伍,加上重新登记的通讯员600多人,还有专为《对台湾广播》节目服务的遍布全国各省、市、县对台宣传的通讯员600多人,平均每月来稿3000多篇。
福建电台采通部将电台出版的《记者工作》内部刊物和每年被省或全国评为优秀的节目稿选,分发给业余通讯员,特别是骨干通讯员,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报道意图,提高报道质量。
(五)听众联系
听众是广播的主人。加强听众工作,经常保持和听众的联系,是搞好广播宣传的关键。福建电台从建台之日起就重视此项工作。
1950年4月22日,国家新闻总署向全国各地发出《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5月,福建电台编辑部成立收音联络组,在福州为省、市78个单位培养106名收音员,有组织地开展收听工作,并在全省各地着手建立收音站。8月5日开始,又分4批训练全省各地、市、县收音员225名,发放290台收音机给各地,把收音站逐步建到专区、县(市)和区。
1951年1月21日,福建电台向全省各地收音站发出通知,动员收音员携带收音机下乡组织农民收听广播。1951年2月20日,在福州组织10多万人收听福州“五反”运动坦白检举大会实况广播,听众情绪高涨,当场收到检举信1216件,电话举报267次。
1951年7月27日,福建省首届收音网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有117名收音员参加。会议决定,收音站建立后,除组织群众收听重要广播外,以抄收记录广播、出版发行油印小报为主要业务。1951年,福建电台先后创办《为听众服务》和《为收音员服务》节目。收音组人员经常到省直机关和福州市区街道及工厂企业,了解收听情况,收集听众对节目的意见。50年代中期,随着县镇农村有线广播站的发展,广播逐步深入农村,为了办好《对农村广播》节目,农村组的采编人员在福州郊区前屿和黎明2个村建立听众联系点,经常派人到这些点了解收听情况,有时还带稿件到点上念给农民听,认真地听取意见。
50年代后期,福建省各县(市)广播站普遍建立,福建电台举办的广播大会,经常依靠各县(市)广播站和有关部门组织群众收听。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半导体收音机的出现,广播听众越来越多。1962年10月,福建电台在《福建日报》、《广播节目报》上刊登启事,招聘业余监听员。两个月内收到2万多封听众来信,经过筛选,选择其中400人为业余监听员,这些业余监听员分布在全省各地,有工人、农民、军人、干部、教师、学生等,他们是福建电台的耳目和助手,经常向电台反映听众的意见和要求。据1962年11月到1964年5月的不完全统计,听众来信3.5万多封。
1966年3月,福建电台编委会从编辑部各部、组,抽调一批编辑、记者、播音员组成2个听众调查组,由两位副台长带队,分别到闽北和闽南农村、林区和渔区,调查听众对各个节目的意见。调查组带着稿件和录音机下去,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边放录音、边念稿子、边组织座谈。从节目设置到内容、形式、广播用语、播音腔调和速度等等,全面听取意见,写成《面向农村,办好广播》的调查报告,供编辑部讨论改进节目参考。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听众联系工作陷于瘫痪状态,业余监听员队伍自行解体。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福建电台又把加强听众联系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复办《听众联系》节目。
1984年10月,福建电台再次招聘业余监听员,并在《福建广播电视报》和福建电台的《广播与听众》节目公布招聘启事。3个月内,共收到应聘者的来信1000多封,从中选聘500位为业余监听员。福建电台听众联系组对监听员的来信进行统一登记,分别处理。同时创办了3种内部刊物,一是《来信摘编》,专门刊载监听员和听众来信。它是了解民情、记录听众的呼声和要求的窗口;二是《监听点摘》,刊登监听员对福建电台播出的节目从内容、形式到播音效果的意见。三是《监听往来》,它是专门为监听员服务的刊物,设有《监听经验交流》、《问题解答》、《表扬与批评》等栏目。
福建电台通过业余监听员联系广大听众,全省的信息反馈网络很快形成,每天都有大量听众来信。每年还接到三四十封海外听众来信,包括: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芬兰、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挪威、丹麦、奥地利、瑞典、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搞好听众调查,是福建电台听众联系工作的经常任务之一。进入80年代后期,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调查方法也有所不同,主要是发调查表给监听员,由他们组织听众填写,或通过《福建广播电视》报直接向听众作广泛的问卷调查。有时也采用个别访问或召开座谈会的形式。比如,1988年5月,福建电台准备推出新节目,先在《福建广播电视》报上刊登启事,发动听众评选他们喜欢的最佳节目,征询需要增设什么新节目,1个月内就收到听众来信5058封,作为电台调整和新办节目的重要依据。1990年,福建电台的听众来信达到21001封。
(六)节目制作
福建电台建台初期,技术设施极为简陋,播控器材只有从国民党办的福建广播电台接收下来的话筒、电唱机、扩音机和收讯机。1950年末,通过上海引进四台美国的LOBERST钢丝录音机,才有了简单的录播节目的技术设备。从1951年10月开始,文艺节目采用录制储存播出,由工务科控制室的值机员负责播放录音文艺节目。
1953年、1954年,先后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调来苏式ЛeHeP-3型磁带录音机5台和Mг-8型磁带录音机5台,还购进一批民主德国磁带。1955年8月,工务科撤销,成立传音科,下设控制室和录音组。当时,录音员白天录音,晚上还要轮流值播出的班。技术设备少,录音、审听和播出共用1套设备。
1958年7月,福建电台成立播出部,下设播音组、录音组和控制室。1959年3月,播音楼建成投入使用;同年,购置6套国产的CY-3增音立柜和调音柜,替代过时的设备。1960年后,又购买一批596、604、605型落地式录音机。录音磁带也改用英国的EMiTAPE磁带。录播设备得到改善。
1962年,省广播事业管理局无线技术处成立。播出部改名控制室,下设录音组和传音组,隶属广播事业管理局无线技术处领导。
1964年,福建电台播控队伍和播控技术设备有了较大发展和改善,控制室人员增加到23人,增设检修组。有3套录播室,担负着两套半节目的播出任务,日播出时间共计42小时,除7∶00新闻和每次《天气预报》节目直播外,其他节目均为录制播出。外出录音设备引进荷兰菲利浦、奥地利和日本半导体录音机,改善外出录音劳动条件,提高节目录音质量。
1966年上半年,控制室开始对50年代的录音机进行技术更新,提高了原设备的机械性能和电声指标。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福建电台自1967年1月起停播自办节目。1969年下半年,控制室大部分人员被下放农村。从此,福建电台控制室成为福建省广播局事业组下设的1个小组,只有10名技术人员。当时播出的节目量降到最低点。
1971年9月,福建电台由福州市温泉路三道湾搬迁到福州市道山路永祚社15号乌山防空洞。1974年5月,恢复控制室建制,仍设录音、传音和检修3个组。1975年后,购进一批国产635型录音机、T412-6路半导体调音机,更换老的设备,提高了节目播出录音质量。
1977年7月,控制室重新划归福建电台领导。控制室下增设电工班。
1979年,福建电台在福州市道山路永祚社15号建成90平方米的演播室。演播室采用国产4008-16路调音台和进口的studer-37录音机。为了文艺录音的需要,进口两台瑞士包式单声道wagra-4录音机,还购置5部西德盘式VHER-5背挂式记者采访机。
1979年6月,控制室改名技术部,下设录音、传音、检修和电工4个组。1981年,播出设备从乌山防空洞迁到洞外新建的技术楼内。
1983年元旦,福建电台调频立体声文艺节目试验播出,播出设备主要采用T4009半导体10路调音台,日本的大777双卡盒式录音机放音和使用选购来的以及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翻录来的盒式带节目播出。
1984年,购置美国哈里逊MR-3,24路机架配16模块的调音台,瑞士studer-67录音机,B70录音卡座,太空混响器等设备,开始自行录制多声道文艺节目。经过两年试播,1986年元旦,第三套立体声节目正式播出。同年又购进1套日本精工报时系统和瑞士studer、A810、A820录音机,增强立体声文艺节目复制和制作能力,立体声播出设备改为哈里逊MR-3立体声调音台,放声机改为国产的636开盘双声道录音机。并进口studer-8016声轨录音机与哈里逊24路调音台配套。使福建电台具有多声道分期录音的工作条件。
1988年,技术部人员增加到54人,同年,购买1部由中央广播电视部进口设备组装的功能较完善的录音车。
据统计,1990年底,福建电台技术部有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4名,助理工程师15名,二级录音师1名,三级录音师7名,四级录音师14名,技术员4名。
(七)文艺演播
福建电台的文艺演播工作开始于1950年7月间。先后办有业余、专业的文艺演播团体5个。它们是建台初期的福州方言业余演唱小组。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推动下,经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批准组建的专业的福建广播文工团和管弦乐队;还有福建电台部分编播人员联合组建的福建电台业余广播剧小组和福建省业余广播剧团。
1.福州方言业余演唱小组
福州方言业余演唱小组于1950年7月成立。小组曾沿用福州业余广播闽剧团、福州方言业余说唱队的名称。它由文艺组提供说唱材料,每周两个晚上排练、录制广播节目,演唱的节目由不固定到固定时间广播。
业余演唱小组的成员大多是福州方言说唱艺术上颇有造诣的民间艺人,在运用闽剧传统唱腔、音乐曲牌等方面,有较深厚功底。他(她)们对从事广播文艺演唱充满光荣感,始终坚持演播现代题材的节目。1961年起,聘请闽剧表演艺术家郑奕奏为艺术顾问,并组建起业余编剧小组,有效地提高节目质量和演唱水平。
福州方言业余演唱小组组建以后,为文艺广播宣传录制上千个闽剧小戏、小演唱、评话、伬唱等节目。1963年,福州方言业余说唱队成立13周年之际,闽剧表演艺术家郑奕奏题词赞之为“文艺轻骑”。
福州方言业余说唱队于“文化大革命”前夕解散。
2.业余广播剧小组
业余广播剧小组是由福建电台的部分普通话播音员和普通话较为标准的编辑、记者联合组成的,1958年10月间成立。这个业余广播剧小组曾在第二种节目连续举办本台业余广播剧小组文艺晚会。之后,第一种节目周日20∶00~20∶30《文艺晚会》节目里时有播出业余广播剧小组演播的节目。广播剧《阿拉伯炸弹》、《土高炉旁朝霞初现》、《美国强盗的侵略逻辑》得到听众好评。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业余广播剧小组开展活动几年之后自动解散。
3.福建广播文工团
福建广播文工团是福建电台第一个专业的文艺演唱团体,组建于1959年1月1日。它主要演唱小型、多品种、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文工团下设合唱组、管弦乐组和广播剧组,共有团员23人。
1960年春,福建广播文工团同文艺广播部联合改编录制出福建电台第一个广播剧《向秀丽》。同年5月1日,在首次举办的福建广播文工团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晚会上演播该剧。这个广播剧描述女共产党员向秀丽为抢救国家财产,保护群众安全,奋勇献身的事迹。播出后在听众中引起反响。像这样的文艺晚会连续举办14次,安排在第一种节目周日20∶00~20∶30广播。
福建广播文工团注意组织团员下基层体验生活。1960年,漳州发生“6·9”大洪灾,全体团员深入灾区,突击采访,自编自演歌唱在抗灾斗争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颇受观众欢迎。
1961年,福建广播文工团停办。
4.管弦乐队
组织管弦乐队是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下达给福建电台的任务。1959年初,文艺广播部筹建福建省第一支管弦乐队投入排练。1960年10月间,福州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前身)多次现场直播管弦乐队演奏的节目。
乐队还参加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文艺晚会演出,并多次担负接待外宾文艺演出的演奏任务。
1961年,管弦乐队停办。
5.福建省业余广播剧团
福建省业余广播剧团于1981年3月正式成立。团内设编导组、演播组、音响组和制作组,每周二、四晚上为各组业务活动时间,经常参加业务活动的有福建电台文艺编辑、播音员、录音员中的广播剧爱好者,还有福建电视台、福州人民广播电台的部分播音员。
福建省业余广播剧团生产的节目起先多安排在第二套节目20∶25~22∶00《广播剧院》和20∶25~23∶00《周末文艺晚会》播出,以后改在《长篇连播》节目和《广播剧爱好者》节目广播。时而也安排在第一套节目的15∶00;第二套节目的14∶50播出。
福建省业余广播剧团建立后,先后录制广播剧《白玉兰》、《南塔斯》、《错中错》、《黄金犬》、《锁心》、《温哥华奇遇》、《好老头的恐惧》、《一个中国农民在外国》和科学幻想广播剧《月光岛》、广播小说《大黑》等20多部。同时还为省、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配音制作200多部(集)电视剧、外国电视连续剧。广播剧《白玉兰》参加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优秀广播剧评选活动,在15个获奖剧目中排名第三位。另外,广播剧《一个中国农民在外国》也获得全国广播剧“丹桂杯”大奖赛的优秀剧奖。
经过调整、充实。1988年11月14日,福建省业余广播剧团改建为福建省音像出版社国际服务公司影视译制中心,主要为国内外电影录像片、电视剧、木偶片、动画片、电视专题片以及广播剧、广播小说等音像制品译制配音以及后期音响制作。
(八)资料收藏与刊物出版
福建电台的资料、刊物有3大类。一类是为采编播人员制作节目需要提供各种素材和参考资料;一类是介绍广播工作的专业知识、工作情况和经验,以帮助广播工作者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还有一类是编辑、记者采写的,提供给有关领导部门作决策、改进工作参考的资料。
1.资料收藏
(1)图书资料
福建电台图书资料工作,始于建台初期,主要是为宣传工作和提高职工政治文化水平和业务技能服务。
1951年以前,福建电台图书资料工作由编辑室兼管。1951年,编辑部设专职资料员1人,专管图书、杂志、报纸、资料等工作。50年代开始,福建电台总编辑室设立图书资料室,人员增到2至3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福建电台图书资料室已有各类图书近2万册,还有大量分类剪贴的报纸资料。“文化大革命”中,图书资料损失严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福建电台恢复图书资料工作。资料室人员增至3人。到1990年底,存书达2.7万多册,订有报纸、杂志100多种,并设一阅览室。
(2)文艺节目资料
福建电台早期文艺节目需要保留的录音磁带(包括钢丝录音),因数量不多,均由编辑兼管。随着文艺广播日益发展,文艺节目资料逐渐增多。1959年3月,建起面积约40平方米的文艺节目资料库,由1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1964年初,文艺广播部建立、健全对文艺节目资料的管理制度,要求文艺节目录音磁带上橱存放,按音乐、戏曲、曲艺和文学4大门类编号、填写录制卡片。记者、编辑对各自采编的文艺节目,负责审听,填好文艺节目登记卡。文艺广播部积累大量文艺节目原版磁带和文艺节目播出版磁带,其中不少是名、老艺人演唱的节目,诸如梅兰芳演唱的京剧《玉堂春》、《三娘教子》、《贵妃醉酒》、《霸王别姬》;马连良演唱的京剧《赵氏孤儿》、《甘露寺》、《借东风》;张君秋演唱的京剧《苏三起解》、《望江亭》;程砚秋演唱的京剧《窦娥冤》、《锁麟囊》;袁世海演唱的京剧《黑旋风李逵》;周信芳演唱的京剧《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杜近芳演唱的京剧《桃花扇》、《谢瑶环》。范瑞娟、傅全香演唱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袁雪芬、徐玉兰演唱的越剧《西厢记》;尹桂芳演唱的越剧《盘妻索妻》、严凤英、王少舫演唱的黄梅戏《天仙配》;丁是娥演唱的沪剧《罗汉钱》、《芦荡火种》;常香玉演唱的豫剧《花木兰》、《拷红》;红线女、马师曾演唱的粤剧《搜书院》;新凤霞演唱的评剧《花为媒》、《祥林嫂》。有郑奕奏演唱的闽剧《黛玉葬花》、《杜十娘》、《孟姜女》;陈春生播讲的评话《虾米俤》。还有高甲戏《连升三级》、芗剧《三家福》、莆仙戏《团圆之后》、梨园戏《陈三五娘》等。还有俞丽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闵惠芬的二胡独奏《阳关三叠》以及舞剧《天鹅湖》和郭兰英、马玉涛等演唱的节目。此外,还有一批与省文化局联合深入全省民间采录来、未经整理的宝贵的文艺资料。
“文化大革命”中,这些优秀的文艺节目受到批判,录音磁带几乎全被销磁。
“文化大革命”后,经过多年努力,文艺节目资料库得以复建。在福建电台新址——福州市道山路永祚社15号,三次拓宽文艺节目资料库。1987年,库房总面积增到200平方米,有主库房两大间、小库房3间。主库房安装两套冷气设备,每年7月至9月启动,使库内保持20℃~25℃,相对湿度60℃。保护文艺节目磁带不发热、不受潮。
文艺广播部采编人员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开展同业余、专业文艺团体的业务联系,抓住时期,用近两年时间,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销毁的本省地方戏曲节目,重新录制入库;积极参与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牵头的全国广播电台交换、翻录文艺节目活动。多渠道地采制、翻录节目,抢救了一批名、老艺人演唱的保留节目。为适应文艺节目资料库业务的迅速发展,修订文艺节目磁带保管、借用、入库、销磁的管理制度。截至1990年底,文艺节目资料库存有文艺节目原版磁带14947盘。其中,音乐类11676盘、戏曲类3271盘;文艺节目播出版磁带19586盘(其中音乐类6843盘、戏曲类7339盘、文学类5404盘)。文艺节目原版磁带和文艺节目播出版磁带合计34533盘。此外,还有立体声盒式带、立体声唱片、激光唱片,以及3000多盘音乐录音带有待整理。
2.刊 物
(1)《福建广播》
1951年8月1日出版,系福建电台的内部刊物,月刊。内容主要转载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有关广播工作的指示,介绍本台广播工作者和兄弟台的一些好的业务经验、心得体会,还有听众对广播的批评、建议等。发行对象是全省广播战线的职工和部分积极的广播通讯员。1952年停办。
1958年10月15日,《福建广播》复刊,改名《广播战线》,每月15日出版。共出4期,1959年1月休刊。
1988年1月,《福建广播》复刊,复刊后的《福建广播》为季刊,每期发行量1000本,发行对象是全省广播电台(站)从事广播工作的人员和通讯员,并同全国各兄弟广播电台进行交换。
《福建广播》以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方针、政策,推动全省广播理论学术研究和交流为宗旨。主要栏目有:《学习走廊》、《业务交流》、《业务论坛》、《地县广播园地》、《主持人园地》等。
该刊到1990年底,共出版14期。
(2)《农家科技顾问》
1981年6月起,福建电台农村部和福建科技出版社联合出版《农村科技广播》,由福建电台负责编辑,2个月出一期,每期发行量1万多册,最多时一期达21.3万册。
该刊主要内容有农、林、牧、副、渔,尤其是家庭副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和先进经验,也有农民吃、穿、住、用、卫生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科技知识。辟有《科学务农》、《山海经》、《致富之道》、《农业基础知识讲座》、《农家生活之友》、《农村建设》、《科技咨询》、《农机具使用和保管维修》等专栏,直接面向广大农户。
1982年,中共福建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温秀山专门写了《推荐〈农村科技〉》一文在《福建日报》上发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也发文肯定这一刊物。
1983年1月,《农村科技广播》改名为《农家科技顾问》,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新闻处负责人撰文在《福建日报》刊登,推广《农家科技顾问》的办刊经验。农林渔业部很赞赏这一广播与出版相结合的刊物,1984年,曾指名要福建电台农村部在安徽黄山市举行的全国农业科技期刊经验交流会上作办刊体会的重点发言。
《农家科技顾问》刊物于1987年年底停办。
(3)《内参》
福建电台编辑部编印的《内参》创刊于1980年10月,是16开本、不定期机密级内部刊物。
福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又有特区。《内参》编辑处理侨、台、特这类情况和问题格外重视。1984年第一、二季度,福建电台《内参》先后刊登《外国记者关注我对台态度和对外开放政策》、《陪同外国记者在榕采访感受》等稿,先后被《人民日报》社的《内参》转载。
1985年,第7期《内参》刊登《侨乡乞丐横行》一稿,记述一个华侨在家乡因被一群乞丐缠扰,最后愤然离去的经过。稿中揭示在乞丐背后隐藏着的经济动因——乞讨致富。原来,这个“乞丐”通过行乞先后盖了3座新房。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看到这份《内参》后,当即作重要批示。中共福建省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讨论研究,制定一套措施,制止“乞讨”热。《内参》刊登的《亭江的“赴美”热》、《龙溪地区盗掘华侨祖墓活动猖獗》、《对台贸易的发展和出现的问题》等稿件,先后被中共中央办公厅、《人民日报》的《内参》转载。
1985年,《内参》先后发表《永春县部分领导干部举办筵宴牟利》、《对不正之风的四种模糊认识》、《不可低估晋江假药案的严重后果》、《一个中学教师为何失业四年》等稿件,反映群众关心的问题,引起各级领导和中央新闻单位重视,中共福建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领导分别作了批示,使反映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到1985年,福建电台《内参》一共印发36期120多篇稿件,计13万字。其中,经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宣部等领导和领导机关批示的有7条。被《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宣部等部门或单位内部刊物转载的有34条,占这期间发稿总数的28%。到1990年底,电台《内参》共编发68期。

Powered by BBSdiy V2.0 ACCESS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86 second(s)